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统一和开发西南的过程中,认识了贵州的重要,在贵州境内归并改置了大大小小的土司政权,并遍设卫所,钳制土司。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朱元璋置贵州都指挥使司,管理贵州军事,在贵州的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省一级的军事机构。但在洪武时期,朱元璋把对西南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云南,在贵州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岁月匆匆,朱元璋来不及对贵州更多的谋划和经营便与世长辞了。明成祖即位后,继承和发展了乃父的事业,于永乐十一年(1413),正式建立了贵州承  相似文献   

2.
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光灿,是明太祖朱元津的嫡孙,懿文太子的第二子。懿文太子尚未继位便早丧,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允伙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朱允欢顺秩即皇帝位,改元建文,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故世称朱允伙为建文皇帝。而白云山,则是贵州省长顺镇(区)东南Zo多里处的一座佛寺名山,为建文帝所创建。据“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记载,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明成祖朱律起兵靖难,击破京城后,朱允欢与数十臣僚趁夜逃出南京,之后,这位皇帝便成了明成祖朱核追缉的对象。为了逃出魔掌,这位亡国皇帝便遣散随从…  相似文献   

3.
洪武初年,朱元璋进兵贵州,在民族关系、文化教育、道路驿传建设、屯垦等方面措施得当有力,为平定云南和贵州建省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明代贵州宣慰使“赐姓安氏”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洪武五年(公元1373年),水西上官宣慰使彝族阿者统治家族“穆”陇赞霭翠,来朝贡马,表示内附,明朝中央仍以霭翠世袭贵州宣慰使职。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又诏令“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使之上”,这是明朝中央政府为了稳定水西,安抚西南,争取进军云南,统一全国版图的重要决策。而霭翠和奢香夫妇生前一直也是忠于明朝,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对开发水西和建设贵州都作出过积极贡献。明朝中央政府对霭翠、奢香夫妇多所赏赐封赠,但对霭翠并无“赐姓为安”的记载。据《明实录·洪武实录》载有关精翠事绩,一直是用…  相似文献   

5.
明朝有一件事让人看不明白。 太祖皇帝朱元璋于1368年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1398年闰五月,这个自诩“忧危积心,日勤不怠”的明太祖死在病床上,前后在位31年,因此,洪武这个年号也应该只有31年,但在《明实录》中却有许多洪武三十五年的记事。死人还在纪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此一家。  相似文献   

6.
刘仕琏这个地名来源于人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600年。一个明代入黔的家族,在这片土地上,享岁月之静好……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明朝洪武年间就奉帝命入黔征讨当地民族,征服平定后受封为"招定将军",屯兵于麦坪,并将驻屯地唤为刘仕琏,此名一直沿用至1747年。赶刘仕琏朱元璋建国之初,为消灭元朝残余军事力量,发兵远征云贵。为巩固边陲,待战事平定后,以屯田方式就地养兵,并陆续将屯军家属和移民从内地地迁至贵州,在贵州创造了带有军事性质的村寨——屯  相似文献   

7.
随着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再征云南,东川蛮、越州阿资、湖广九溪蛮被陆续讨平.为稳定西南局势,明廷命开国诸将分驻湖广、四川卫所操练,以防西南蛮.贵州卫所的设置达到了第二个高潮,从湖广等地垛集民丁补充贵州新设卫所屯戍力量,遂成为其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清浪卫、安南卫、威清卫、平溪卫从湖广黄州府麻城县、黄冈县、蕲州、黄梅县、广济县;宝庆府武冈州、新化县、邵阳县;长沙府湘乡县地区垛集大批民丁编入军伍.垛集民丁而来的军人,是贵州卫所军最不可忽视的主体,洪武再征云南,使卫所在贵州的统治地位最终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8.
顾氏族谱     
王尧礼 《贵州文史丛刊》2013,(4):F0003-F0003
手边这本《顾氏家谱》,是五之堂主舒奇峰君所藏,为了拍纪念贵州建省六百周年系列历史人物电视短片,借来给顾久老师做道具的。片头,相当于序言,是由省文史馆馆长顾久教授谈六百年来的贵州人,他从他家入黔谈起,他家入黔的始祖是与贵州建省关系很大的顾成。这本族谱所记载的贵阳花溪区王宽寨顾氏,也是顾成的后裔。这本族谱刊刻于清光绪七年,即公元一八八一年,于今已有一百三十二年。编纂者顾履均,是王宽顾氏的第八代,同治丁卯(一八六七年)科举人,时任威宁州学正。  相似文献   

9.
明代贵州社会经济状况一、行政区域的划时代变革明朝,在贵州是一个划时代的时期。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在当时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原因,在以后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明以前,贵州地区长期分属湖广、四川、云南管辖。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贵州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巩固西南边疆,切实控制云南,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置贵州都指挥使,统一指挥贵州军事。它在贵州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省一级的军事机构。朱元璋在《平  相似文献   

