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朝灯具考     
海青 《文物天地》2023,(5):98-103
北朝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节点和转变期本文通过对北朝墓葬出土灯具的系统收集和梳理分型,结合其他时期、地区出土的灯具器皿、图像资料等,与古代文献相佐证,对其造型成因、用途、产地、纹饰背后的文化等问题进行考证和探索,并推断徐显秀墓出土的黄釉蜡台应该是迄今为止北方地区发现的最早陶瓷蜡台,以求更清晰地呈现出北朝时期的灯文化。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景县出土北朝造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景县出土北朝造像考沈铭杰1973年7月,河北省景县中学在校舍基建施工中,从距地表一米多深的原"开福寺"遗址中发现一批北朝造像,当即送县文化馆收藏。经初步考证,现介绍如下:(1)、武定四年造太子像残高25厘米。上身及右腿皆残,仅存小腹以下及左腿。...  相似文献   

3.
顿丘李氏是北魏形成的李姓郡望。其家族本为梁国蒙县人,由南朝刘宋进入北魏,凭借外戚身份兴起。因李方叔、李峻封顿丘王,兼之顿丘郡卫国县原有李姓家族,梁国李氏渐以顿丘卫国为新乡里。历经李峻兄弟及其子侄两代人的努力,李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门第逐渐得到朝野认可。至孝文帝朝,李氏家族完成了"士族化"转型,并通过定姓族进入"郡姓"之列。至此,顿丘卫国李氏作为李姓的一个新郡望最终确立。这一郡望历经北魏、东魏、北齐,一直延续到隋唐。  相似文献   

4.
《易·序卦》曰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古人又说 :“孤阴则不生 ,独阳则不长 ,故天地配以阴阳 ;男以女为室 ,女以男为家 ,故人生偶以夫妇。”都是讲男女性的结合及男婚女嫁的 ,但究竟男多大当娶 ,女何时当嫁?时代不同 ,民族不同 ,回答是不尽相同的。●在西周及其以前 ,我国实行的是晚婚制。法定男30而娶 ,女20而嫁 ,有特殊原因可推迟到23岁而嫁。《周礼》 :“令男三十而娶 ,女二十而嫁。”《礼记》 :“(女)有故 ,二十三而嫁”。治水英雄大禹就是30岁“娶涂山之娇”的。为什么把婚配定在这…  相似文献   

5.
北朝时期瓜州建置及其所属郡县考李并成公元442年,北魏拓跋氏占领敦煌,自此始迄隋开皇初年(581年),敦煌地区历经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凡139年。这一时期敦煌地区建置沿革若何,置有哪些郡、县,郡县嬗递演替状况如何,郡县城址又位于何处?这些都是煌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北朝封氏诸墓志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北朝封氏家族成员诸墓志颇勾引人注意,对了解北朝时期有关历史与大族门阀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封氏家族是在冀州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方豪族,大量成员在北朝各国任职。这些墓志详细记录了其成员的历任职务、主要功绩.同时补充了封氏世系,为深入了解北方大姓之间的婚姻关系、政治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有的还包含其它历史资料,如封魔奴墓志中对祈雨活动的记载便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原对西域各国的钱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笔者就这一时期正史所见西域钱币进行考证。《晋书·四夷传》言大秦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1]),虽说西晋时中原与罗马的交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太康五年(284)"林邑、大秦国各遣使来献"~([2]),但《晋  相似文献   

8.
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是一座规格很高的墓葬。关于墓主,发掘者的推测之一,是北齐文宣帝高洋,而墓葬壁画所显示出来的卤簿仪卫之煊赫, 便是重要的依据。对于其中的卤簿图,发掘者在《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中作了很详细的描绘,只是未及进一步的定名研究,因此它的意义尚未能充分彰显出来。本文以此卤簿图与文献记载相对照,发现二者多有契合无间之例,如相风、■罕、掆鼓等,且其中不少可以见出渊源与流变。作为帝王卤簿专属的相风、■罕,更是第一次在早期图像中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甘肃华亭县南部的安口镇和神峪乡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北朝石刻造像,经过笔者整理校录,其中共计8件造像有供养人题记。根据题记内容和窖藏地理位置分析,笔者认为造像供养人就是文献记载的北朝时期活动于小陇山的南山屠各与陇东屠各。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地区发掘的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和巴达木等十六国—北朝时期墓出土了一批木人物俑和木动物俑。有学者指出吐鲁番出土的木俑“原形”来自于战国至唐代墓葬中的随葬陶俑,但忽略了木俑的形成、向西域的动态拓展及其背后的人群迁移。春秋战国时期,木俑在江汉地区形成,并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张而盛行于南方地区。至西汉,木俑主要流行于受楚文化较深的南方地区。东汉时期,木俑传播至河西地区,这可能跟西汉中期以来的南方人口向河西地区的迁徙有关。十六国时期,河西各地方政权统治西域,随葬木俑的习俗也随之进入吐鲁番。  相似文献   

