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蔡远 《文史精华》2003,(3):25-30
1949年冬,贺龙率一野10万大军由陕人川,配合和协同取道湘、鄂、黔进军的二野刘邓大军和四野一部,分路挺进大西南,解放川、康、云、贵四省。在我军强大攻势下,国民党70多万军队土崩瓦解。同年11月底,我军解放重庆。蒋介石从大陆飞逃台湾,但蒋军残部于12月下旬溃逃到地处川滇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西昌地区,妄图在当地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负隅顽抗,扬言要把西昌建成  相似文献   

2.
韩立森  黄信 《考古学报》2023,(1):95-122
<正>定窑遗址位于河北曲阳灵山镇,窑址集中分布在涧磁-北镇、东西燕川和野北-杏子沟等三个区域,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窑址所在区域为太行山东麓余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盛产优质高岭土,同时有长石、石英等制釉原料,唐河支流恒河自北向南从涧磁-北镇区东侧流过,为定窑生产高质量瓷器提供了条件。燕川区窑业堆积主要分布在东西燕川村内及村南一带,呈东西向不规则长条形,东西约950、南北约750米,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是仅次于涧磁-北镇窑区的另一处中心窑场。  相似文献   

3.
据《汉书·地理志》云:“洭水出桂阳,南至四会是也。”洭水又名湟水。今名连江,源出于连州红岩山下,流经阳山的一段又称阳溪。“一水汇涂碧。云是古湟川”。昔唐代阳山令韩愈,暇日曾于阳溪垂钓。“钓鱼台”古迹至今乃存。他还歌湟川、赞湟川、写湟川。在《答张十一》一诗中,他写道:“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这里的江水即指湟川水,是那么  相似文献   

4.
《水经·渭水注》所载渭水支流新兴川水文句存在错简、脱讹之处。由《水经注》写作手法可以看出,"南川水"并不是新兴川水的一条支流,而是新兴川水的二源之一。由此可以发现注文的一处错简,进而得以对新兴县的地望进行重新考订。通行文本中的"故道候尉"也是由于传抄中的脱字和误改所致。  相似文献   

5.
坐落在四川省叙永县城南七十公里处的雪山关,海拔1700多米,濒临遐迩闻名的赤水河,与贵州隔河相望,素有“黔蜀分疆第一关”之誉。它是川滇古道上的一座历史雄关,也是一处护国战争纪念地。 雪山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调兵征云南,在川滇古道上修筑了一道道军事关隘,雪山关即是其中一座。清代诗人祝万年所题:“岩关形势压天雄,磴道蛇盘依碧  相似文献   

6.
洪迈《野处类稿》辨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维刚  铁爱花 《文献》2006,(3):51-61
洪迈<野处类稿>自宋以来广为流传,为诸种文献书目所著录,多种诗文总集所收编,然除其中二首诗外,其馀八十二首诗与朱松<韦斋集>卷一、卷二中的作品重出互见.清洪汝奎增订钱大昕编<洪文敏公年谱>时,曾注意到<野处类稿>之伪①,钱钟书先生亦曾提到这一问题②,惜均未予以考辨证实,亦未引起世人注意和重视.至王德毅重编<洪容斋先生年谱>时,在<野处类稿>真伪问题上,不仅未能进一步证伪,反而认为洪汝奎"所言近于武断"③.而后世各种文学史与诗文总集均仍然相沿为误,讹误流传至今而未止④.因而本文拟就宋代以来文学史上这一罕见的伪案予以考辨,以证伪于既往,免传讹于将来.  相似文献   

7.
苦水堡记     
叶梓 《丝绸之路》2012,(23):61-62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写了一处人人心向往之的仙境,那里人畜杂居,自然朴素.然而,对于今人而言,这是一处语焉不详的地方,只知其美而不知其地.与之相反,《西游记》里有一处地方既可与之媲美,又能有据可查,那就是苦水川.《西游记》里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8.
黄信 《文物世界》2010,(4):57-58,77
<正>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北镇村及野北、燕川村一带,其中涧磁、北镇窑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总面积约117万平方米。自上世纪30年代定窑遗址被发现以来,虽经过多次的调查、发掘,  相似文献   

9.
<正>孙家洞遗址位于河南栾川县栾川乡湾滩村伊河南岸哼呼崖的崖头,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早期遗址。栾川地处伊河上游,伊河古名"鸾水",因上游多鸾鸟而得名,故栾川古写"鸾川"。《水经注》载:"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旧时"栾"、"鸾"二字相通,元代以后通写栾川。漫长艰难的起步工作栾川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最  相似文献   

