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马可波罗游记》Bangala史实的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可波罗游记》对Bangala的记载多有疏漏讹误之处,国内外学者对Bangala的考释众说纷纭,而在马可波罗出使云南时是否到过Bangala问题上尚有较大争议。笔者发现《马可波罗游记》并未记载缅城至Bangala的日程,从而对学界较为流行的马可波罗出使Bangala说提出了质疑。本文以《马可波罗寰宇记》及《马可波罗注》为主要参考依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证出Bangala即孟加拉,而马可波罗并没有到过其地,并指出了《〈马可波罗行纪〉云南史地丛考》所谓马可波罗1287年出使Bangala说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
马可·波罗是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旅行家,他的<马可波罗游记>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对东西方世界均产生过重大影响.<马可波罗游记>在13世纪一经问世,便在欧洲各国广为流传,但这部有着"中国情结"的著作,传入中国却是姗姗来迟.据中西交通史专家向达考证,中国境内对<马可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的介绍,最早见于1874年4月(同治十三年三月)<中西闻见录>第21号(北京同文馆编印)上映堂居士写的<元代西人入中国述>.向达指出:"我国之研究马哥孛罗氏书者,以余所知,当以同治时同文馆人士为最先."他还说:"映堂居士不知何人,论中国研究马哥孛罗者,不能不以此君为先河矣."①此后,至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仍沿用此说,例如,<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一书的编者余士雄即认为,映堂居士的<元代西人入中国述>是我国一百多年前发表的"第一篇介绍马可波罗的文章,有历史意义"②.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思想与外界大规模接触仅仅两次,一次是魏晋时期的佛学,一次是明清之际的“天学”。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留名的欧洲人少得可怜,数来数去,只有马可波罗和利玛窦最被人们熟知。在他们之前,中国和欧洲很少直接交往,欧洲人自古知道东方丝国,但不清楚它是什么样子,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的游纪震动了欧洲,从此,欧洲人才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土地广阔、民物繁庶的大国。但这之后,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和中西交通的隔绝,中国又被遗忘。直到利玛窦,中国在西方人的口中开始形象生动地被叫做中国了。意大利人利玛窦是向中国介…  相似文献   

4.
游记是旅游者思想的载体,是旅游者自身的"感知地图".在游记研究中,决不能忽略主体的行为地理差异.元代是东西方交通非常繁盛的时期,不少人由于政治、宗教、贸易和个人志趣等原因往来于亚洲、欧洲、非洲之间,流下了大量的文字材料,本文通过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部游记(<马可·波罗行记>和<长春真人西游记>),分析了当时旅行者行为特征与地理视野的差异性.从文化地理背景看,一个是基督徒,一个是道教徒;从旅游动机看,有商业利益和政治传道的不同目的,在风俗感受方面,一个是猎奇,一个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本文还通过这一典型案例,提出中国古代游记研究的三点启示即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空间视角,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空间视野,群体与个人行为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5.
黎庶昌研究治地理,得益于他出任西欧诸国外交官生涯,它的地理研究大多以欧洲为重点,成果有《欧洲地形考略》、《西洋游记》等。他还考察了国内数省的水土民情和关山道里,写成《丁亥入都纪程》。黎庶昌是抱着国富民强,捍卫祖国疆土的目的来研治地理学的。  相似文献   

6.
近来,"中国间谍"之所以会成为西方主要国家媒体的热门话题,笔者以为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源,是一种西方种族与文化优越感的新体现,有必要略加叙述。中古时代,中西文化交流很少,西方人主要通过《马可波罗游记》等极少的记述来了解中国。当时,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在中国东半部的地理探险及主要游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伦 《人文地理》2001,16(1):45-50
地理探险和游记是西方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近代西方在中国主要地区开展了许多探险和考察活动,并留下了不少游记报道。但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题目及有关游记的研究仍属空白。尤其是关于西方近代在我国东半部的探险活动和游记报道,国内外均缺乏系统的介绍。本文对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等国在我国东半部地理探险的路线、主要游记作品及其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时间之轮轰隆隆转了几百年,如今不分中外,众多男女前仆后继进藏,俨然是一种潮流和时尚。腆着脸搭车或光着膀子骑行,自认走在时尚前沿。殊不知,年近800的马可波罗会捻着胡须冷笑——你们太嫩。马可波罗,自西土来到东方取金,在被层层朱门震慑被金銮殿耀花眼之后就根本无法徒步到西藏,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的狂想。他满怀激情对其欧洲同胞们呐喊:快来西藏吧。于是乎,西方人不断地改头换面以传教士、探险家、科学家、殖民者或者修行者等面目来到西藏,不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阅读了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柯勒律治的著名诗作《忽必烈汗》,感到很有意思,特向读者朋友介绍一二。 柯勒律治(772~1834)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后来离校参加了皇家龙骑兵。他在年青时代曾热心支持法国大革命,后来还想去关国建立一个美好的乌托邦。 《忽必烈汗》是柯勒律治记述他的神奇梦境的一首诗,全篇只有54行。据其“前言”所述:他从未去过蒙古大草原,但颇受阅读《马可波罗游记》等描绘东方世界的游记。1797年的一天,他读了一本《珀切斯游记》,其中有“忽必烈汗敕命在草原上营造一处豪华宫阙,并开辟…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四年在荷兰莱登大学成立了欧洲扩张史中心,这个中心主要研究一四九二年至一九四五年欧洲各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历史。目前,参加这个中心的成员共约十五人,主要或全部从事欧洲扩张史研究。它的机关刊物是《游记》(Itinerario,季刊,为纪念荷兰航海家林斯霍顿及其《游记》而命名)。莱登欧洲史扩张中心成立后,先后举行了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瑞典是18世纪最早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西方国家之一。瑞典败给俄国后,失去了她作为欧陆大国的地位。瑞典东印度公司曾派遣129个远征队来到广州。一些乘坐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的乘客写下了旅行游记,有助于建立瑞典人眼中早期的中国形象。通过研究三位著名旅行家的游记发现:游记作者们对中国的印象不仅仅建立在单纯的观察基础之上,同时也深受欧洲学术潮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哥仑布是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然而从哥仑布第一次远航归国时起,直至今天,对他的成功多有贬诋者。如说哥仑布是个“骗子”、“一个疯子”“神经很不正常”、“整个一生之中心理状态都有某种混乱”,说他的发现是“偶然的成功”等。应该怎样看待这位伟大的发现者的成功?本文仅就哥仑布西航思想形成中所依据的科技理论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评价问题提出看法。一、博学多识与丰富的实践。哥仑布所处的时代,西欧人对“远东”还不甚了解。《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黄金”的描写引起了西欧社会国王、封建贵族、僧侣以及商人日益炽热的欲望。配合寻找新航路,西欧人以极大的热情来进行探险。到哥仑布着手探险时,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向南已进行了几十年探险并取得成就。马可波罗的著作深深吸引了哥仑布,他反复仔细阅读,不仅精读,还做了研究。座落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仑布纪念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上有哥仑布做过的眉批,一个富庶的、遥远的东方深深地吸引着他。  相似文献   

