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德意志中间等级与纳粹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意志中间等级泛指处于以工业大资产者、农业大地产主、贵族权力精英为代表的社会上层与以工人为代表的社会下层之间的社会中间层,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中产阶级”、“中间阶级”、“中间阶层”。1929至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德意志中间等级各职业集团对纳粹党的参与都超出它们各自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  相似文献   

2.
罗衡林 《世界历史》2007,1(2):85-94
伴随着19世纪以来的德意志现代化进程,德意志犹太人早已分化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并不同程度地融入德国社会。如果没有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恶性变种——德意志现代种族主义——的强大压力,没有极端仇犹的纳粹党在德国的统治,这种多元化社会的发展是会继续下去的,德意志犹太人也就不会被迫成立“德意志犹太人全国代表机构”这样一种联合体。因此,这个联合体在1933年的出现,反映了德意志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场彻底的大倒退。  相似文献   

3.
德意志人对纳粹暴政以及德意志历史的反思并非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而是早自1933年就开始了。只不过,它不是由当时生活在德国境内的德意志人,而是由一批逃出德国、流亡国外的德意志人开始的。美国高校接纳的德国流亡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最早开始了反思。这场反思不仅影响了西方政治理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影响了战后美国对德国的占领政策和“民主化”的改造行动、联邦德国的经济重建以及德意志社会对自身历史的深刻反思。战后德意志社会的这场全面深刻的反思,正是在流亡美国的德国知识精英们所构筑的思想平台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徐继承 《安徽史学》2018,(3):124-129
19世纪是德意志地区农业改革兴起并迅速推进的时期。在此期间,实行了以废除农奴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变革,不仅有利于土地自由交易,也取消了对人口自由迁徙与财产流通的限制。农业生产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四圃轮作制的推广,化学肥料的较早使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型农作物的大面积推广等,促进了德意志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19世纪德意志的农业改革,在提供工业化所需劳动力的粮食供应、原料、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推动了德意志由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向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论希特勒纳粹党上台前的经济思想邸文根据对大量新史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民社党(全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上台之前已经形成了一种经济思想,即在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为独裁统治和战争政策服务。深入地对这...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1 949— 1 999年半个世纪的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作了全景式的勾勒 ,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研究、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和构造“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尝试 ,整理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的发展线索 ,给出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的理论框架 ,并作了纲要式的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7.
杜能的经济圈境理论与中世纪英格兰领主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世纪英格兰经济史研究领域最近形成了一种商业化理论。他们以冯.杜能的经济圈境理论为基础,认为城市需求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距离城市越近,农业的商品化程度越高。但是,中世纪英格兰领主自营地经济的商品化与这种理论多有出入。这是因为中世纪英格兰的经济实际并不符合冯.杜能理论中隐含着的前提条件。商业化派将冯.杜能的理论用于研究中世纪经济存在时代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纳粹德国(1933年至1939年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到1945年称大德意志帝国)的兴起与消亡无疑是世界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战争的代名词,人们大多关注它发动的骇人听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抛开战争的因素,德国纳粹党(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自上而下、触目惊心的贪腐,也注定其伴随着丑陋的行径和历史恶名,迅速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学界涌现了一批与于光远相似的“改革策士”,许多改变中国经济未来的政策,正是受其影响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对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日本国家经济计划作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实现赶超战略,需要市场经济制度高效率运作。市场机制虽能提供一定的效率,但不能自动地从战略角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因而来自国家的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就成为弥补这一不足的有效手段。  一、日本经济计划性质的转变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不要经济计划,新古典综合派则主张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实行经济计划以弥补市场经济之缺陷,因此,就经济计划而言,新自由主义学派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完全对立的,而新古典综合派则在某种意义上采取所谓“中间立场”。战后日本经济计划正是基于这种“中间立场…  相似文献   

