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汉简出土时间早、数量庞大,直接促成了近代简牍学的产生。其内容包罗万象、语言文字资料丰富,又为二十世纪简牍学的发展提供了资料支撑。进入新世纪后,在“融通汉唐”的史学潮流中,作为连接简牍学、敦煌学桥梁的敦煌汉简,将成为简牍学甚至整个出土文献学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的突破口,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1991年是中国简牍学研究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是年 7月 2 3日至 8月 2日 ,在兰州召开了首届国际简牍学研究学术讨论会。来自日本、我国大陆、香港、台湾的 70余名学者会聚一堂 ,共同就简牍学研究进行了个泛而热烈的探讨。他们来自文物考古、历史地理、书法艺术和科技文化等学科 ,提交论文 80多篇 ,范围广泛 ,包括简牍概述、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敦煌、武威等地出土的汉简以及楼兰发现的魏晋简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思想、科技等重要方面 ,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简牍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提出一些新观点、新…  相似文献   

3.
近代法学家、画家金绍城于1909年10月4日参加了北京学界公宴伯希和事件,于1909年10月5日在北京参观了伯希和随身带的敦煌文献,是中国敦煌学起源的见证人之一。金绍城于1910年8月20日至1911年5月21日进行环球旅行期间,于1910年12月在巴黎两次面见法国汉学家沙畹,了解到沙畹正在考释斯坦因第二次中亚考察期间从中国新疆、敦煌获得的简牍,并设法从沙畹处获取简牍的照片。为给金绍城提供简牍照片事,沙畹和斯坦因于1910年12月至1911年1月间多次往来通信。沙畹于1913年在英国牛津出版的《奥莱尔·斯坦因在东突厥斯坦沙漠中所获汉文文书》一书,是罗振玉、王国维于1914年在日本京都出版的《流沙坠简》一书的资料来源,而这两部名著分别标志着简牍学在欧洲、中国的起源。根据罗振玉为《流沙坠简》写的序言中说,某"乡人(浙江同乡)有自欧洲归者"第一次告诉他有关沙畹考释斯坦因简牍的消息,该乡人"为言往在法都亲见沙畹博士方为考释云"。本文作者曾推测该"乡人"可能指近代出版家张元济,现根据新资料放弃前说,倾向于认为该"乡人"更有可能指金绍城。本文证明,金绍城是最早赴欧洲调查中国西陲出土简牍的中国人之一,也是促成中国简牍学起源的中国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竹木春秋———甘肃秦汉简牍》作为《陇文化丛书》的分册之一 ,由西北师范大学王震亚先生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9年 7月出版 ,全书十八万字。是书重在系统介绍和总结甘肃简牍 ,其功和过自会有人评说。因为其中有一部分属于“敦煌汉简” ,当然也会有人将之列入广义的“敦煌学”。只是由于书中对一些“敦煌汉简”作了不太适当的介绍 ,怕会引起不少人的误会。在此希用贵刊宝地 ,借对有关内容正名之机 ,向王先生求教。一、“敦煌汉简”简介既是谈有关“敦煌汉简”的问题 ,当然就有必要就“敦煌汉简”的发见史作一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之上 ,再…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世界四大汉学研究重镇之一,在文史哲多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出土简牍文书研究的诸多成果,具有很好的典范意义。与甲骨学、敦煌学等学科相同,简牍帛书研究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显学之一,王国维、劳榦、陈槃、陈直、陈梦家、马先醒等先生,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一、西夏学学科的特殊性20世纪初,考古发现催生了几个举世瞩目的全新学科,它们分别是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西夏学。前三个新生学科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号称"显学"。虽然西夏文献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丝毫不逊色于敦煌文献,但由于西夏文字的阻隔,这门学科发展较为滞后,与其在学术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7.
<正> 断代是简牍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对提高简牍的史料价值具有重大意义。简牍断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可靠的是根据简文记载的年号断代,但简牍中载有年号的毕竟仅占少数,因此对大部分简牍而言还必须借助于其它方法:如对墓葬出土的简牍可以根据墓葬的年代判断;遗址出土的简牍情况更复杂,因为许多遗址曾较长时间被使用(如居延、敦煌之障燧遗址),则还须根据简文中具有时代特征的职官、地名、人名、字词等来判断。 居延、敦煌汉简中,新莽时期的简牍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已故日本著名学者森鹿三先生曾写过《居延出土的王莽简》一文,做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其中关于数量词有如下几个(与西汉简相比较):  相似文献   

8.
敦煌市博物馆将其收藏的全部汉晋简牍以《玉门关汉简》出版,是研究汉代的敦煌与西北史地的重要资料,也是敦煌汉简与中外关系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惜一些重要信息因为释读的缺漏,不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列举实例释文涉及的人名与管理制度说明这些简牍资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肃省考古所对敦煌悬泉置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出土有简牍、帛书、纸文书、墙壁题记等各类重要文物7万余(枚)件,其中简牍近2万枚,是甘肃又一次大规模出土简牍的考古发现,因此,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随后陆续有少量介绍遗址概况和悬泉简学术价值的文章。经过初步整理,甘肃省考古所编写了《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简称《简报》)、《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简称《概述》)、《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简称《释文选》)等三篇资料性的文章(均载《文物》2000…  相似文献   

