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竹林”文化意义的阐释,“七贤”之间性情品格巨大差异的分析,有关“竹林之游”时间的考证,认为“竹林七贤”这一名士群体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存在,而是东晋士人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进行加工再创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嵇康的政治倾向及其对经学教育的批判徐杰,胡居付嵇康与阮籍、阮咸、刘伶、王戎、山涛、向秀一起被称为“竹林七贤”,“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①但他并不是一个志在“竹林”之中的人。他是有明确政治倾向的。嵇康一生的命运与曹魏集团紧密相连。嵇康与魏宗室联姻...  相似文献   

3.
对于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砖刻竹林七贤图的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直 《文物》1961,(10)
一、七贤名次排列的先后魏晋之际,竹林七贤姓名排列的先后,现知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见于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玡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此谓竹林七贤。"晋书嵇康传,即用此文,删去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两句。陶渊明圣贤群辅录,叙述竹林七贤,名次完全与世说任诞篇相同。  相似文献   

4.
戚永晔  张琪 《风景名胜》2009,(12):56-59
竹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三千年华夏国粹,竹君始终是东方人追求的境界,但同时叉与东方文化紧密相联。一管柔毫可以写出最美的文章,可以画出最迷人的图卷。不妨来当初竹林七贤们聚会的云台山竹林中,再来感受那些烟尘重重外的“清幽雅趣”。  相似文献   

5.
竹林七贤是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东晋初年孙盛著《魏氏春秋》,称谯郡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较早将竹林七贤事迹撮集成专书的,有东晋戴逵所著《竹林七贤论》.戴逵字安道,谯国人,少博学,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多次拒绝朝廷征辟,事见《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竹林七贤论》二卷,晋太子中庶子戴逵撰”.该书《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亦  相似文献   

6.
我国魏晋时期,文坛上出现了引人注目的阮籍、嵇康等七大名士,他们互有交往,诗、文、赋流传甚广。他们曾在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中恣意畅饮,谈诗论文,放浪形骸,不修边幅,极尽文人潇洒浪漫之风,引起时人羡慕,称其为“竹林七贤”。东晋以后,随着清谈之风日盛,旷达、高雅、孤傲、崇尚个性和自然,便成为士族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竹林七贤”无形中被视为一种楷模,竹林聚会的情景被画家们载入画中。济南市博物馆现藏清代俞龄的《竹林七贤图》轴一幅,绢本水墨淡着色,纵168.5厘米,横90.5厘米。此图右侧峭峰直上,斜耸入云,峰下墨竹片片,繁茂劲削,纵健秀逸而不圆媚。葱郁之余,干的挺拔、节的梗脆、叶的阴阳向背都表现得真真切切。竹叶在微风中婆娑摇曳,竹竿似轻盈的秀士,俊雅飘逸。最开阔之处的远景之竹,用润泽水墨之笔加以晕染,苍苍茫茫似雾霭萦绕;林中溪水蜿蜒奔突,碎石劲草穿插起落,葱茏的翠竹与溪水的涟漪相映相照,竹林与坡石的组合颇具匠心。在这样气静神闲的郊野,幽静湿润轻跃墨端,给人充实秀美之感。作者笔下亭亭之竹的傲立,表现出时人心目中贤士们坚贞孤傲的君子德风。图中七位贤士,多戴头饰留胡须,褒衣博带,或抚琴吹箫弹琵琶;或展卷沉思觅意句,人物姿态...  相似文献   

7.
2006年,首届中国云台山"竹林七贤"学术研讨会开幕,来自全国各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50余人汇集在风光旖旎的云台山下高谈清论。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曾在修武山水之间隐居20余年。嵇康、阮籍、刘伶、向秀、阮成、山涛、王戎七人"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修武县云台山百家岩曾是"竹林七贤"的活动场所之一。至今尚存"嵇康淬剑池"和"刘伶醒酒台"等遗迹。云台山正以百家岩为中心兴建"竹林七贤人文景观区"。  相似文献   

8.
侯纪润 《文博》2011,(3):50-54
“树下老翁”是屏风式壁画中一个重要内容,其从南朝兴起,表现的内容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其后传至山东,被绘制在墓室屏风式壁画上。入唐,这个主题有了变化,表现形式不仅是树与老翁,还出现了树与仕女;内容除了表现魏晋高士,还有当时人们推崇的忠臣孝子等  相似文献   

