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党争迭起是晚明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万历时期,围绕争国本、伪楚王案、妖书案、乙巳京察等政治事件,朝廷官员根据各自立场,相互攻讦,形成了东林党、浙党、齐党等不同政治派别不断对立冲突的局面。这种党派争斗的情形,在万历  相似文献   

2.
吴琦  马俊 《安徽史学》2012,(2):14-24
在明代君臣关系中,君权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并左右着官员进退。明中后期,这种情况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时值万历朝出现大范围缺官,以京官为首的文官群体以此为契机,引发了群体性的致仕乞休现象,不惜以影响政府的正常运作为代价,孤立皇帝,从而扭转了在致仕问题上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并由此引发了官员对于君臣关系、权力分配及仕隐哲学的再思考,影响了主流舆论的变化以及政治力量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转移等。这种主动弃官的现象所折射出的理性精神和反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晚明政治文化的进步因子,并为中国日后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历史上,官员在任满当迁、丁忧当服、受诬当贬、获罪当惩、患疾当免时,民众集体吁请留任,是谓乞留。汉唐以来,有关乞留的记载不绝于书,但作为一种自发性、集体性的社会舆论,乞留的频繁发生当在明代。这种颇具"民主"色彩的舆论行为,曲折表达了广大民众对清官的集体诉求和无限眷恋,充分彰显了民众舆论力量对明廷执政理念的警示和矫正。而官方对乞留行为的诸般应对,不仅折射出明  相似文献   

4.
东林党是我国历史上名声最大的士大夫政治集团,他们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活动为中心,评议时政,褒贬人物,在17世纪的江南拥有很高的声誉。书院的一首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晚明以来,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更因东林的旷世奇冤成为千古绝唱。 这副楹联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对后人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因为这不仅是东林党一代人的心声,也是几千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道义和良知。它所体现的“东林精神”不仅是无锡的,也是全国的;不仅是晚明的,也是整个中国历史的。然而,面…  相似文献   

5.
《明季党社考》(以下简称《党社考》)是日本著名学者小野和子先生的一部力作。它的中译本已于2006年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诚如它的译著者李庆先生在《前言》中所说“是一部从党争角度描述的晚明史”。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东林党虽然没有全景式和过程性的论述,但却澄清了一些颇有争议的问题。首先是东林党的历史定位。东林党形成于万历年间的后张居正时代。当时,张居正的改革已随着他的死去而归失败,但其影响依然弥散在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研究东林党的形成时,常常会把张居正改革作为一杆标尺,对东林党加以衡量或评说。如…  相似文献   

6.
东林党是我国历史上名声最大的士大夫政治集团,他们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活动为中心,评议时政,褒贬人物,在17世纪的江南拥有很高的声誉。书院的一首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晚明以来,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更因东林的旷世奇冤成为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7.
在晚明士大夫的观念中,将针对皇帝而起的批评,要求皇帝行止、调整某一政策,显现出较强纠错诉求的激越建言之举视为谏诤,那些因此类建言而受到贬黜、廷杖等处罚的官员往往会获得忠臣的名誉。对谏臣之忠臣名誉的铺叙,以及不恤生死之进谏心迹的自陈,反映出晚明士大夫群体以谏为忠的主流政治价值观。反思谏诤的言论普遍存在,则对士大夫以谏求名现象的泛滥倾向构成一种制约。晚明以群臣好谏,政治舆论活跃为凸显的时代特征,但是也要注意到,晚明谏风大盛的另一面,是士大夫群体逐渐陷入一种无法逆转的政治角色困境中,他们看似强势的话语权却经常游离于具体政治运作之外,无力振作,直至明亡。  相似文献   

8.
周起元,明漳州府海澄县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历任湖广道御史、广西参议、太仆寺少卿、右佥都御史。受魏忠贤迫害,被捕入狱,受酷刑致死,与一同被迫害致死的高攀龙、周顺昌、缪昌期、黄尊素、李应升、周宗建六人,史称东林党"后七君子"。他是否为东林党?本文对相关的问题做一些考辨。  相似文献   