10.
正自元明起,中央势力在黔地逐步渗入,贵州与外部世界的各种联系日益加强。自洪武年间大军西来,军屯兴起,贵州开始了大移民时期。其后的改土归流,亦使无数省外饱学之士进入贵州为官,无论是调任的还是谪迁的,他们在贵州的文化活动对于贵州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永乐十二年(1414年),85岁高龄的顾成在贵州任上去世,朱棣追封他夏国公头衔,并赐以号“武毅”,总结了他的一生。顾家后人曾先后为他在三个地方分别建了三个墓地。其中保存比较完好而比较有名的是顾成在安顺东25公里的二铺区马场乡九溪河畔的墓室。墓后是一片杉树转绕,呈弯弓椅子形。墓前是一片开阔地,十分向阳。墓的封土高3.1米,直径约6.5米,圆周长20.4米,月台进深7.5米,宽22米,墓向是座东南,向西北。  相似文献   

12.
明朝后期,随着专制统治的日渐腐败,明王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中央与地方矛盾日益尖锐,天启二年终于酿成贵州地区的安邦彦反明事件。贵州宣慰同知安邦彦挟其侄贵州宣慰使安位起兵反明,率土司军队包围贵阳城。由于明政府推行"重辽轻黔"的战略,对安氏反明事件重视不够,导致安氏包围贵阳城达十月之久。1622年12月明朝调集大军驰援解围,使贵阳城终得保全。  相似文献   

13.
镇远侯顾成     
徐平 《贵阳文史》2005,(1):18-20
顾成在贵州,以镇远侯闻名。最初的官职为卫指挥,镇守贵州(明前贵阳),而不是镇远府。但他后来受命为总兵官,领军平定思州、思南土司纷争,促成贵州建省。《镇远府志》以顾成对“开黔有功于镇远者”,将其传略录入《名宦志》。《太宗永乐实录》及《明史》皆有传。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上贵州的高等教育历史上贵州教育事业不发达。明代嘉靖以前,贵州无乡试,考个举人,要远到云南去应试。嘉靖十三年(1534)贵州巡按王杏上疏皇帝,以道路艰阻,请开科于本省,乡试免附云南。嘉靖十四年(1535)明朝廷才“许贵州自乡试,免附云南,解额贵州二十五人”。即是说,要每隔三年才按定额分配,准许贵州录取举人25名。定额以外,哪怕学识再高,也不能应举。这便给贵州出人才强加了很大的限制。清袭明制,贵州乡试应举者,仍受定额所限。到了公元1926年,桐梓周西成统治贵州时,成立过贵州大学。不管他当时建大学的个人  相似文献   

15.
论顾成     
顾成是明代功臣,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在开拓贵州边疆中建功立业,并与马烨共建贵州城(今贵阳)。对这样一位对贵州社会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物,我们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16.
1898年3月27岁的袁嘉谷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当年的会试,因参加了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及给皇帝“上书言滇事”而名落孙山,只得返回昆明。据他的纪念文集介绍,当时他就住在珠巢街的云南会馆内,这是当时云南学子进京赶考的首选住处。  相似文献   

17.
让庆澜 《郑和研究》2006,(1):123-124
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惠帝朱允蚊于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即皇帝位,明年改元为建文。  相似文献   

18.
明代兖州鲁王和王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朱檀及以下历代亲王明初 ,朱元璋建立政权后不久 ,开始实行对诸子封藩的制度。即除封长子为皇太子外 ,其余诸子皆封亲王 ,以“镇固边防 ,翼卫王室”。他的第十子朱檀 ,封为鲁王 ,驻兖州。朱檀生于洪武三年 (1370年 )。他的生母郭宁妃 ,是濠县人郭山甫的女儿。据说郭山甫“善相人” ,朱元璋刚起兵时 ,郭山甫一见他就认为他相貌“贵不可言” ,并对自己的儿子说 :“吾相汝皆可封侯者 ,以此。”便把女儿送朱元璋为妾。从此一家人追随朱元璋。后来 ,郭山甫的两个儿子果然都封侯 ,郭宁妃也备受宠爱 ,曾“摄六宫事”① 。这大概也是朱檀备受朱…  相似文献   

19.
雷高林 《旅游》2012,(5):64-67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花溪旅游线的尾端,也是这条兀起平畴秀拔如画的风景带上最醒目的一个旅游点,原为明代军事要塞。"军营"背后的一段风景《明实录》有载:明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批  相似文献   

20.
寻踪建文帝     
刘乐一 《民俗研究》2000,(2):147-154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闰五月十日去世,按遗诏所示,时年二十一岁的皇孙朱允炆于当年五月中旬登极,因年号是“建文”,历史上称他为“建文帝”,为明朝第二任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