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飞速的变化需要持续不断的创造力去适应,艺术设计领域也正在积极发展中,因此需要艺术设计人才发挥创新能力,对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教育非常关键.先进的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创新措施,解决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且多样化的体系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王钢 《沧桑》2009,(2):219-219,223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传统素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今艺术设计对人才个性的培养要求。本文从设计素描的理念、体系结构、内容三方面来探讨设计素描教学的创新,希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素描教学体系,为设计基础素描教学改革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为学生今后学习和从事设计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华冰  丁宁 《神州》2014,(12):247-247
对于我国当前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状况日益严重,而在在人才的教导当中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没有创新性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河北省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同样也存在着这准问题。为了加强河北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是对加强对河北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究探究。  相似文献   

4.
胡霜霜 《神州》2012,(17):135+137-135,137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创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成了当前该产业发展的焦点。创新型设计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并具备设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通常具备优良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毅力、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科学的创新实践等特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摇篮,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设计人才成了当前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将从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武剑英  薄雪媛 《神州》2013,(26):122
现代高校的"产学研"教育是大学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合作共赢模式,尤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产学研"教育上最为明显。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它时刻面向市场需要和和科技创新,因此在高校建立新型的"产学研"模式,将新的项目引入教学,教学与科研创新同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李亮杰 《神州》2012,(15):242-243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要把最好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那么,这“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许海芳 《神州》2012,(18):235-235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众所周知,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核心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换言之,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具体路径。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贯穿这一理念,作文教学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8.
蔡安宁 《神州》2013,(24):78-78
环境艺术设计是具有很强实践应用性质的专业,其最初产生便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因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并完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关键。教育的终端是应用,只会“纸上谈兵”的毕业生不是高校教育要培养的人才。新世纪,新的环境下人们的审美、信念与价值观等的转变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市场需求,而环境艺术设计极强的实践性要求高校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以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室内艺术设计教学为例,本文将对高校市场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希望对高校实践教育模式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赵嗣发 《神州》2013,(6):229-229
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市场需要特色的理念、创新的产品与创意的人才。本文在独立院校的背景下结合时代需求来谈谈如何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特色化培养。  相似文献   

10.
管宁 《神州》2013,(11):76
本文针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如何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如何与企业更好的合作培养高职人才等问题。结合本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多年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经验,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求及方法、内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晶晶 《神州》2014,(15):63-6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转型,要求人才不仅懂得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我们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之一,所培养的人才就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样才能有利于院校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今天本文就是以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进行探讨,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现阶段实践教学的现状,并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郭丽玲 《神州》2012,(6):204-205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的兴亡在于创新”。数学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趣探究,培养创新能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巧设质疑,教导学生乐问;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学会创新,优化练习设计,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养成优良性格;增强开放性,养成主动创新习惯。  相似文献   

13.
韩雪飞 《神州》2011,(2X):41-42,44
在“2+1”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明确“2+1”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对课程建设的要求,既要做好纵向深入,也要做好横向连接。因此,在时间上要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在课程上要以“2”阶段为教学阶段核心,吸纳培训教训的优势和长处,做好课程改革。本文以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专业的《电信服务礼仪》课程为例,阐述对人才培养背景及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流本科“双万计划”建设对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指引了新方向。以创新创业这一核心素能入手,剖析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能培养内涵及要求,从重构新文科课程体系、打造赛训结合长效机制、营造真实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强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能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旅游院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素能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汝晶 《神州》2013,(16):118-118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国内市场对建筑业、艺术设计业的人才数量要求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高校相机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各高校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民办的高校,只有对人才培养不断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马建中 《神州》2012,(22):290-290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知识迅速翻番的信息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创造性的用活教材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些自己的拙见:一、凭借教材,发掘教材创造性因素;二、依托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三、挖掘教材,精心设计练习。  相似文献   

17.
试论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妮 《文物世界》2006,(3):58-63
当今,我国正经历着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潮流的转型,21世纪可“谓观念化”的世纪,各行各业多蕴涵着极大的文化冲击。观念的更新,也昭示着我们博物馆不断发展的脉络和时代特征。博物馆事业要适应形势发展,必须要走创新之路,其创新的基础在于陈列艺术设计的创新。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创新研究,首先应立足于我们设计者现有设计水平的提高,提高现代陈列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水平,加强博物馆建筑与陈列艺术设计观念的更新,从国内外优秀的现代陈列艺术设计作品中吸取营养,立足于本地区、本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  相似文献   

18.
刘桂琴 《神州》2011,(9):73-73
本文针对当今民办应用型本科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与校师资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娟 《神州》2012,(21):104-104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策略。本文就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鼓励创新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孙艳 《神州》2012,(9):367-367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耍授之以“渔”.夏加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