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84年7月,武汉率先在全国进行蔬菜体制改革。当时,市委、市政府设计的改革目标是:按市场经济规律重建新的蔬菜产销体制,改变多年来对蔬菜实行统购包销的体制。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策,在全国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这项重大改革,深受广大菜农的拥护,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蔬菜市场也十分活跃。武汉市的这项改革,当时在全国曾经引起很大反响,不少城市纷纷派人来学习。  相似文献   

2.
冀福   《河南文史资料》2007,(2):159-160
1944年秋,日军为保证其驻郑部队的给养,便在当时的郑县西南郊组建了日军驻郑蔬菜株式会社。日军强行规定,齐礼阎村以北、曹寨村以西、金水河以东、路寨村以南(即现在的嵩山南路与淮河东路交会处和郑州电视台一带)共600余亩土地,所生产蔬菜、肉类等副食品,全部供应驻郑日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位崇拜米丘林的姑娘的选择对于著名蔬菜专家李桂莲来说,仿佛后来她所经历的一切,都与她40多年前那个夏天的一次选择有关,包括她后来所经历的荣誉和所经历的艰辛。那是1960年的夏天,她高中就快毕业了,大学报考什么专业呢?她和她所有的同伴一样,都面临着一次重要的抉择。她是安顺一中的学生,祖籍陕西华阴的父亲,是安顺二中一位很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孩子们的学习要求很严,他的几个哥哥及弟妹数理化都很好,已先后考上了全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李桂莲的学习也不错,班主任老师建议她考理工科。但是李桂莲当时的体育成绩很好,她修长苗条,一双…  相似文献   

4.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环状结构中,蔬菜种植位于第一圈层。中国现行农业生产体制下,这种环状结构会产生一些偏差。本文对河南省开封市蔬菜生产空间格局研究发现,开封市蔬菜种植存在由邻城市中心向外扩展的趋势,紧邻各县城中心分布较少,中远郊地区和交通便捷区分布广泛,形成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格局。相关证据并不支持传统杜能环中的蔬菜圈层观点。这种分布特征受市场、交通、技术、地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研究指出在中国国情和地理条件下杜能理论应用的局限,对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百甫 《百年潮》2023,(1):24-28
<正>改革调查的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首先从安徽凤阳县和肥西县两个地方开始。当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解决了过去人民公社体制当中“大锅饭”问题。刚开始改革推进得还比较顺利,农民要求非常强烈。1979年、1980年两年,随着整个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和农业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效果非常显著,可以用四个字来讲,就是势如破竹。到1981年春天的时候,农村改革已经在全国铺开了。当时党中央的态度非常明确,允许农村改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于是中央政策层面上放松了,“紧箍咒”没了。  相似文献   

6.
白益华 《百年潮》2011,(12):39-43
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人民政府是新时期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1979年到1988年,我在民政部民政司先后担任科员、副处长和副司长,参与全国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建设工作,亲身经历了这项改革。其间,1981年10月,我随程子华部长、崔乃夫副部长到四川调研,对新时期第一个乡人民政府即广汉县向阳乡政府建立前前后后的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后来,程子华部长就此向彭真同志作了专门汇报,为1982年宪法对有关问题的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义志 《湖南文史》2013,(12):58-58
人的舌尖欲望是无止境的,夏天想吃冬天的菜,冬天又想尝一尝夏天菜的口味,所以逆时令而行的反季节蔬菜得以大行其道。现在我们搞反季节蔬菜,无非是利用塑料大棚或者温室栽培等技术,其实,我们的祖先也有类似的反季节蔬菜。  相似文献   