11.
《文史博览》2014,(3):41-41
德国纳粹党之所以迅速壮大,是由于在经济危机期间吸收了大量中产阶级。1932年纳粹党达到100万人,成员主要是中产阶级,约占2/3,工人不到1/3,在领导集团中,中产阶层也占绝对优势。可以说,中间等级是纳粹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2.
“实践观哲学”是自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来在哲学研究中持续发展着的一种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改革倾向。但在确认这个倾向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则存在着所谓“本体派”和“非本体派”的争论,使其实现进程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笔者认为,哲学中的崇尚改革取向是正确的,应该坚持下去,但不能只局限于具体“体系”构筑等特殊问题和较浅层面,而需深化到哲学观上。实际上,人们以往在哲学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实质是由于旧的哲学观在作祟。所以,必须重新界定哲学观,而实践观哲学正是一种有希望的选择,本文试浅述其要旨。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在方志的发展过程中,对方志的研究对象,方志界曾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历史上有“地理派”与“历史派”之争,近年来有“资料性著述”、“百科体”的讨论。应当肯定,这些探讨都在一定范围内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推动了方志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志书的编纂实践活动。但是也应该指出以往的讨论,或囿于狭窄的范围,或偏重于具体编纂方法的研讨,而真正论及方志学最重要的理论问题——研究对象的却很少。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一门科学的存  相似文献   

14.
“布哈林是一位学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从投身革命之时起,就同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07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攻读的就是经济专业。对经济理论的研究促进了他的世界观的转变。他后来在自传中写道:“研究经济理论起初给我以沉重的感觉:在‘崇高和美好’的后面是商品—货币—商品。但是一旦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我感到了它那非同寻常的逻辑严整性。应当说,毫无疑问,正是这一特点对我的影响最大。我觉得社会革命党人的理论是一  相似文献   

15.
郭道晖,湖南湘阴人,1928年生,法理学家。在当代中国法学家中,郭道晖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人物之一。有人评价,这一流派是“能将法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极有价值的改革建议,从而有力推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法学家。他们善于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法学原理进行现实批判,关注民生, 力主改革。他们不仅著述丰富,而且分量沉重。”  相似文献   

16.
郭勇 《攀登》2012,(3):35-40
本文在中关经济循环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无论是在实体经济还是在虚拟经济中,美国对中国的指责,都是希望更多的中国财富向美国转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目前我国一些学者附和的“中关共治论”、“人民币升值有益论”等出卖中国的立场、观点进行了反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决策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改革不是依据理论预设,而是诉诸实践和试验,从局部开始,"撞击-反射"式地推进.改革初期,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经历了重大的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包括激烈的争论.这种突破得益于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领导人的正确决断.国际交往的扩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为反思中国体制弊端、探寻改革之道提供了多样性的参照物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对改革思路突破最有力的推动,还是实践本身.正是在总结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同时吸收国外经验,了解和研究国外各种经济理论,特别是比较系统地汲取东欧国家改革经济学的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的改革学派,形成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整套观点和政策主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菜茵邦联改革是19世纪初德意志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鲁士等其他德意志邦国一样,莱茵邦联诸邦之所以选择改革而非革命道路,缘于德意志的独特历史传统、客观条件和思想意识,但就改革动因而言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莱茵邦联的改革涉及建立现代宪法国家的努力、行政管理改革、职业官员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财政和经济改革、农业改革、教育和宗教改革等多个方面,相关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为南德诸邦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也对整个德意志的政治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必须看到,莱茵邦联诸邦的改革运动毕竟是一次统治者进行的"上层革命",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色彩。  相似文献   

19.
对《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一文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研究》编辑部:我是中华书局的退休编审,也是贵刊多年的忠实读者。读了贵刊今年第1期发表的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以下简称《近》)一文,对将建国后的史学家划分为对立的“史观派”和“史料派”,有些不同的看法。零星片断,难成系统,不足成文,仅供参考。一、《近》文所谓“史观派”,是指早在建国前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史学家而言。作为史学家,他们只是主张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作指导,来研究历史,并没有否定具体对史料的搜集考证。作为“史观派”领袖人物的郭沫若,本身就具备极深的史料考证功底。他在上世纪以考证方…  相似文献   

20.
一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局面形成之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集团中一批开明有识之士,目击时弊,疾呼改革,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革潮流。包拯也积极投身于这股潮流之中,并针对宋仁宗年间经济领域的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