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桂芳 《世界历史》2012,(4):4-13,157
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大正天佑",借对德宣战之机,迅速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并企图在巴黎和会上得到"法理"上的认可,巩固在华"特殊权益"。由于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日本未能得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在远东的竞争加剧。1921年在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会议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形成了主导远东国际关系的华盛顿体系。日本一方面在华盛顿体系的框架下,在与列强的"协调"中求得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不断寻找机会突破华盛顿体系的限制,从而建立由日本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对外扩张的梦想。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告别华盛顿体系,开始实施建立所谓的东亚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从韩国、越南等中国周边的殖民地弱小国家的立场来看,树立了反帝目标的中国国民革命是一个新的希望。国民革命中的"反帝连带"主张,即共同对抗使韩国、越南沦为殖民地的日本、法国等帝国主义列强的主张,也确实使韩国、越南的革命家们将其视作坚实的友军。详细追溯20世纪前半期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政治领袖吕运亨参与国民革命的史实,不仅是为了如实还原吕运亨在中国活动的原貌,也是为了通过重温国民革命时期亚洲各民族间的"反帝连带"的实相和意义,来加深对国民革命的国际形象的理解。吕运亨参与国民革命的初衷,便是希望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能借助中国支持而实现韩国独立与革命成功。由此可见,对于吕运亨而言,中国国民革命并非他国之革命,而是祖国韩国之革命。从这一角度来看,作为"反帝连带"现场的国民革命,同时也是同时代东亚地区处在殖民统治下的弱小国家独立运动的阵地。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志·农民运动志》于1997年3月出版了。我有幸参与《农民运动志》的编纂工作。在志书出版面世之后,思考良久,想谈一点编纂该书的体会与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当代修志为广大农民群众树碑立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河南省更是地处中原的农业大省,全省9000万人口中,农民占7000多万。农民不仅人口多,而且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毛主席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说:“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  相似文献   

4.
张伟 《文史月刊》2003,(10):38-39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有一座华盛顿纪念塔。此塔是为纪念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而建。在纪念塔内墙上,镶嵌着188块来自世界各地的石碑,其中有一块是由中国清朝宁波地方政府所赠,碑文系出自晚清著名思想家徐继畲的著作《瀛寰志略》。  相似文献   

5.
1937年,东亚烽烟再起,日本全面侵华。代表美英利益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再一次面临后起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战。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华盛顿体系的始作俑美国却反应平静,采取了对日绥靖的政策,希望以绥靖换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和平。然而绥靖换来的不是和平,相反使得日本得寸进尺,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将矛头直指东南亚,  相似文献   

6.
1920年代席卷神州大地的国民革命,与以往的革命之最大的不同,乃在于社会各界民众的广泛参与。《中国青年》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始终心系人民大众,坚信唤起民众是国民革命成功的关键所在,坚持将宣传民众运动作为刊物的中心工作。对于各种民众运动,《中国青年》几乎都有涉及,仅刊登这方面的专题文章就达上百篇。《中国青年》对民众运动的报道和宣传,反映了当时国民革命的真实状况和中共早期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7.
鲁育宗 《世界》2006,(5):10-13
当前中美关系之所以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也不会重蹈德国和日本崛起的历史覆辙,最根本的因素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中美关系的内涵、性质和游戏规则,使得跨国行为超越国界,形成一张密切互动的关系网络。经济全球化使得“遏制中国”成为不可能的使命,同时也使得中国的市场化之路不可逆转。中国融入世界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中国只有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才能和平崛起。为此中国需要进行大国形象的重塑——成为一个和平和负责的大国、一个务实和合作的大国、一个追求民主和进步的大国。  相似文献   

8.
正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塔内壁上,镶嵌着一块中文石碑。这是在1853年,由中国浙江宁波工匠镌刻、宁波府赠给美国政府的花岗石碑。碑刻内容是中国晚清名臣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介绍华盛顿的按语。此碑在中美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意义,但关于它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克林顿的"旧事重提"1848年,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诞辰100周年,美国政府决定建造华盛顿纪念塔(Washington Monument),并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9.
周瑞金 《世界》2006,(6):7-9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华盛顿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共同出版了一部分析, 评述,介绍中国的新书《中国:资产负债表》。该书对中美两国关系的评述,具有新思维新见解,从中也能窥测到两国关系今后的基本战略走向。这是美国权威人士全面评估中国和平崛起对全球战略影响的一本代表性著作,不但值得美国的决策者和广大民众关注,也应当引起中国决策者和广大民众关切。  相似文献   

