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毓英的军事思想大体形成于处理“内乱”和应对“外患”两个时期。处理“内乱”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和运用“先东后西”和分化瓦解等战略战术;革除军队积弊,主张易勇为兵和事权统一;重视粮饷和将领、兵源配置;主张用近代军器;杜绝鸦片影响军队等。应对“外患”的军事思想主要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去看,战略方面是海线上“积极防御”和陆线上“击法防英”;战术上表现灵活多变,不拘旧法等。  相似文献   

2.
邓金凤 《广西文史》2005,11(1):45-48
岑毓英(1829-1889),广西西林人,历任云南布政使,云南、贵州、福建巡抚,云贵总督,是近代壮族历史名人。他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为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的安全与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他“自束发授书,慨然有志于修庙、辑谱”,在军务、政事之余,“搜罗考证,铢积黍累”,从咸丰己未到光绪戊子(1859-1888),“先后阅三十年”,修成长达11卷的《西林岑氏族谱》。  相似文献   

3.
出滇从戎前的岑毓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任云贵总督的岑毓英的一生,国家正史方面有很多资料记载,但写的都是他出滇从戎以后发迹的事。关于他出滇前在家乡的情况却鲜为人知,他自己写的如《岑氏族谱》、《岑氏族塾笺》、《岑氏祖训》等,每涉及少年的事,除了谈点读书识字的事以外,统统回避不谈,这当然有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限制。其实岑毓英出滇前在家乡的几件事,对他整个人生是很重要的,这部分资料对于有兴趣研究岑毓英的人,也是很需要的。笔者根据岑氏家族谱和西林县民间的传说做了一点整理,补叙于下。一、出生与进城求学岑毓英,1829年(道光九年)生于广西西林县那劳…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理学经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吸收,对近代湖湘学派中“经世致用”思想的弘扬和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发扬,使他最终完成了由中国传统文化观向近代文化观的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曾说,假如有人向他的朋友问起他是怎样一个人,朋友回答“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是恰如其分、最好不过的。  相似文献   

6.
岑毓英 ,字彦卿 ,号国匡 ,男 ,182 9年生于广南府那劳村 (现广西西林县那劳乡 ) ,壮族。岑毓宝 ,字楚卿 ,184 1年生于广南府那劳村 (现广西西林县那劳乡 ) ,壮族。岑毓英和岑毓宝为同父异母兄弟。岑毓英排行第一 ,岑毓宝排行第三。岑的祖辈是明代上林长官司的一支岑氏后裔 ,清初分支到西乡(含今西林县那劳、那佐、弄汪、西平及隆林县岩茶、介廷 ) ,先是垦荒立业。祖父岑秀岐曾在那维开马店 ,从此发家。父亲岑苍松 ,生四子毓英、毓祥、毓宝、毓琦。岑毓英之母谢氏 ,广南县莲城镇南街人 ,自幼攻读诗书 ,明礼节 ,才貌双全 ,端庄秀雅。岑毓英周…  相似文献   

7.
岑毓英和刘永福都是中法战争中的重要人物,战后二人关系日渐破裂。从刘永福为宣光巡抚求情未果、岑毓英在保胜佯设行辕、黑旗军归国等事不难看出,岑毓英一改以往的支持、保护态度,对刘永福固有的成见与猜疑逐渐暴露,而刘永福在遭受岑的"无情"、猜忌、背信弃义之后,也日渐生出不满、怨愤之情,二人关系以悲剧告终。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率先提出了反映时代特征、本质和发展趋势的军事战略构想,他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开展党和军队高层的军事战略讨论,使军事战略理论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轨道;他准确提出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实现了军事战略理论上"制战"和"作战样式"以及"现代持久胜敌"三个根本问题的结构性转变。邓小平的军事战略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泽民军事战略理论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新发展和新超越;胡锦涛军事战略统揽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和新时期军事战略的新起点和新标准,是中国军事战略的最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谭波 《贵阳文史》2007,(4):21-22
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介庵,号媛仙,晚年号石禅老人。白族,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人。幼从父赵联元学,5岁授书,过目成诵,有神童之誉。25岁应省试,举乙亥科第四名举人,后多次赴京应试不中。先做过易门县训导、云南盐署幕府,后被云贵总督岑毓英聘为幕府及家庭教师,深得岑氏父子赏识,其政治生涯开始与岑毓英父子结下不解不缘。  相似文献   

10.
桑弘羊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理财家。他顺应了西汉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重,在封建国家的财经管理上,能够大胆地创新,勇于向传统的“农本工商末”思想展开斗争,坚持以“重商思想”作指导进行财经管理工作,为中国古代“重商”理财开创了光辉的范例。这里所说的“重商思想”,根本不同于近代的重商主义,是专指中国古代的一种经济思想。即古代的思想政治家对于农、工、  相似文献   