9.
刘伶醉酒     
魏晋时代,有七位文人墨客,喜欢在竹林间饮酒赋诗,人们称他们为“竹林七贤”。他们都是魏晋一代名士,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刘伶便是他们中的一员。刘伶,字伯伦,沛国人,其生卒年代不可考,大约是魏黄初二年至晋惠帝永康二年间的人。他的容貌极丑陋,塌鼻梁,高额头,扁阔嘴,面皮黄黑,头发稀疏,枯瘦如柴。他的性格则豪放不羁,纵情于山水之间,尤好老庄哲学,心系宇宙万物。魏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各地割据势力起而争战,都想在汉王室衰弱的情况下扩大自己的力量,夺取天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后,终于形成了三国鼎…  相似文献   

10.
鲁力 《东南文化》2000,(6):62-63
在南京博物院新展厅中,有许多稀世之宝第一次和广大市民见面,其中刚刚复原的南朝模印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即是这些“重鼎之器”中的一件。  相似文献   

11.
王爱军 《环球人物》2013,(25):86-88
酒量很大从来不醉,受贿布匹从不肯用魏晋时期,山涛、嵇康、阮籍、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吟诗作赋,他们蔑视礼法,崇尚放达,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在这七贤之中,山涛被尊为"老大",这不仅因为他在7人中最年长,更因为他的风神气度无人能比。  相似文献   

12.
“淡竹”一说,有人认为是竹子的种类之一,但更多是泛指“竹林”之意。淡竹林里的竹子,虽高大挺拔却又不失柔美,竹叶自下而上,颜色由绿转翠,接近竹子末梢,则是一抹淡淡的嫩黄。这样想来,说“淡竹”是特指这里色彩渐变的竹林,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功能学而论顾恺之《洛神赋》中的“树”具有审美的情感表达功能,而砖画《竹林七贤》中的“树”具有祭祀的崇拜功能,二者处于不同的文化功能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中“树”的文化功能的扩展是文人士大夫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生命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画像砖是我国古代墓室壁面上所用的一种图像砖,主要出土于河南、四川、江苏等地汉代至魏晋、南朝时期的墓葬中,是我国物宝库中的瑰宝。南京博物院所藏模印拼嵌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为同类物中的精品,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一幅魏晋人物画实物,也是现存最早的竹林七贤人物图。  相似文献   

15.
从黔北赤水县城沿之江上游至截角垭,再沿小溪到大同桥,左进新桥沟,约离县城十九公里处,由一条小道上山,进入幽翠的竹林、村寨,在一片田野中,有个地名叫“石花园”。笔者于去年夏天专程到此地寻访“石花园”遗存的文物,此地属大同区华  相似文献   

16.
“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印壁画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印壁画简论李玲玲Itisacomprehensivediscusionofthecreationandartistryofthefresco“thesevensaints",andputingforwardsomenewsugg...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爱喝酒的名人不少,比如李白、杜康、陶渊明、苏轼、欧阳修等,但终生“泡”在酒里,为了酒可以荒废事业和生计,甚至故意糟蹋自己身体的名人,只有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作为一个文学家。又有政治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比对南朝南京西善桥宫山墓、丹阳建山金家村墓、丹阳胡桥吴家村墓竹林七贤砖印壁画及壁画砖得出结论 :金家村墓竹林七贤壁画是在得到部分与西善桥墓壁画同模壁画砖的基础上补添而成的,吴家村墓竹林七贤壁画则重新制模制砖,但图像继承自金家村墓。西善桥墓的年代应该在南齐之前,或可提前到刘宋时期,所以,金家村墓壁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卧虎藏龙》中周润发饰演的李慕白与章子怡饰演的玉娇龙在万亩竹海中对决的场景至今都让很多人难以忘怀.竹林除了具备传统诗歌里的高雅特质,更因其清爽幽静渐渐成为很多游人夏季避暑的首选地.想去竹林不必奔至川南蜀地,翠竹林立溪流潺潺更不是江南水乡独有的景象. 这个号称“北国小江南”的地方地处洛阳栾川县东北部,因东汉光武帝刘秀二渡伊水得名——重渡沟.绕过一圈一圈的盘山公路,在山间隧道中前行,绿荫蔽日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势,眼前明暗交织,越过层层叠嶂,忽而天朗气清,瀑布垂悬渲泄直下.露珠随风在竹叶间跳跃,棵棵挺拔笔直的翠竹如一把把青剑直插云霄.翠竹林立、溪流暗涌,小桥流水间竹屋排排,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20.
王煜 《南方文物》2022,(4):169-171
南京东晋墓中出土的“虎啸山丘”砖画不是传统的龙、虎画像题材,而与该时代特别流行的高士隐逸文化有关。从东汉张衡将“虎啸山丘”作为隐逸的比类后,虎啸就与隐逸产生了联系,而魏晋高士文化中流行的啸也与虎啸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类比关系。“虎啸山丘”砖画的内涵其实与之后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一脉相承,不仅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拼镶砖画,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高士隐逸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