9.
明光宗死后 ,东林党人对政局缺乏冷静的分析 ,忽视了后宫空虚的特殊性 ,没有利用唾手可得的有利条件去尽量巩固宫府一体的机制 ,而是简单地将李选侍推出政治舞台 ,直接造成了后宫无主的局面 ,客观上促使朱由校迅速地依靠客氏、魏忠贤一伙 ,不意为宦官专权扫清了障碍。“移宫”后 ,政局出现连锁反应 ,魏党反过来借“移宫”罗织罪名 ,又“因移宫而并成挺击、红丸之罪” ,东林党人被一网打尽。本文指出东林党人政治上的失误以及明代后宫制度的弊症 ,说明极度强化的皇权最终会削弱其本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官员自杀事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地官员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自2013年初到2014年初就两度出现“官员自杀潮”,自杀官员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特征明显、自杀方式多样、自杀原因错综复杂。从中央到地方或从地方到中央,官员自杀事件呈上升趋势。为何会出现官员“自杀潮”?舆论就曾感叹在持续进行的高压反腐运动中,中国才出现“官员自杀潮”。难道官员自杀与反腐败有关?官员自杀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官员自杀潮”并不是偶然出现的社会病态现象。众所周知,官员自杀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是负面能量。因此,官员自杀事件频发后的舆论质疑发人深省。各界理应对这类部分特殊群体给予高度关注,本文将以客观的态度探析官员自杀的原因及提出对应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清代史家深受东林、复社门户成见的影响,在南明史著述中塑造了一批"奸臣"的负面形象。田仰虽有坚持抗清的事迹,但因与马士英关系密切,也被党社人士和后世学者视为奸臣。钱海岳《南明史》沿袭了传统观点,将田仰列入《奸臣传》。部分后世南明史著述为贬斥和丑化"奸臣",存在着不少歪曲史实之处。这些著述对田仰的抗清活动着墨甚少,并杜撰出他的若干负面事迹,使其形象遭到了彻底的奸邪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明朝皇权转移之际种种关涉政治合法性的博弈进行考察,透视明代皇位继承的文化和心理条件,对帝制体系运行中传统、实力、社会心理、人事关系间的纠结进行剖析。明代除曾发生建文、永乐间武装争位情况外,其他过渡较平稳的皇权转移仍常伴随围绕政治合法性的博弈,皇帝、士大夫、后妃、贵族、宦官都在其间扮演角色。皇权转移关乎国运、政局、民生,由此形成具有制度、文化、时局综合含义的更替规范和社会期待。这种期待,具有一定程度上降低皇权随意更迭的约束作用,凸显合法性构建的必要,但总体而言,明代皇权转移仍在传统政治范围内,没有发生“转型”的明确迹象。  相似文献   

13.
At the end of Doge Antoniotto Adorno’s last term of office (Sept. 1394-Nov. 1396) the republic of Genoa submitted to the king of France. Before taking this radical step, the doge repeatedly sounded public opinion in the course of no less than ten diversely attended assemblies. The fortunate survival of the proceedings in the French National Archives allows an assessment of the extent and character of participation in this protracted process. In addition to records of addresses delivered by the doge and other citizens, these documents contain detailed rosters of hundreds of participants, listed by class and often also by party affiliation. Using this vast quantity of material, I propose to study here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vis-à-vis this proposition within Genoa’s social classes and political parties. At the end I shall argue that, despite the large number of citizens consulted, it was not mainly the consent of the majority that the doge was seeking, but that of his close collaborators and political supporters.  相似文献   

14.
孙兵 《安徽史学》2016,(5):55-62
从湖广等地的情况来看,有明一代,偏安之地城池迟迟未建、安定时期任其圮坏等"不修城"的情形颇为常见。官民财力匮乏、不利的地形环境、官员因循苟且、舆论习于将修城视为劳民伤财等不利条件限制之下,各地官民修城消极懈怠的状况相当普遍,近乎世风。这种始终无法消除的消极因素对明代的筑城政策及其实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明前期修筑、维护城池主要限于驻军各地,对于其他众多普通州县并未从严要求,以示体恤民情,以免招致民怨;明廷对各地修城频频申令、施压,但收效欠佳;各地往往迫于"寇盗"威胁及上司督责的压力才兴工修城,而前者的作用尤为突出。学者所谓明代"一贯积极、严厉的"筑城政策促成了各地广修城池的看法似乎并不完全切合史实,一些流行已久的相关认识亦有修正、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永乐皇帝龙驭上宾消息传到朝鲜,引发一系列政治礼仪举措,从中可以生动展见明朝与朝鲜宗藩关系运行的方式尺度。朝鲜君臣谨慎依照中原礼仪为永乐皇帝举行丧礼,体现高度中华礼仪文化自觉,同时浸透谨慎事大的政治考量。永乐皇帝宾天消息从官方渠道达于朝鲜与朝鲜从民间获取该消息的时间差,表明朝鲜与明朝政府间信息往来并非迅捷有效。《朝鲜王朝实录》关于永乐皇帝之死及诸多关涉明朝宫廷内重大事件的记载皆含朦胧不清处,提示使用域外资料仍需如使用域内资料一样谨慎进行可靠性推究。明前期皇帝向朝鲜索要处女及以嫔妃、宫女殉葬事,体现帝制时代仍然存在龟缩到权贵高层角落的奴隶制社会关系残余,朝鲜一方面为之尽力周旋,同时也对之表露鄙薄怨恨之意,属明朝皇室咎由自取。  相似文献   

