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览·文化     
《神州》2005,(1)
世界顶级音乐剧《剧院魅影》来华公演《剧院魅影》12月18日拉开了在华首次公演的帷幕。该剧是天才韦伯的著名音乐剧作品,讲述了一个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自1986年公演以来,热潮不断,一直是人们欣赏音乐剧的首选。绕梁三日的动听乐章、富丽堂皇的舞台设计、精美绝伦的演出服饰都是《剧院魅影》成功的重要因素。徐克京剧处女作翻排莎翁名剧以影片风格怪异,偏好动作著称的徐克12月30日至1月8日在  相似文献   

2.
一古神话和后起的仙话重要歧异在死与不死。“从理论上说,成仙的关键是吃不死药,因此不死药的出现是神仙说产生的核心问题。”所以,与早期仙话相伴而生的是“不死之药”。不死药故事最初是仙话化的或喷发仙话臭味的神话,距真正的仙话仅一步之遥。不死或不死药见于先秦《山海经》的如:“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海内经》)郭璞注:“即员丘也。”“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大荒南经》)郭璞注:“甘木即不死树”。  相似文献   

3.
《妈妈咪呀!》,《猫》,《音乐之声》,《剧院魅影》……一系列世界知名音乐剧的汉化版将陆续上演,运作这些项目的,是新近成立的亚洲联创,而他们“引进”、“中文版”、“原创”三步走的思路,意在培养中国这个潜在的庞大音乐剧市场,以及打造中国的“百老汇”  相似文献   

4.
15年前,周华健第一次看到吴兴国的京剧《欲望城国》使“惊为天人”,他跑到后台激动地说:“太好看了!我希望它像《歌剧魅影》一样全球巡演,我愿意帮你做义工!”  相似文献   

5.
在川端文学中,死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他曾描写过“死的秘密的纯洁”(《化妆与口笛》),“冰一样透明的死的世界”(《临终的眼》),“平稳如镜的海般的死”(《绿色的海、黑色的海》),“新娘一样美丽的死”(《禽兽》)。他也曾指出:“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他觉得对死比对生更了解。”(《末期的  相似文献   

6.
《国殇》对“殉国将士”予以“褒扬”的做法,与战国楚简关于“兵死”的祷祠实践相抵牾,基于此,以为《国殇》即“兵死”之“祭祷辞”的说法,恐难成立.在对包山简“东陵连嚣”称“殇”或有两种可能之推断的前提下,《国殇》以“兵死”为“殇”意味着“兵死”的“宗教身份”将由“非正常死亡”的“外鬼”而归入祖先类人鬼之列,使得“兵死”摆脱了作为“外鬼”的“强死”身份和地位以及“解”的遭遇.故《国殇》以“兵死”为“殇”并列入《九歌》诸神之中,实际上已经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孤魂野鬼”争得了“名分”.《国殇》题旨或与战国楚简“族殇”祷祠仪式中娱乐降神活动的“祝号”存在关联,而《国殇》性质的考察,或可与 楚人“族殇”祷祠仪式中的“祝号辞”相联系,但将《国殇》与“祝号辞”对号入座式的比附或等同,则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7.
董寅生 《湖南文史》2013,(12):70-70
古往今来,刺贪的诗篇何啻千万,《诗经》里的《硕鼠》《伐檀》,骂贪官是硕鼠,是吃白饭;《诗经·廊风·相鼠》咒他们寡廉鲜耻、不得好死:“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相似文献   

8.
“哉死霸”见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师生调查周公庙遗址时发现的二号西周甲骨(孙庆伟《“周公庙遗址新出甲骨座谈会”纪要》,《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20期,2004年3月)。它可以与晋侯苏钟的方死霸及文献中的旁死霸相印证(方、旁训始,见拙文《晋侯苏钟与月相四分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准此,月相词语当有五个,即哉生霸、既生霸、既望、哉死霸、既死霸。或认为当时还存在“既旁生霸”。按,“既旁生霸”见于《汉书·律历志·世经》所引《武成》。笔者以为,《武成》原本当作“旁生霸”,“既”是衍字。《世经》“四月己丑朔,死…  相似文献   