13.
韩连赟 《丝绸之路》2011,(23):34-37
《马可波罗游记》中这样描述它:这片平原上栖息着数不清的动物,尤其盘羊最多……沿着帕米尔高原骑行12天,一路上十分荒凉,渺无人烟,轻易看不见飞鸟在高山上空盘旋,因为大山顶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冽。  相似文献   

14.
颜廷 《史学集刊》2003,(1):107-109
历经几个世纪的动荡之后 ,公元 90 0年左右的西欧稳定了下来。为解决日益增加的内部人口压力 ,欧洲人开始向外探寻所谓的“新欧洲”。欧洲扩张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在地理大发现前六百年中 ,扩张成果极其有限 ,仅在中大西洋地区有些许斩获 ,而对北欧及中东的扩张努力却无功而返。但地理大发现之后 ,情况却截然不同了。欧洲在海外的殖民拓居地一再扩大 ,甚至建立了白人移民国家 ,其建立“新欧洲”的梦想实现了。归结前后两个阶段西欧对外扩张效果的差异 ,人们总是毫不犹豫地认为是先进的技术优势令西方人的扩张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取得了空前的成…  相似文献   

15.
<正>德化窑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著名的民间窑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瓷业基础。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时,在他的游记中就已经有关于德化窑的记载。“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之后,马可·波罗回欧洲时也带走了一些德化瓷,后来被称为“马克·波罗瓷”,现部分珍藏在意大利博物馆。德化瓷的制作工艺和烧制配方也随着《马可·波罗游记》传到了欧洲,迅速受到欧洲贵族的热捧,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模仿德化白瓷的热潮,欧洲人从此开启了长达数百年仿制中国瓷器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姚念达 《世界历史》2020,(3):90-105
在美国人追求文化独立的19世纪前期,哈德逊河画派以风景画为基础开创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绘画风格。该画派不仅创作了大量令欧洲艺术评论家赞赏的绘画作品,而且为美国人提供了建构身份意识的艺术素材。画家们借助风景画建构起一套美国地理空间形象,并且将其与美国在宗教、政治上相对于欧洲的优越性联系起来。哈德逊河画派的作品与美国当时的政治理念相互呼应,将荒野的文化含义可视化,在文化层面对美国的共和制度和西进运动提供支持。同时,绘画将美国地貌压缩成地理符号,激发了美国人对共享地理空间的想象,成功地增强了美国人的地理归属感,有助于美国人对国家身份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李厘 《南方人物周刊》2013,(30):103-103
1253年圣方济会传教士鲁不鲁乞来到中国西北边界的蒙古都城哈拉和林,他呈交给路易九世的亚洲报告成为第一份用欧洲文字写下的中国见闻。真正激发起欧洲人好奇心的是鲁思梯谦根据马可·波罗的口述写下的长篇游记。  相似文献   

18.
《清史研究》2021,125(3):130-142
受殖民利益驱使,西方人在近代深入西藏地区开展各类调查工作,间接开启了对西藏的文化研究活动。经游历家、传教士等个体和皇家地理学会等专业组织的努力,英国逐渐将西藏研究从地理情报搜寻转向为学术综合考察。俄国出于地缘政治利益需要,在西藏研究上与英国形成学术竞争,在此期间西方人的成果呈现史学化的特点。美国站在地方、国家和洲际的观察视角,最终将西方人西藏研究由地理游记纳入区域研究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逸之 《中国西藏》2005,(2):71-73
慧超,新罗高僧,于公元8世纪初前往天笠求法。在此之前,自东晋到大唐数百年间,中原汉地僧人前往天笠取经较多,仅影响较大的就有二三十人,余多数没有成功而客死他乡。回归少数人以游记而名声大噪,名的如法显、玄奘、义净等人,其作为后世研究诸国古代历史、地理、宗教艺术及民情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玄奘对古印度历史化记录,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773—819)在贬谪期间,写了大量的游记散文,把游记这种体裁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其游记散文篇目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