16.
马建标 《安徽史学》2005,2(3):122-125,121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以后,王正廷、顾维钧、王宠惠等人纷纷回国入主北京内阁,而且一度左右北京政坛.时论对他们参与内政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党派之争又使他们的身份复杂化,要客观地评价他们,既要注意其自身的因素,也要兼顾到当时的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俄国政府对出版业的控制开始松动,以报刊和书籍为载体的社会舆论逐渐走进城市民众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由于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俄国国内西方派、革命派、斯拉夫派、自由派的人士和官员掀起了一场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风暴。社会需要新思想,需要说话和批评时政的权利;政府需要知晓俄国当前社会局势的发展,了解社会舆论对政府政策的反响,需要取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在社会舆论与政府双方的共同作用下,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的调整呈现了浓厚的"二元性"特征:一方面,允许私人发行出版物,允许讨论经济、教育和部分政治话题,免除部分出版物的预审制;另一方面,又设立"警示红线",对违法违规出版物及其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经济和司法制裁。书刊审查政策调整后,俄国的出版业开始带着沉重的枷锁前行。  相似文献   

18.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5):112-140,162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相关文物考订,指出《清明上河图》卷中表现了党争事件的后果,画中所表现的女性盘福龙发式和短褙服饰等,时间指向皆为徽宗朝崇宁至大观年间(1102-1110)。作者用模拟航拍制图方式"俯瞰"画中的城市结构,发现无法对应宋代汴京地图,确定此图所绘并非北宋汴京实景。张择端概括提炼了汴京城内外一部分代表性景致,是汴京实情而非实景。作者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解开画中诸多图像的历史密码,特别是画家在展现清明期间商贸繁华的汴京城时,出乎常情地表现了惊马闯市、船桥险情、官员争道、军力懈怠、城防涣散、消防缺失、商贸侵街、党祸渎文、酒患成灾等街头弊端,呈现出北宋末年沉重的社会危机,暗含着画家对社会的隐忧。  相似文献   

19.
明代宦官在东宫教育和帝王日讲、经筵乃至日常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影响,明人亦强调宦官对于帝王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明代宦官经由内书堂和自我学习接受历史教育,其在历史教育实践中与帝王之间表现出某种趋同性特征,并转而影响君主。受中国古代"明君德政"历史教育模式的影响,明代儒臣透过"贤宦良政"和"恶宦劣政"的历史举说或历史书写,推行宦官历史教育,既于内书堂教育中注入历史训诫,又编纂以古今类型化宦官传记史事为内容的专门史鉴书籍。历史教育成为明代儒臣、宦官与帝王三者之间交互沟通和影响的纽带,以历史教育为中心的史学经世致用取向构成明代中后期史学史的时代性内容。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situates China's local 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policy experiments in de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s, through a case study which represents a local state response to China'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With growing regional and urban–rural inequalities evident after the initial reform period (1978–1994), local party leaders of inland provinces devised strategies for addressing these inequalities and encouraging public–private sector mobility among party officials. County and township‐level leaders pursued local policy experiments in which they selected and sent officials to find private‐sector work in China's booming coastal cities. Initiated in the 1990s and peaking in the 2000s, these policy experiments and inter‐provincial transfers demonstrate the discretion that local officials possess to conduct programmatic/policy experiments in a unitary political system and show how officials resort to extra‐institutional strategies in order to bridge perceived knowledge gaps. The ultimate demise of these programmes illuminates the challenges to extra‐institutional policy innovations in transitioning st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