9.
王家台秦简《归妹》卦残辞,经与传本和张衡《灵宪》所引古本《归妹》缀合,得以恢复原貌。它说明秦简、传本和古本《归藏》的内容基本相同。以往“嫦娥奔月”神话最早见于《淮南子》,秦简《归妹》的发现把这个故事产生的年代提前到战国早中期。“嫦娥奔月”神话源于殷墟卜辞的月神“西母”,是从《山海经》“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的月母“常羲”演变而来。这个神话的原型并未涉及到天神羿,所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和“嫦娥,羿妻也”,当是两汉时人撮合的结果。“嫦娥”所窃的“不死之药”,就是“可令人飞行长生”的蟾蜍。她“奔月”的真正目的,就是能使月亮不断地“死而复生”。这就是“嫦娥奔月”后变为“蟾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山西省太原市钟楼街一带,曾经有多少晋剧名家登台献艺。一颦一笑,衣冠魅影;举手投足,倾国倾城。“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台湾诗人席慕容的一首《戏子》,写尽了戏剧演员的妆后人生。世人只看到他们在舞台上的华彩,却很少知道他们的身世遭遇。旧社会艺人社会地位低下,生不能受尊敬,死不能进祠堂。学艺的除梨园世家子弟,其余大多是极其贫苦、身世可怜的孩子。现在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杨淑霞 《神州》2012,(32):17+19-17,19
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复生。生不可逾死,死不可复生者,皆因情所不止也。”为此,他在他的《牡丹亭》中,让杜丽娘或生或死,或死复生。全由“情”所左右。真乃大家手笔。其实,这一“情”字,直达中国戏曲之命门,亦是中国文化之密码。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同样提出了“以情悟道”之说,实乃异曲同工之妙哉!  相似文献   

12.
读书     
《山茶》2009,(6):170-170
《不去会死》 石田裕辅原本是一名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在发下“不去会死”的豪言后.辞掉令人艳羡的工作.出发上路.最后拿下自行车环球骑行世界纪录的第二名。  相似文献   

13.
隋唐类书、古注所引《战国策》之“魏公叔痤病”“靖郭君善齐貌辨”二章佚文与今本明显非出自同一版本系统。《战国策·靖国君善齐貌辨》较《吕氏春秋·知士篇》几同复制,若《战国策》非袭自《吕氏春秋》,则相反之说和二者同源必具其一,那么《史记》关于《吕氏春秋》书成后“布于咸阳市门”的记载便不能成立。《春秋后语》乃晋孔衍据《战国策》和《史记》熔铸而成,但其所载“魏惠王死”“魏公叔痤病”二事皆无今本《战国策》点睛之笔的评论性结语。多种证据表明,今本《战国策·魏惠王死》等五章袭自《吕氏春秋》,其中《魏惠王死》一章吸收了《春秋后语》的成果,时间在安史乱后至宋初之间。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先生认为:“司马迁之死是有问题的”,他很可能在写作《报任安书》之后“再度下狱致死”。(《关于司马迁之死》,载《历史研究》一九五六年第四期)郭先生的推断是有根据的。他的根据是汉人卫宏的《汉旧仪注》:“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第七十”句下裴骃《集解》注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光绪之死,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谜,人们大都认为系慈禧毒杀所致,本刊1983年第1期发表的《光绪“驾崩”之谜》曾作过专门介绍,现本“多说并存”之旨,转载香港《大公报》新近发表的《杜钟骏谈光绪之死》一文。  相似文献   

16.
“‘宋明帝遣药酒赐王景文死,景文将饮酒,谓客曰,此酒不宜相劝。齐明帝遣赍鸩逼巴陵王子伦死,子伦将饮,顾使者日,此酒非劝客之具,不可相奉。’今《大方》亦当如是说。与《大方》诸位同事道别,并向《大方》的作者读者道谢。不赘说。”  相似文献   

17.
mac 《南方人物周刊》2010,(19):91-91
当地时间5月23日晚,美国ABC电视台的王牌长剧《迷失》(Lost)终于在播出6季后落下帷幕。次日晚上,FOX电视台的《24》也在主角“不死小强”Jack奋战了8天后与观众告别。  相似文献   

18.
童潇 《攀登》2007,26(2):61-64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马克斯.韦伯从社会学视角解释经济的发展,认为如果没有新教伦理导致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存在,欧洲资本主义就不会兴起和发展起来。韦伯的这种社会学研究范式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相比有许多特色,主要体现在:“跳出经济看经济”和从细微处切入探求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本质;“系统的视野”和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一种复合式的社会的变迁;“经验的研究”和整体类型比较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斌 《古籍研究》2002,(4):18-20,46
《老子》第六章中一二两句“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在整个《老子》注释中可能是争论比较集中的要点之一,各家对于句子意思的不同解释,虽然有不少值得思考之处,但从总体上说在过去的《老子》注释中对于这句话的解释还是不能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是我国占代的史学巨匠,关于他的最后结局,两汉史文记载模糊。唯卫宏《汉书旧仪注》(以下简称《汉旧仪》)载录:“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蚕室。有怨言,下狱死。”这条资料对于探讨司马迁一生的结局极为珍贵。1955年,郭沫若先生提出“司马迁之死可能是不自然的骤死”,1956年又以上举《汉旧仪》记载为主要沦据,明确指出司马迁“在既受宫刑之后”,又“再度下狱致死”。公平地说,这一结论是目前仅有的以汉代明文记述为据的研究所得。但多年来,相当一些同志却坚持旧说,认为《汉旧仪》之文不可信,进而否定郭沫若的论点,近年仍可见到这类文章。其根据主要是两个:第一,汉武帝没有见到景帝本纪的可能,因汉太史令不掌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