8.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大师,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早在70年代末,白先生就提出了对北师大历史系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的设想,并及时加以实施,成效卓著。这项成果也因此荣获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试图就这一改革作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秀娟 《神州》2011,(10):40-40
蔬菜无公害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吃到放心菜已成了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无公害蔬菜也已经成为进入大型农贸市场的必备条件,作为农业生产技术人员。我们有责任为广大种植者提供科学无公害的栽培管理技术,改善菜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李秀娟 《神州》2011,(23):40
蔬菜无公害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吃到放心菜已成了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无公害蔬菜也已经成为进入大型农贸市场的必备条件,作为农业生产技术人员,我们有责任为广大种植者提供科学无公害的栽培管理技术,改善菜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1.
建政初期,中共通过郊区土改确定各大中城市的郊区范围,并根据蔬菜等副食品的特点而赋予郊区供应的义务。当时由于强调对副食品的供应保持适当水平,故而中央政府对于各市扩大郊区持谨慎态度。粮食与副食品的紧张矛盾,致使副食品供不应求。1957年开始,为保证副食品供应,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决定在城市郊区建立副食品基地。“大跃进”时期,各市将附近县份并入,形成了近郊区与远郊区互相配合供应城市副食品的格局。然而城市管理上的弊端以及农业危机的出现迫使各地和中央压缩郊区规模、减少菜农数量。经过调整,在蔬菜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情况下,城市所需蔬菜基本由郊区供应,猪肉等副食品则主要由广大农村供应。其间反映了城市、郊区与普通农村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邯郸市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不合理的投入和秸秆尾菜的随意堆放,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加剧。提出实施蔬菜清洁生产的主要技术模式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30年来.在我国逐步地建立起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武汉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以下简称汉正街市场)的恢复开放,则是在这个改革大潮中最初的尝试,成功的范例,是武汉改革开放一大亮点,为武汉市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当时,我作为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亲历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必要作个历史回顾,纪念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14.
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华大地拂起改革的春风,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苏联体制问题的研究上来。在我国学术界,对苏联文化体制的研究比之于对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研究,要滞后若干年。记得1984年秋,当苏联东欧学会在兰州大学举行“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研讨会”,在苏东学界正式拉开这项研究的序幕时,我国在苏联思想文化史研究领域还是荆棘丛生。荒漠一片。如果说已着手拓荒的话,那只是向纵深辟出了一条羊肠小道。记得正是在那次学术研讨会上,不少学者向苏东学界发出了研究苏联文化体制的呼吁。但呼之者众,应之者寡。何其是“寡”,简直如卵坠深谷,不闻回声。这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5.
直隶地方自治中的县财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隶地方自治中的县财政魏光奇在清末民初推行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全国许多地区均形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县自治财政。这种县自治财政,不仅是当时中国财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体现出当时地方自治所蕴含的中国行政体制近代化变革的积极意义。因此,...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6,(6)
江泽民总书记说:“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如何重视和开展这项工作,才能推动双文明建设,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呢?山西省乡宁县结合实际,走出了一条方志服务改革、服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曾翔旻 《沧桑》2009,(3):75-78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也是武汉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武汉市作为一个有着九百多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循着两条路径有所作为:一是根据市情进行单项的或综合的改革试点,为全国的同类改革提供经验准备;二是认真贯彻中央统一出台的改革举措,使武汉市尽快尽好地达到要求。事实上,这两条路径经常是结合在一起互动发展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行机制创新,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举措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形成了“武汉特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及兄弟省市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中国为什么在 5 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陈甬军  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首先 ,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 ,需要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其次 ,为了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需要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再次 ,是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产物 ,在资本极度匮乏和生产要素不足的国情制约下 ,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才、资金和投资品进行重点建设 ,是…  相似文献   

19.
刺桐菜     
蒋德海 《丝绸之路》2009,(23):32-32
故乡滇西,物产丰饶,菜蔬繁多。且不说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水中游的,单单园中蔬菜就不下百种。更为奇特的是,还有些"蔬菜"不是长在居家,而是藏匿于深山,潜伏在枝头,待春风送暖之时,方才一展新颜,被村姑取出山野,满足人们的食欲。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我应安徽老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安徽老年报社的邀请,以81岁之身,在距上次15年之后,重上著名的风景胜地黄山,引起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回忆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安徽在20年前揭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序幕的情景,也是《人民日报》在当时对安徽改革进行大力宣传的情景。小平同志曾说: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万里是立了功的。这段历史之所以值得回忆,主要意义在这里。6月8日一到蚌埠,我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蚌埠原是凤阳县的一个小镇,凤阳是农村“大包干”的发祥地,我立即想起了当时曾经流传全国的“要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