10.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国内外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从多角度进行了探讨。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一书中,将其归因于苏共自身能力与优秀品质的丧失。也有人从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国1980年代实施的瓦解与颠覆策略进行分析,指出华盛顿的手所起的作用[参见尼基塔·克  相似文献   

11.
1997年5月15日,纪念开创中美友好关系的先驱徐继畲及其《瀛寰志略》完成150周年的仪式,在美国华盛顿纪念塔前的南草坪举行。仪式的首倡者、美国麻省大学龙夫威教授(Profes-sorFredW.Drake)介绍说,当年,建造华盛顿纪念塔的时候,美国的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官员一起  相似文献   

12.
如果罗斯福     
如果要选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3位总统,最有可能当选的,会是华盛顿、林肯,以及小罗斯福。前两者,大多中国人不会陌生,华盛顿乃结束英国殖民统治的美国立国之父,林肯则解放黑奴,挽救了濒临瓦解的联邦,两人都建下旷世功业。但说到小罗斯福,好些人就可能感到陌生了,究竟这位总统有何丰功伟绩,可以名垂不朽呢?  相似文献   

13.
瞿秋自是我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和领袖人物之一。大革命时期是瞿秋自政治思想最辉煌的时期,他精辟地、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关系到当时革命成败的一系列理论命题,如:中国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无产阶级应当掌握对国民革命的指导权;农地革命是国民革命之中枢;武装平民实行革命战争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等,在理论上对中国革命做  相似文献   

14.
王玉杰 《黑龙江史志》2013,(15):165-167
华盛顿在个人权力鼎盛之时辞去北美大陆军总司令,并在身居总统高位时再次选择政坛引退,不再参加下届总统选举,尤其是第二次引退为美国树立了"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政治先例,逐渐成为美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宪政起到了重要影响。华盛顿不恋权贵、谦逊自知的个人品格,崇尚理性、反对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生信念,主张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的政治信仰,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身体健康问题的个人因素影响着他作出引退的决策;而党派之争、决策的失误使华盛顿在任期内承受着巨大政治压力;但他对美国新制度仍然抱着高度的信任;正是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华盛顿决定退出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5.
学会通讯     
《山茶》2010,(1):166-166
兵马俑变身 《中国秦兵马俑展》于11月中旬在华盛顿国家地理学会博物馆开幕.为期四个月.在美国掀起了一阵兵马俑热。  相似文献   

16.
试析20年代美国对中国收回主权运动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中国人民争主权求平等的呼声不断高涨。面对中国方面的这种正义要求,在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协助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1928年夏,美国又带头放弃  相似文献   

17.
菁菁 《湖南文史》2012,(7):28-28
在美国历史上,有两位最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一位是华盛顿,一位是林肯。华盛顿是开国之父,林肯被称为“最大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18.
陈红民  魏兵兵 《安徽史学》2005,(4):63-70,114
国民革命时期,中共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对国民革命的进程和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923-1925年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考察,分析中共在此时期宣传策略的转变和宣传话语的特点,即中共如何将"左派"、"右派"、"阶级斗争"等概念引入国民革命的过程,从而勾勒出国民革命期间中共在宣传上从被动到主动,争取到宣传强势,并最终将阶级斗争理论与国民革命结合起来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樊斌 《文史春秋》2011,(9):38-40
1972年,在尼克松访华之际,美国《外交事务》10月号公开发表了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周恩来通过当时在延安的美军观察小组与美国政府联系,曾要求秘密飞赴华盛顿与罗斯福总统会谈的消息。当时延安提出派一非官方访问小组去美国,向美国公民和官员说明并阐述其感兴趣的当时中国的局势及其他问题。此外延安还有一个纯属口头的非正式建议:假如罗斯福总统愿意在白宫对他们作为一主要政党的领袖予以接待,毛泽东和周恩来随时可一人或一同前往华盛顿与总统进行试探性会谈。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历史上,有两位最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一位是华盛顿,一位是林肯。华盛顿赶走了英国统治者,建立了美国,是开国之父。林肯进行了南北战争,消灭了南方的叛乱分子,避免了美国的分裂。同时,他还解放了黑奴。美国许多书籍在谈到林肯时,都称他是“最大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