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精英直接决定着社区治理和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效果。文章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岗侗寨为案例地,构建基于权力“属性-结构”的民族旅游社区精英分析框架,探究社区精英的个体和群体变迁特征并归纳其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驱动下社区精英的经济资本市场化、知识资本应用化、文化资本公有化、政治资本集中化、社会资本利益化特点显著;(2)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权力作用范围扩大,知识精英权力作用转型,传统精英衰退且作用范围缩小,精英呈现家族式集聚的特征;(3)社区精英权力关系网络结构紧密且互动频率增加,政治精英的网络中心性地位凸显,精英作为中间人频次增多且角色日渐丰富;(4)社区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旅游市场需求规模化增长、特有的社会关系与民族传统、权力资本特性等因素合力推动了民族旅游社区精英权力属性和权力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民间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仪式中,仪式就是一种文化的展演,是一种区别于艺术表演、蕴涵了象征意义的文化表演。仪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了大量的民间文化信息,体现出乡村民间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仪式的展演实际上是乡村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与保护方式。通过客家赖氏祖祠重光庆典的两个案例的考察,可以看出其仪式表演与文化氛围营造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由民间文化精英主导的乡土权力的激活又是民间文化活动的内在力量。形成区域民间文化活动重要的激励机制,目的在于达成血脉亲情的结构秩序、宗族文化的认知、乡土情感的释放。民间文化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民间文化承载的形式与内容,使民间文化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3.
傅丽平  李湮 《旅游纵览》2023,(17):13-17
社区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精英的产生和成长,其经营、管理、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对本地居民起到了示范作用,多元化的精英来源与行业分布推动了旅游社区朝着健康、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六星街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为研究对象,研究六星街旅游社区精英的特点、演进、作用及激励机制,从而为社区旅游和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国家权力从农村社区的不断收缩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治理也呈现出结构多元化和主体精英化的趋势。乡村精英在农村社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然而,乡村精英作用的发挥也存在困境,影响甚至阻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为此,乡村精英的培养显得曰趋重要。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国家权力从农村社区的不断收缩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治理也呈现出结构多元化和主体精英化的趋势。乡村精英在农村社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然而,乡村精英作用的发挥也存在困境,影响甚至阻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为此,乡村精英的培养显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6.
19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的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洋教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19世纪最后二、三年出现的义和团运动,则可以说是反洋教斗争的总汇和高潮。史学界对于甲午战前的反洋教斗争已做了一些研究,对于义和团运动则做了更多的认真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对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的反洋教斗争则注意的很不够了。有些中国近代史和辛亥革命史的论著,对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的反洋教斗争虽有所涉及,但只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加以叙述,未来得及进行较细致的研究。事实上,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尽管清朝统治者兢兢业业地恪守《辛丑条约》,对  相似文献   

7.
1985年4月20—24日在成都召开了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举行这样的专题讨论会。与会者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教案——反洋教斗争的起因 多数人认为,反洋教斗争  相似文献   

8.
覃娟 《丝绸之路》2010,(16):12-13
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影响和推动着民间文化的发展,民间文化也反映着一定时期大众文化的特征。本文以鄂西土家族地区为例,论述了大众文化对鄂西土家族民间文化的影响以及土家族民间文化面对大众文化冲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深化,城市的社会结构形式逐渐从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城市管理重心逐步向社区转移,社区党建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并相应出现区域性、社会性特点充分整合和运用好社区资源,日渐成为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顺利推进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曹悦颖 《神州》2014,(17):235-235
城市多民族社区,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类型,其来源是外来少数民族人口通过迁移,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逐渐形成了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体的区域性社会,它兼具了社会性和民族性,是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进步现象。这种多民族社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现代化大都市中越来越常见。(一)城市民族社区的概念社区是一种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民族社区在兼具一般社区属性的同时还需  相似文献   

