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以下简称《论稿》)是已故隋唐史专家胡如雷先生自50年代至90年代初研究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成果的结集。《论稿》不仅反映了作者杰出的学术成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方法。作者非常重视选...  相似文献   

2.
史学家陈寅恪,学识渊博,精通10余种文字,曾游学日、欧,在巴黎、柏林的各大学研究讲学10多年,西洋不少汉学家曾从其学。陈寅恪壮年即驰名中外,堪称史学泰斗,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编》、《元白诗笺论稿》、《唐代政治  相似文献   

3.
民国期间陆续修成的《江苏省通志稿》(以下简称《通志稿》)中的《选举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三卷《隋唐宋元进士》条,载有唐代江苏地区进士116人的科分、籍贯等情况,笔核诸史传,发现其中非进士出身9人,籍贯不正确6人,失载进士12人。现将有关情况考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评《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黄朴民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隋唐的政治制度同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状况以及变化相适应,也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并对后世封建政治制度的递嬗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自著名历史学家陈寅烙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相似文献   

5.
胡如雷先生新著《隋唐政治史论集》读后感孙继民河北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胡如雷先生的新著《隋唐政治史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它与稍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称得上是姊妹篇。二书汇集了作者研究唐史的绝大部分论文...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岑仲勉( 1 886—1 96 1 )一生著述颇丰,在隋唐史、民族史、历史地理、先秦史等方面造诣很深,为了保存和集中展示岑先生的研究成果,中华书局最近推出了“岑仲勉著作集”,几乎囊括岑氏全部已刊和未刊论著(含论文、札记)。收入著作集中最早的专著是1 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佛游天竺记考释》。《岑仲勉史学论文续集》收有几篇未刊稿,弥足珍贵,书后并附有“岑仲勉著作集”中全部论文和札记的索引。“岑仲勉著作集”目录:1 《两周文史论丛》(外一种:《西周社会制度问题》) ,2 《隋书求是》,3 《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  相似文献   

7.
<正>谢保成,祖籍北京房山良乡,1943年出生在甘肃兰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第四、第五届副会长、第六届顾问。谢保成先生著述丰富,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代表作为(以初版时间为序):《隋唐五代史学》《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贞观政要集校》《民国史学述论稿》《龙虎斗与马牛风———论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家》《传统史学与20世纪史学》《增订中国史学史——从"史"的起源到二十世纪中》。其中,2016年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3卷4册本《增订中国史学史》,是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8.
傅刚 《文献》2000,(3):161-177
一 六家本《文选》的产生,是宋代《文选》学的产物.《文选》在隋唐之间,因曹宪的传授而成为一门专学.传其学者有公孙罗、许淹、李善等,其中以李善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9.
1993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牛来颖纵观本年度的隋唐五代史研究,学界在深入具体地研究传统史籍和新出史料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论题和新观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版的研究专著有:王仲荦著、郑宜秀整理《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王永兴《陈门问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元人虞集的诗文集《道园学古录》在成书及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首先阐明《道园学古录》的成书过程,在《道园学古录》编纂者方面,肯定黄溍"类目皆公(虞集)手所编定"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与《道园类稿》之间关系方面,澄清《道园类稿》并非《道园学古录》的大字本,欧阳玄序及其《致刘伯温书》非为《道园学古录》而作。既而在版本方面,厘清"嘉靖本"与景泰本的区别,并证实"嘉靖本"即是元刻本。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是隋唐五代史研究成果最多的年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有关隋唐五代史的论文将近 50 0篇 ,论著 50部 (不包括 55部关于敦煌学及 2 5部有关唐代文学的著作 ) ,即 :刘后滨《巍巍无字碑———武则天的治国谋略》(华夏出版社 ) ,吴相洲《玄宗与盛唐气象》(河南教育出版社 ) ,胡可先《中唐政治与文学———以永贞革新为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出版社 )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 ) ,宁志新《李评传》 ,赵文润、王双怀《武则天评传》 ,杜文玉《狄仁杰评传》 ,任士英《唐肃宗评传》 ,穆渭生《郭子仪评传》 ,王元军《…  相似文献   

