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曾作过重要的贡献,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祖国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又都是祖国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在秦汉时期新疆就有塞种、月氏、汉、羌、匈奴、乌孙、吐火罗、丁零等众多部落和民族繁衍生息。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曾创建了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又都影响并吸收了其它民族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民族融合或部分融合了别的一些民族,有的民族又被别的民族所融合,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无论新疆的古代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研究是史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就民族精神内涵研究与民族历史特点、民族精神与历史发展大势、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史学的关系,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指出,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民族精神的历史特点,继承史学传统,在历史典籍中进一步挖掘传统民族精神的深刻底蕴,并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史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新时期历史学家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名称、学科属性学术界的讨论方兴未艾。本文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认为历史民族地理与民族历史地理在概念上并无实质区别,历史民族地理既不应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又不具备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而应该作为历史地理学分支的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全球化呼唤着全球史。但是,就如同不存在“文化全球化”一样,也不存在“全球化”的全球史。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全球史的多样性,即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心灵中的全球史。历史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的基本功能是保存和传承自己的历史记忆。全球化和“全球史”并没有中断每一个民族自己的历史记忆的延续。任何一个独立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既包括对本民族历史.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及整个世界历史——全球史的认知和判断。  相似文献   

5.
历史记忆和历史书写在民族认同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构建作用。利用民族史学挖掘和整理民族记忆,界定和阐释民族历史,是巴勒斯坦人构建民族认同、开展民族运动的重要举措之一。传统精英家族出身的学者、移民学者及难民等普通民众,共同参与巴勒斯坦民族历史书写。他们着重从民族起源、民族认同、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第一次中东战争及其带来的灾难等方面入手,论证民族国家构建的合法性,鼓舞群众,争取国际社会支持。民族认同主导下的历史书写,带动了巴勒斯坦史学的多样化发展,但也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弘扬历史研究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之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历史积淀,民族精神具有超强的社会整合功能。历史发展和历史研究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提高文化实力和综合国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肃慎女真族系是中华民族和东北亚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民族历史发展和东北亚民族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肃慎女真族系的研究也是中国民族史研究和东北亚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外民族史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坚持民族原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有的五十多个民族和历史上已经消亡了的那些古代民族,都生长繁衍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各自都有一定的历史过程,都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一定的作用。而各民族之间又不断地发生过综错复杂的关系。我们伟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就是在经历了悠久而曲折的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正确阐述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自然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民族关系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中华民族发展趋势是,各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往越来越密切,交融越来越明显。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民族关系,在统一时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为统治民族,都是中国的统一;在分裂时期,是同一个国家内的纷争。从历史上民族政策看民族关系,多种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并存,保证了民族共聚于一个国家之内。历史上的民族政策适应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和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需要,使中央政府与各民族的关系越益紧密,管理逐步趋向同一,共同性不断增加。历史上各民族交融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显著。历史经验证明,各民族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依存才能促进各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创造祖国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导论》中把中国民族的问题作为史书的首要问题提出来,从这样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历史作出一系列的理论的概括,反映出先生的深邃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对历史辩证的思考,从而为我们理解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认识中国历史的特点以重要的启示。一、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历史过程的阶段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中,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有自己的特殊的情形,表现为自己的历史特点。从一个阶段的整体上观察,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同时各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规律性和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 ,在东北亚民族与历史问题研究中 ,存在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同现实的国家、民族关系直接相联系的倾向 ,由于缺乏科学的依据 ,更缺乏逻辑性和辩证性 ,将会对当代的国家与民族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作者从民族体形成的规律与东北亚古民族的关系、历史疆域与现实主权疆域的关系、民族“无界”性和文化无疆域性、国家与民族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方面 ,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与历史盛衰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关注社稷的盛衰、追求民族的兴盛,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成为民族史学优良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振兴民族的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史学家通过对严酷的历史兴亡事实的总结,形成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关系到一个重大史学理论问题,涉及对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简论满族的历史贡献关嘉禄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任何民族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民族都有先进与落后、主流与支流的问题,这是由其所处时代和阶段意志所决定的。今天,在纪念满族命名36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当站在马克思主义民族...  相似文献   

14.
与古代埃及和西亚诸国只留下编年体的历史记载不同,古代以色列民族具有自己鲜明的历史意识;与古代希腊充满人本精神的历史记载也不同,以色列民族历史观的实质是一神论的神权历史观.他们将对耶和华神的信仰融入对民族历史发展的思考和解释之中,其历史书卷的编写几乎持续了一千年之久,在这一过程中,以色列历史成为"历史就是耶和华神对以色列民族的救赎史"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5.
伊朗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也是历史和现实中的地区强国;当代伊朗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的中央集权制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地处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叉点,自古是东、西方之间海、陆交通的桥梁,也是各民族的迁徙通道和征服对象,历史上外族多次入主伊朗,影响了伊朗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构成。波斯民族一直是伊朗的主体民族、影响周边的民族和入侵民族。伊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居中央、少数民族居边疆和大分散小聚居为主、混杂居住为辅的民族、地域关系。同时,历史上伊朗国家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在近、现代形成了包含多样性的统一的国族文化和顽强的国家认同,当代的伊朗民族关系格局为“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中华民族如何复兴"这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而"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是讨论的问题之一。基于历史于国家和民族之重要性的认识,学术界特别强调历史教育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认为历史教育是"复兴民族的原动力"或"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并就历史教育怎样为民族复兴服务,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历史教育的培养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功能,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7.
祖鲁族是南非最大的民族,其民族认同是在殖民时期复杂的历史条件之下形成的。通过南非祖鲁族历史的研究,探究祖鲁各个阶层在其现代民族认同形成中的作用,可以认为殖民时期现代祖鲁民族认同的形成不仅有西方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祖鲁人民在对抗殖民者和参与现代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我身份认同。在殖民时期,祖鲁民族认同形成与包括传统权威、农民、工人和中产阶层在内的各个阶层的参与密切相关,民族认同形成过程具有本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黑龙江、内蒙、新疆三省区分布着一个共同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鄂温克族同祖国其它民族一样,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足迹。积淀有其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该民族文物,是研究、认识鄂温克族史迹和风情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李帆 《史学理论研究》2023,(2):70-86+158-159
自清季开始,历史教科书成为立足民族国家立场书写王朝历史的重要载体,其中尤以对清代历史的叙述为典型。清季的历史教科书,既突出王朝特性,又具有民族国家色彩,力求实现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双重认同目标,但这也导致教科书编写中出现某些不协调。教科书编者尽力在文本中平衡王朝国家认同和民族国家认同,消解两种认同的内在张力,着力凸显两种认同中共通的“大一统”理念,利用“大一统”理念组织历史叙事,使之承担起构建民族共同历史、为民族国家建设铺路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7月21—2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第六届"汉化·胡化·洋化: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1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名学者与会,围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文化传播与交流、族群认同与建构、历史传说与书写等议题开展研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严耀中指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效用最大、最持久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