11.
近代反洋教运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作为过程,既有其起点和终点,也会在长时期的发展中显示出其阶段性来。只有通过对反洋教运动全过程的考察,才有可能切实把握其特殊的矛盾及其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贵阳教案1840年的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列强以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跟着而来的是大举入侵中国,传教是侵略手段之一。在全国人民反洋教的斗争中,贵阳人民勇举大旗,走在前列。咸丰十一年(1961年)发生了青岩教案,第二年又发生了开州教案。青岩教案和开州教案两者合称贵阳教案。贵阳教案揭开了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序幕。明才战争以后,法国帝国主义分子被看宗教外衣,以传教为名,在贵阳进行种种侵略活动。他们同罗信众,庇护不法教徒为非作歹,干方百计扩大教会势力;他们兴办教会学校,宣扬宗教.企图消除中国…  相似文献   

13.
民间文化是国家文化体系的基石,承载并传递着民族精神。对民间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在科技飞速发展、文化传承原生空间受到冲击的时代,尤为重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空间信息系统》不仅继承了数字化存储的优势,而且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从而提高了民间文化资源的空间演示效果,增强了科研的可利用性。GIS所具有的整合分析数据的优势,及其突出的空间区位性,为解决数字化时代民间文化整体保存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划分民间文化空间演示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数字化过程应该保留语境信息,而空间思维模式所营造的多种演示模型将会是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作家冯骥才先生率先向社会大声疾呼抢救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时,我们也耳闻目睹了不少的民族艺术、民间文化和传统工艺,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而消亡。  相似文献   

15.
宛西自治:一场夭折的区域现代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有礼 《史学月刊》2002,10(10):72-77
20世纪30—40年代,宛西地区发生了一场在“三自主义”指导下的区域性现代化实验。这场以追求“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为目标的实验.植根于本土化的基础之上,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和地方精英的努力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理论的局限和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容忍,得不到广大贫苦群众的拥护而中途夭折。  相似文献   

16.
芜湖1876年开埠后不久,芜湖人民掀起反洋教斗争。辛亥革命前民主革命思想在芜湖广泛传播,迎来了芜湖的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芜湖地区也广泛展开,这成为五四运动的前奏。  相似文献   

17.
(一)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依仗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我国各地传教的特权,他们掠夺房地产,设立教堂,发展教徒,欺压人民群众,激起了人民群众和部分地方官吏的反洋教斗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贵州先后爆发了青岩、开州、遵义三大教案。尽管清政府妥协投降,步步退让,对传教士竭力保护,对反教群众严厉镇压,但各地的反洋教斗争仍此仆彼起,不断发生。一九○○年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把这一斗争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8.
郭凌  王志章 《旅游科学》2014,(2):12-22,48
本文运用新经济社会学所创立的“制度嵌入性”分析框架,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两个典型的社区参与制度——即“家屋制度”与“人头制度”是如何嵌入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从而发挥预期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影响社区参与制度的构建;行动主体通过社会网络开展社会交往,构建并维系社区参与制度;行动主体在制度构建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动性;社会网络受制于制度背景,两个社区构建出的社区参与制度有所差异.鉴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从借用社区的非正式制度、重视既有的社会网络、推动民族旅游社区的精英治理、发挥行动主体的积极性等4个方面更好地构建社区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亚太遗产奖")是由UNESCO曼谷办事处于2000年发起设立的国际区域性文化遗产奖项,对亚太地区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亚太遗产奖"申报主体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民间性,申报项目的文化遗产实体须满50年。中国是"亚太遗产奖"申报项目与获奖项目最多的国家,至2016年共有60项获奖项目,显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作用,鼓励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促进了获奖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民间文化在国际化、现代化和地方文化复兴的趋势下,受到外部多方力量的影响,进行资源和价值重构,逐渐形成了资源化和遗产化的两大趋势,并呈现为多种可能性,深刻影响着其自身的变迁与发展。从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动态场域与权力话语、民间文化的价值重构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研究民间文化是如何进入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公共层面而发挥作用,可以揭示其当代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