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金代宣徽使的官名出现于太宗时期,宣徽院设立于熙宗天眷元年。宣徽使作为宣徽院最高长官,职权在不同时期逐渐扩展,相继辖属26个司局,职掌国家诸礼仪,总领内廷诸事务,并具有参议朝政,出使邻国等职能。已搜检出的41位金代宣徽使中,汉人、契丹、渤海外族人达22位,占居多数;宣徽使以荫补入仕为主,其次为归降与出职,亦有以科举或世袭入仕者;宣徽使出任前多曾在宣徽院或宣徽院辖属机构任职,离职后大多继续留任中央,有的甚至升任执政官,少数则转任地方官。  相似文献   

2.
大曆(766—779)末年,唐設立宣徽院,由宦官任使,負責君王的娱樂活動,在內司中地位較低。此後,宣徽使的重要性逐漸上升,至唐末,成爲地位僅次於神策中尉和樞密使的參與中樞決策的內使。宣徽使與掌庶務內司的聯繫並不密切,並非內諸司的領導。唐代內諸司没有形成獨立的政令-事務體系。它們處於宰相機構中書門下的指揮下,協同運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马政为例,概括唐代马政变迁与其面对的制度问题,分析宋代群牧司内部"交错任用"之实态,在唐宋比较的视角下观察"宫朝相制"在北宋前期的实现及如何化解了唐以来的制度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并重新梳理已往考古发掘资料,可以明确元代文献或瓷器中所带"枢府"二字是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简称。"枢府"款枢府釉瓷不应专门为宫廷或皇家烧造,更非宣徽院定烧,而应是官府机构之一的枢密院定制用瓷。此外,考察元代祭祀用器使用制度,可以排除"枢府"款枢府釉瓷为祭器的可能,其很可能是枢密院或下辖军事机构履行公事之需而置办的公用器。  相似文献   

5.
《宋史》卷一百六十二《职官志》:“都承旨,旧用院吏递迁,熙宁三年,始以东上阁门使李评为之,又以皇城使李绶为之副,更用士人自评、绶始。”其中“熙宁三年”是错误的记载。《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四:“(熙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东上阁门使李评为枢密都承旨,都承旨旧用阁门使以上或大将军,其后专用枢密院吏,而更用士人复自评始。”《文献通考》卷五十八《职官考》亦把李评任枢密都承旨的时间记载为熙宁二年,因此,李评除授枢密都承旨当在熙宁二年八月。  相似文献   

6.
论唐代宣徽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唐代宣徽使王永平唐代内诸司使的兴起,是中晚唐宦官专权局面得以形成的关键,也是中古时期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史中的一件大事,这一点渐已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唐长孺先生和赵雨乐曾勾捡出庞大的宦官内诸司使职①,为我们理解唐宋之际封建政治制度中所发生的巨变,提供了...  相似文献   

7.
成都是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中国最名的宴饮之都,烧酒的发祥地和唐代名酒剑南春的主要产地。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成都的酒化高度繁荣,饮酒之风极盛,享誉全国。明清时期,成都的酒化继续保持其繁荣。成都水井坊考古发现结合历史记载研究,证明了水井街酒坊酿酒历史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锦江春”,同时亦为中国白酒起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烧酒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8.
王维国 《攀登》2005,24(4):129-130
唐宋古文运动是分别兴起于唐、宋时期的重要文学革新运动。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同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紧密相联;均打着复古的旗号为现实服务;文学观点比较接近,文学创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相异之处在于,宋代古文运动有唐代古文运动作为借鉴,从而使宋人少走了许多弯路,使宋代古文创作在唐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宋朝日历纂修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日历之修,肇始于唐代。现存文献中有关唐修日历的记载极为少见,当时似只是偶尔进行,尚未形成固定的编修制度。五代后周显德中,亦曾令“端明、枢密直学士编记言动《内庭日历》则虽有日历之名而实属起居注一类,与宋朝所修日历迥然有异。宋朝日历,以时政记、起居注为基本依据,参考政府各级官署之档案文书,乃至臣僚之家所上墓志铭、行状,“会集修撰,为一代之典”。是囊括一代史事的资料长编,为进而修撰实录、国史诸书之根柢。  相似文献   

10.
浅议赣关     
在交通要道设置关卡对过往商货征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即有之。关税是历代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并随着时代发展,在政府的收入中比重日益增大。赣关就是明代政府在赣州设置以征收关税的机构。 赣州是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代赣州,因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会要,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而素称“江湖枢键,岭峤咽喉”的重要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南北交通干道和兵家必争之地。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立赣县开始,一直到唐代,赣州城都是一个军事重镇。汉唐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陆路进行。到宋代,由于经…  相似文献   