10.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新著《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以下简称《集释》),作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甘肃秦汉简牍集释”系列成果之一,于2013年12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简牍制度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以来,古代简牍实物大量出土,为我们讨论简牍制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1912年,寓居日本的王国维受到斯坦因从敦煌长城烽燧遗址发掘的简牍和橘瑞超从新疆所获简牍资料的启发,撰写了《简牍检署考》,广采文献所记,详考简册版牍之制度。其后,讨论简牍制度者甚多,重要的有1939年傅振伦著《简策说》(《考古》社刊第6期),1957、1960年劳干分别发表《居延汉简图版、考释之部》(史语所专刊二十一、四十),1964年陈梦家著《实物所见简牍制度》《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1976、1980年马先醒撰《简牍通  相似文献   

12.
一部系统总结中国简牍学研究的新著─—《中国简牍学综论》评介谢重光近代中国简牍学的研究,自1900年第一枚简牍出土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的漫长历程。在饱尝了早期研究阶段的艰辛之后,如今简牍学已成为一门前景辉煌的独立学科,不但在我国大陆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研...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25~26日,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这是继1991年兰州国际简牍学研讨会之后在甘肃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性简牍学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提交会议论文115篇。与会代表围绕20世纪以来国内外出土的历代简牍帛书展开了热烈讨论,总结了简牍学百年来取得的成果,瞻望了简牍学的发展前景,是简牍学界相互交流、学习的一次国际盛会。此次会议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数量众多,涉及面广,本文主要从西北汉简专题研究、秦简研究、其他汉简研究、三国吴简及晋简研究、楚简及古文字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08,(12)
1990~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3年对敦煌悬泉置遗址进行发掘,获得大批汉代简牍。考古工作者已陆续发表了发掘简报和部分简牍释文,还出版了《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为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要讨论的悬泉汉简建除占"失"残文,其释文最先见于何双全《汉简〈日书〉丛释》一文(以下简称"何文"),经胡平生、张德芳校核后又收入《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以下简称"《释  相似文献   

15.
黑水城文献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明清大库档案之后又一次重大文献考古发现。由于公布较晚,黑水城文献一直被蒙上神秘的面纱。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俄藏、英藏以及国内藏黑水城文献的陆续公布,黑水城文献研究迅速成为学术界竞相开采的“学术富矿”。“黑城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1998年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一批简牍中涉及到的玉门置、甘露二年将军起居簿、边塞挈令、举书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证实了玉门置的存在,补证了悬泉汉简中所记敦煌有九置而"总数缺一"之记录;甘露二年将军起居簿则是反应破羌将军辛武贤在敦煌玉门关一带活动时的重要证据;边塞挈令第六是为处理北方边塞上一些与军事相关的具体问题而使用的袖珍版的资料汇编;举书举荐的是一个名叫江君的张掖农都尉被举荐为礼乐长的事情.这些内容都是以前敦煌简牍中没出现的问题,对于填补敦煌汉代历史的空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度,面临世纪末的简牍学界,一方面重视对以往整理与研究工作的回顾;另一方面加紧整理近年出土的简牍,为新世纪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简牍学界发表了数量惊人的论文,而这些论文讨论的对象则相对地集中于本世纪80~90年代出土的简牍上。一、尹湾汉墓简牍学术研讨会1998年8月20日至22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的“中国连云港东海尹湾汉墓简牍学术研讨会”,是本年度中简牍学方面最令人注目的专业会议。虽然参加会议的代表并不多,但是却集中了全国各地的秦汉史学、简牍学和文博、档案界的研究专家,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有关学…  相似文献   

18.
翟伟原 《丝绸之路》2013,(10):32-33
简牍从产生、发展、兴盛、尘封再到19世纪末重现,期间历经几千年。100多年来,经数代努力发掘、整理、研究,简牍学遂成一门学问。纵而论之,简牍及简牍学受环境影响巨大,除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影响更甚,具体包括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疆域变迁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在中国古代史学界,甲骨文、简牍、敦煌文书、明清档案、徽州文书等出土或传世文书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形成了"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明清)档案学"、"徽学"等学科。然而,这些学科受限于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及存在形态的差异性,形成不同的概念与分类标准,始终缺乏一个能够将作为原始文献的古文书与一般编纂的典籍文献区分开来,进而从整体上概括中国古文书内在特点的理论体系。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历史学、文献学、档案学等既有学科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参考国外古文书学的理论与经验,建立起跨断代的、涵盖公私文书研究的"中  相似文献   

20.
简牍文书与殷墟甲骨、敦煌文书、明清大内档案一起,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界的四大发现,它的可靠性与其包含的丰富史料,使之成为20世纪乃至21世纪考古学与古文字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百年来出土的简牍文书,参照相关数据进行新的统计,以求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