12.
李新玲 《文博》2003,(5):54-56,58
一、道宣律师生平 释道宣(596—677)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为我国佛教律宗的创立人。据《宋高僧传》,道宣俗姓钱,其父曾任陈朝吏部尚书,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幼承家学,“九岁能赋”,隋唐一统,佛教大兴,道宣15岁就离家从长安日严寺慧覠受业,16岁出家,20岁在长安大禅定寺智首大师座下受具足戒,从智道研读戒律学,奠定了毕生弘扬律学,创立南山律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英藏斯2073卷子敦煌话本故事探源周维平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为斯2073号的敦煌话本《庐山远公话》①(后或简称《话》),为北宋初年(972年)的抄本,是现存的一篇比较完整的话本小说。一、话本产生与流传的年代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唐代关于远公神...  相似文献   

14.
北朝(公元439—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它上承割据混乱的五胡十六国,下启统一强盛的隋唐帝国。文化上,北朝较同一时期的南朝落后,但政治制度上的成果却远超南朝。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提出,隋唐制度的源流应归于北朝。这一观点推动了北朝政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世纪末的总结和对新千年的期盼 ,隋唐史的研究以其惯常的步履走过 1 999年 ,向学界奉上与往年同样厚重、丰硕的成果。这就是星散各处的学术论文和如下一批沉甸甸的学术专著和论集 :王永兴著《王永兴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 ,1月。同月出版物仅在首篇标注月份 )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全十卷 ,第四卷隋唐。法律出版社 ) ,杨文和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第十一卷《晋唐写经·晋唐文书》(东京柳原书店、上海教育出版社 )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 ) ,怀效锋点校《唐明律合编》(北京法律出版社 ) ,…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隋唐五代史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平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除去隋唐五代文学及敦煌学专论的研究成果不算 ,本年度正式刊发的有关隋唐五代史研究的成果 ,有专著 2 0余部 ,论文 4 0 0余篇。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北京大学的重点项目“盛唐研究计划”第一批成果 ,即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李孝聪主编《盛唐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下 )和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以上均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 ,共计五种六册。此外 ,其他方面的著作还…  相似文献   

17.
杨志玖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玖教授是享誉国内外史坛的史学家 ,山东淄博人 ,1 91 5年生 ,回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另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蒙古史学会理事、隋唐史学会顾问、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顾问、中国历史大辞典编委会主编等学术兼职。著有《隋唐五代史纲要》、《元史三论》、《马可波罗在中国》等 ,发表论文近二百篇 ,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即将出版的著作有《元代回族史稿》、《陋室文存》、《马可波罗在中国》(英文版 )等。杨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蒙元史、隋唐史、回族史…  相似文献   

18.
新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翁方纲、姚鼐等纂《四库提要》稿1册,收录22种书的26篇提要,其中6种书的提要未见于已知著录。此稿经四库馆总纂官审阅并拟定处理意见,钤"臣昀臣锡熊恭阅"朱文长印。比勘目前已见翁方纲、姚鼐《四库提要》分纂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四库提要》底稿内容与之基本一致,修订文字则未见于其他分纂稿,且部分修订文字为《四库全书总目》定稿采用。考订可知这批底稿抄写时间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月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九月间,修订文字形成于乾隆三十九年七月至九月间。从时间上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四库提要》稿晚于分纂稿,早于《四库提要》汇总稿,应属《四库提要》修订过渡稿,保留了提要早期修订过程中的原始面貌,对于厘清《四库提要》早期纂修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大正研究员的新著《中国边疆研究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已由黑龙江教育社出版。这是大正研究中国边疆问题的系列成果之一。他不仅具体研究古近代直至当代的中国边疆问题,也从理论上探索并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学术框架。《论稿》实则是对中国边疆学的一次重要的科学实践,代表了国内边疆学研究最新的学术水平,具有开创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晴佳 《中华文史论丛》2023,(1):369-399+408
近代學者陳寅恪以其史學名世,但他治學的方向,經歷了幾次明顯的轉變。陳寅恪自早年在海外求學開始,專注學習外國語言,以文字學(philology)的研究爲專攻,歷史學爲輔。1919年他在哈佛求學,與白璧德(Irving Babbitt)晤面,討論佛理,由此而專研亞洲文字,以漢朝以降的“殊族之文、塞外之史”爲對象,直至任教清華期間(1926—1937)。但抗戰的爆發,迫使他轉向隋唐史,基於通史類的著作,撰寫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二書,對隋唐史的演變,做出了宏觀、通貫的獨到解釋,確立了他在史學界的地位,其國際、國内影響延續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