11.
唐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国子祭酒是中央官学——国子监的最高行政长官。通过对国子祭酒任职人员的分析,笔者认识到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动,国子祭酒的选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随着其任职人员的变动,国子祭酒的职权与地位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贺云翱 《东南文化》2012,(1):91-98,127,128
"贡瓷"及与其相关的"官窑"制度是中国古代瓷业生产中的重要学术问题。文物考古界一般认为,中国的"贡瓷"制度开始于唐代,烧制优质"贡瓷"的"官窑"制度则始于晚唐或宋代。然而,近年来在湖南湘阴窑和南京发现的"太官"、"供奉"、"上府"铭瓷器标本证实,"贡瓷"制度最迟开始于南北朝时期。湘阴窑址出土的刻有多种瓷业工人姓氏及"官"款的窑具资料可能还把中国烧制"贡瓷"的"官窑"制度开始的时间提前到南朝或隋代。  相似文献   

13.
周勛初 《中华文史论丛》2011,(3):313-334,395
唐宋人物所處時代有異,軼事的記載中面貌有所不同。唐人承前代志怪餘風,又受傳奇體的影響,記載中多真真假假的情況,宋代作者則以親身見聞爲主,很少羼入道聽途説。唐人重國史,而國史又大量散入民間,一些作者納入己作,因此時有同一題材的類同文字出現,宋人受司馬光等修史觀的影響,舊史與小説並重,惟求其真。唐人承貴族執政之餘風,李德裕在功業文章上均有建樹,其人又爲牛李黨爭中的關鍵人物,相關軼事中時見彼此攻擊造謡污蔑的不實之詞。蘇軾爲文治格局中涌現的一位新型人物,瀟灑隨意,多方開拓,充分展示出宋代文士的風采。  相似文献   

14.
宋初沿袭唐、五代以来次相监修国史的制度,在仁宗朝变为首相监修的同时,建立起以临时命官提举为特征的修史制度,监修国史逐渐变成了一个徒有监修之名而无监修之责的虚职。元丰五年以后,监修国史之职不再除授,修史但以提举修国史系衔。南宋绍兴三年恢复监修国史制度,九年又恢复提举制度,使监修、提举分领日历和国史的修撰。绍兴二十六年,监修、提举为左、右宰相分领,遂成为定制,相位虚,则由参知政事权领。  相似文献   

15.
西夏榷禁制度与唐、五代、北宋的榷禁制度关系密切,西夏"巡检"、"三司"、"栏头"、"群牧司"之名移植自五代、北宋。西夏榷盐价格基本与第五琦榷盐改革后税率相仿,榷盐根据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定价沿袭自五代定规;西夏榷曲告赏法借鉴自宋,收税职吏"栏头"与北宋后期的栏头更为接近;西夏畜牧榷禁中注籍、号印、禁杀牲畜规定的渊源可溯自唐代。总体而言,北宋榷禁是西夏榷禁制度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16.
国子监“大成”一职创设于唐代,是朝廷从明经及第者中选取的聪明卓然者,让他们入国子监进修,以便减少守选年限的一批特殊官员。本文力图从唐代国子监大成的选择标准、设置背景,设置时间、以及员额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由于在大成性质的划定上,本文与其他学者存在分歧,因此另辟一段对此进行了细致分析。对此官职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唐代科举制度、教育政策以及官员守选制度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7.
吴淑鈿 《中华文史论丛》2012,(2):231-254,398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歌創作甚豐而風格別樹一幟,他受到同代人賞識,卻不見重於元明兩代,到清代更是屢受惡評。在當時詩學的唐宋詩之爭中,誠齋詩往往不容於雙方。直至清末,纔受到同光詩人的推尊。本文通過梳理清代誠齋詩在唐宋詩之爭中的各期發展,最後聚焦到同光詩人的誠齋詩觀,指出夏敬觀是清代第一個全面肯定誠齋詩的學者,楊萬里的詩史地位最終因同光派而得以確立。  相似文献   

18.
钦州于隋开皇十八年得名,唐代或为钦州,或为宁越郡,宋元以降,地名未易并沿用至今。纵观钦州历史地理沿革,其治所凡四,为钦江、灵山、南宾和安远,唐宋时期共历三次迁移。史籍对钦州治所的三次变迁有近十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不同说法逐一辨析,推断钦州治所在唐天宝元年到北宋开宝五年之间,自钦江县初徙灵山县,在今灵山县旧州镇;北宋天圣元年,自灵山徙治南宾砦,在今灵山县灵城镇;北宋嘉祐六年,又自南宾砦徙治安远县,即今钦州市区。  相似文献   

19.
唐代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官吏休假制度,从这套制度来看,不但有旬假、节假、婚假等众多种,而且设置合理,规定细致,切实可行。唐代官吏休假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宋朝的休假制度就基本上是沿唐代而略有损益。唐代官吏休假制度对今天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五代叙封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玉 《史学月刊》2003,(10):32-37
五代叙封制度是在唐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与唐制相比,又发生了许多变化。如限制了官员之母叙封邑号的条件,对申请叙封的官员的条件强调本品与职事官并重的原则,由于官员所任职务性质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申请叙封的时间,严格和细化了申请叙封的程序,改变了叙封的范围等。五代叙封制度对宋代尤其是宋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