11.
磁县北朝墓群——东魏北齐陵墓兆域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县位于河北省南端,东南接临漳县古邺城遗址,即东魏、北齐等王朝的国都“邺都”,北朝墓群位于磁县城南和西南、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和西岗一带(图一)。在州、府、县志和传说中,磁县这些古墓被认为是曹操所设的“疑冢”,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将此定名为“磁县七十二疑冢”,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定为:“汉至北朝”,共72座墓。1975~1977年邯郸地区文物普查及对考古发掘等资料的分析表明,这些所谓疑冢,实际上是南北朝时代东魏北齐的王公贵族墓群。1980年,省政府遂将“磁县七十二疑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叶迄隋初天下一统,四百年间兵燹连绵,几无宁日,这一现象历来被认为与佛教昌盛,乃至造像发达有直接、密切的联系。典型的说法如清人王昶所云:“盖自典午之初,中原板荡,继分十六国沿及南北朝魏齐周隋,以迨唐初,稍见平定。旋经天宝安史之乱,干戈扰攘,民生其...  相似文献   

13.
刘林 《文博》2012,(3):57-59
汉宣帝时,王吉批评“世俗嫁娶太早”。中国古代婚姻史学者和妇女生活史学者对此多有关注。彭卫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以文献记载与汉简资料相结合,体现出应用二重证据法的先进思路。然而随着居延汉简研究的深入和新出资料的发表,有关认识可以充实和更新。简文“妻使女贵年十三0”提供的十三岁即为人妻的信息,证实了当时早婚民俗的历史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作为北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墓道东西两壁的狩猎图、北壁的门楼图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建筑形制的珍贵资料。墓道北壁的门楼图中出现了鸱尾、筒瓦、板瓦、当沟、兽面砖和尖桃形器物等建筑用瓦,其中尖桃形器物与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遗址出土的隋代邢窑产品应为同一类器物,对于邢窑和中国古代建筑用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印 《史学月刊》2003,21(4):19-26
北朝谱学是北朝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北朝谱学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朝政治的特点和变化。反过来,谱学也成为建立门阀新秩序和门阀士族维护其各种特权的工具。北朝谱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它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密切关联。同时,与南朝一样,北朝谱学在选官、婚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出这一时期谱学鲜明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16.
李润(堡)镇是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重要军镇,为羌人聚居地,前秦、后秦、夏国以及北魏都先后在此设堡立镇,后两者还于此一度设置为豫州、华州治所。李润(堡)地理位置重要,与北朝重大事件诸如移民反叛、置军镇、设州治等关系密切。李润堡人、宕昌公王遇在家乡为冯太后和孝文帝祈福建立晖福寺,陕西澄城县北寺村为《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发现地,结合元燮《请移华州治冯翊表》所载,李润(堡)镇应在陕西澄城县北寺村。  相似文献   

17.
古今沿革地理著述中,对两晋南北朝时期涪陵郡的置废、州属、领县等情况的记述,多有不实之处。实际情况是,西晋后期涪陵郡已由梁州还属益州,至南齐时仍属益州。涪陵郡在成汉前期仍由晋朝控制,在成汉后期成为争战之地,建置难以持久,最后被少数民族首领控制。东晋平定成汉后,在巴郡枳县设涪陵郡,属于侨郡,但不久恢复了实郡,以后各朝仍置涪陵郡。晋、宋涪陵郡的领县数目难以确认,但涪陵县及其以北的汉葭、汉平县当为其辖县。梁朝时,当地少数民族又脱离朝廷控制,梁至北周涪陵郡仅领汉平一县。涪陵郡曾寄治于巴郡枳县,但枳县始终都属于巴郡,而不曾为涪陵郡属县。  相似文献   

18.
北朝死刑制度在魏晋南北朝的刑法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隋律中死刑制度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汉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儒家道德观念得到了北朝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认同,进一步渗透到北朝各代的统治中。如北齐确立"重罪十条",对违背纲常礼教的行为严厉处罚的制度,充分显示出礼法在刑法制度中的重要性。本文拟从北朝死刑制度的形成,刑名演化和执行等方面浅析北朝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19.
帅立为 《黑龙江史志》2009,(12):48-48,61
北朝死刑制度在魏晋南北朝的刑法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隋律中死刑制度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汉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儒家道德观念得到了北朝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认同,进一步渗透到北朝各代的统治中。如北齐确立“重罪十条”,对违背纲常礼教的行为严厉处罚的制度,充分显示出礼法在刑法制度中的重要性。本文拟从北朝死刑制度的形成,刑名演化和执行等方面浅析北朝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魏晋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发展、大变革,民族大融合的阶段。这一时期各种文化空前交汇杂糅,形成了"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创造出精彩纷呈的物质文化,改变了秦汉以来中国汉文化传统,为隋唐大一统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邺城遗址及其周边的北朝墓群是这一时期河北地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该地区是曹魏至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中心,这些遗存的发现对于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