10.
罗宏才 《文博》2001,(1):65-72
冶峪河在淳化县境内收纳溪流,蜿蜒曲折地向东南涌动,穿仲山、越嵯峨,直入泾河,冲刷出无数块肥沃平坦的川、塬、阶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质朴淳厚的原始先民.留下了一处又一处堆积丰厚的文化遗存。至三千一百年前,戈氏古国又进而牧马冶峪河两岸,高擎起人类文明的猎猎大旗!  相似文献   

11.
平定川位于合水县太白乡,这里是子午岭。林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从北魏起,历隋、唐、宋、金、元,是佛教徒乐于选址建造石窟的地方,在川内大大小小、断断续续座落的石窟不下十余处。  相似文献   

12.
奔袭大庸     
正大庸地处湘西北部,是进入湘西的重要门户之一。1949年7月宜沙战役后,敌"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率残军退守巴东、野三关、五峰、渔羊关、慈利、大庸一线,依托鄂西、湘西一带的山地,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大西南。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互助丰台卡约文化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丰台遗址位于青海省东部互助县的丰台村.在县城西北约3公里处(图一)。遗址坐落在湟水支流沙塘川河谷的西坡上.海拔高度约为2500米,是一处卡约文化的居住址.面积达数万平方米。2001年夏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的协助下。对遗址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  相似文献   

14.
冯少波 《丝绸之路》2010,(21):13-17
在中国的西北有一处地方很特别,这里高山与大河交汇,荒原与绿川相连,戈壁与草原交接,农耕与畜牧分界,湖泊与沙漠共处。地方虽不著名,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石嘴山。  相似文献   

15.
黑城子城址位于北票市黑城子乡东北80里处的一个宽阔的河谷地带.辽初曾在此设宜民县,辽后期将原设在南八家乡四角板村(原咸康县境)的川州治所迁至这里.金初仍袭之,辖宜民、同昌二县.大定六年(1166年)降为宜民县,隶懿州.承安二年(1197年)复置川州①.元代仍沿用川州之名,明废,整个川州境内遂变为牧场.至清代因其"瓦砾成堆,墙垣尽废,遥望一片黑影",故"呼为黑城子"②.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省蓝田县南六公里一带的山川之间,中有流水环凑沦涟而泻出于两峰之间的,便是世之所谓辋口。辋口南有川即辋川。唐诗人王维曾隐居且埋骨于此,其所居止即有名的辋川别业。这儿适巧正是我的故乡。我每每咏读王维《辋川集》中所描写的辋川胜迹时,联系今日辋川山谷郁盘、云水飞动的情景,难免产生“欲觅千古游人处,摩诘胜迹今何在”的感叹。故曾无数次趁兴跑遍散布在今日辋川一带的村村落落,去寻觅诗人昔日所描写的田园山  相似文献   

17.
川滇古道一般指由今宜宾通往云南地区的秦五尺道、汉南夷道和隋唐石门道。该道为封建统治者经营滇、黔地区的重要通道,曾对密切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中央集权制产生过很大作用,故历代史书方志不繁记载。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川滇古道在今宜宾地区境内的几处遗迹,史书方志的记载又各自不一。为弄清这一问题,以及这几处遗迹的现状,我们先后对高县石门、珙县付家坝,宜宾县石城山进行了实地调查。现根据调查的情况结合有关史料予以考述。  相似文献   

18.
清代陕西南部地区接受了大量的川楚移民 ,这一人口迁移浪潮对当地的社会风俗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清代中叶以后陕南地区社会风俗的特征之后 ,认为尽管川楚移民的进入对陕南的社会风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通过对移民风俗的地理优选 ,进行了文化整合 ,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川楚地区 ,又不与北部关中地区一致的 ,陕南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与此同时 ,民间风俗的嬗变不仅使陕南的自然、经济景观更趋同于同处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川楚地区 ,而且使陕南民众心理上更加认同江南地区 ,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喜好旅游,且每到一处,都将自己的游历感受记录于日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不久,无奈下野。在下野期间,蒋介石仍保持这一喜好,并更有时问详细记录游历感受。透过蒋介石的游历及记录,可以窥见蒋这一时期的心路变化。  相似文献   

20.
贺次君先生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一四“河东道三”岚州岚谷县条下云:“隋大业三年置岢岚镇、压草城、川贼路。”显然点校者是将岢岚镇、压草城、川贼路作为三处地名。据《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及《宋史·地理志》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岢岚军。又阅《武经总要》前集卷一七“边防”岢岚军条云:“隋大业中,置岢岚镇,捍草城川贼路。”且列出岢岚军属下“川谷城堡五”,第一便是“草城川”,并云:“川口阔一里余,川中有古城,景德中筑长城控扼贼路。”(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