11.
梁福  梁伟 《文史春秋》2006,(7):40-45
再渡台海鉴疏大甲光绪七年十一月八日,心系台湾的岑毓英再次乘琛航轮渡台。这次,为了督办台北府城和大甲溪修建工程,岑毓英从福州载运器材前来台湾。次日凌晨,琛航号遭遇飓风,船只受阻,暂驻中港行辕等候消息。其间,据说作为清廷兵部尚书的岑毓英心中忽然感到闪闪忽忽,坐立不安,  相似文献   

12.
《贵阳文史》2013,(3):17-17
刚才张教授和顾教授都提到了阳明先生。正德年间,阳明先生被贬谪贵州,然后有了“龙场悟道”。后来他虽然离开了贵州,但他的思想学说在这里得到发展,可以说带出了贵州的一大批人才。阳明先生本人之所以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我认为与他的崇高之人格亦是密不可分的。人格的崇高,向我们揭示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今天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些个人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白云扬 《沧桑》2014,(1):50-51,73
台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台湾的防守问题成为近代中国的重大国防难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姚莹成功地保卫了台湾。通过研究,发现了姚莹保台思想的主要内容:重视“人和”;强调主次结合的全面防御;重视制海权;主张“闵台一体。澎湖尤重”的联合防御。以此尝试探索近代台湾防务的发展之路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胡静 《沧桑》2012,(6):63-64,81
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他以市民社会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国家理论。葛兰西的国家理论体现了西方传统政治思想中二元政治的思想。一方面,他从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关系建构了国家的概念,另一方面,他的文化领导权的思想体现了“天”与“人”的“二元”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首要目标。为了夺取东北,创造有利于我的战略态势,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和一系列的战略部署,指导我党我军先机进入东北创建根据地。在3年多的时间里,我军先后进行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防御作战和一系列攻势作战。1948年秋,经过辽沈战略决战,解放了东北全境,极大地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人民解放战争总策划人的毛泽东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明初为安定海疆,在广东南海地区构筑了以卫所为主体的沿岸防御体系.嘉靖、万历年间,吴桂芳、殷正茂、凌云翼等两广总督为平定日趋严重的倭寇、海盗祸乱,逐步变革卫所体制,根据南海要冲港湾等地理及军事形势,先后通过构筑拓林、碣石、南头、北津、白鸽、白沙等“六水寨”,设置南澳副总兵,规划“海陆联防”、“分区防守”体制,形成完整的南海防御体系.嘉靖、万历年间南海海防体系的变革,对明清时期南海地区“东、中、西”三路海防思想的形成以及后世南海海防体系的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澄清民族历史化,笔拜读了云南社科院中法战争史研究学会会长龙永行所《中法战争论丛》一书(以下简称《论丛》),获益匪浅,感到《论丛》对抗法战争历次作战的评价,包括对岑毓英的评价,尤其对“临洮大捷”和滇军在抗法战争中的作用与功绩,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8.
论刘长佑、岑毓英对刘永福抗法斗争的支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福及其领导下的黑旗军,能够在越南这块异国土地上得以生存、发展、壮大,在抗法斗争中建立功勋,这固然与刘永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及其在战场上的勇敢善战有关,也与刘长佑、岑毓英的支援分不开。刘永福活动的地点在越南北部与广西、云南接界,刘永福从事抗法斗争的时间,正值刘长佑、岑毓英分别在广西、云南任职,他们两人在任期内给了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以大力的支援。  相似文献   

19.
刘坤一是晚清同光时期的重要疆吏,也是一位重要的洋务派人物。他积极而广泛地参加了洋务活动。其思想高于其他洋务派的地方,是他反对洋务企业官办、官督商办的形式而主张商办,呼吁保护国内工商业。他主张全面、系统地引进“西学”,不遗余力地提倡兴学堂、设报馆、遣留学、劝游学。他主张在对外交涉中要“据理力争”,但对列强的侵略又主张“以夷制夷”。刘坤一的洋务思想和活动自始至终贯串着他的爱国思想。他的洋务思想及其活动,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决策,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岑春煊(1861--1933),字云阶,广西西林人,晚年自号炯堂老人,时人亦称岑西林。岑春煊是清末封疆大吏中一个比较复杂、具有个性的人物。他出身于典型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岑毓英做过云贵总督,其弟岑春萁在清末亦膺湖南巡抚之任,一门三督抚,可谓一时之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