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开始后,随着敌人侵略的加深和沦陷区的扩大,全国出现了大量的难民,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儿童。为了挽救这些祖国的未来,社会各界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不少难童救济教养组织,战时儿童保育会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该团体由全国的妇女界组织,机构完善,规模庞大,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设有分会和保育院。八年抗战,它从沦陷区抢救出数万儿童,并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教养,在当时的形势下,稳定了人心,支持了抗战,并为战后的建设准备了后备力量。现选史料一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爆发后,战区儿童流离失所。爱国实业家竺梅先目睹难童惨状,募资筹办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成为战时全国唯一一家由民间出资兴办的灾童教养机构,历时五载。本组史料收录了国际灾童教养院有关组织创办、经费补助等与振济委员会来往函件,对于研究战时儿童教养救助工作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儿童福利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急救难童,重视难童的教养工作。尽管在整个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推行的儿童福利政策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其制定的“善种、善生、善养、善保、善教”的儿童福利政策,还是初步显现了现代儿童福利观念的某些特征。应该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难童救济与教养方面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给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健全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是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留守儿童缺乏健全的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他们的社会化行为规范、角色定位、生活方式以及人生价值观等社会化素质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研究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特点及教育措施,从加强学校教育、社区管理、家庭教养等多方面入手,改善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不够或价值偏离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1925年,为管理法国所退庚款,中法协商成立教育基金委员会,并设两国代表团,共同洽商改善中法教育基金的相关问题。本组史料收录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组织大纲、成立及其发展状况,中国代表团章程及1926-1944年间中国代表团会议记录及部分预算等内容。兹于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公布本组史料,希望对促进民国时期中法教育事业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1925年,为管理法国所退庚款,中法协商成立教育基金委员会,并设两国代表团,共同洽商改善中法教育基金的相关问题。本组史料收录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组织大纲、成立及其发展状况,中国代表团章程及1926-1944年间中国代表团会议记录及部分预算等内容。兹于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公布本组史料,希望对促进民国时期中法教育事业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会造就不同性格的幼儿,并且对幼儿今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幼儿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于忙碌的双职工家庭而言,很多时候教养宝宝的责任会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老一辈的经验固然可贵,但是如何让他们也能与时俱进地吸收新的科学教养方式,让老人了解教育误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中法文化之春迎来它12岁的生日。过去的12年里,中法文化之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外国文化节,也是法国境外规模最大的法国文化节。每年春天,中法文化之春在众多领域在中国展现法国创作及中法艺术交流:话剧、舞蹈、古典及现代音乐、当代音乐、视觉艺术、新媒体、电影、图书等。第12届中法文化之春将于5月6日至7月9日间举行,在全国30座城市展开60个项目。本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暨展览"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  相似文献   

10.
作为法国退还庚款的管理机构,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于1925年成立之后,一方面经办了大量与中法两国有关的教育文化事业,成为民国时期中法文化教育合作事业的总机关,为推动中国文教事业的发展,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它在组织模式、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及保管银行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折射了近代中法不平等关系的现实,同时也制约了法退庚款的成效和贡献,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徐鹤涛 《清史研究》2020,117(1):124-134
工艺教养机构的大规模设立是清末新政中一项重要的社会改革措施,对社会救济、城市治安、刑狱体系转型及手工业发展均有深远影响。教养机构的出现并非始于清末。但新政以前,教养机构的发展是地方化的,其分布范围有限,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社会力量较强的江浙等省。新政开始后,工艺教养因涉及发展实业、改良刑狱、革新社会三项重要的改革措施,颇受清廷重视,围绕它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制度化的推动机制,而这一时期州县财政的扩张及地方精英参与的普遍化使得更多地区有能力设立这类机构。由此,工艺教养机构得以扩展到全国,而直隶、山东等官员执行力较强的省份成为新政时期工艺教养发展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中法建交曾被西方舆论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当时 ,由于美国和台湾当局的阻挠 ,中法建交的过程曾出现一波三折的复杂局面。谈判之初 ,由于法国坚持中法建交不应以法台断交为前提而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得知中法即将建交的消息后 ,美国和台湾当局又设置重重障碍 ,竭力阻止中法建交。围绕中法建交与法台断交 ,有关各方折冲俎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战  相似文献   

13.
刘春艳 《神州》2011,(4X):62-62,6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打工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许多家庭是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老人抚养,因而出现了一个新型的较大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教养、监督、关怀和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但孩子的健康成长,仍然离不开家庭教育。一方面,家庭是孩子们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家长的素质教养、人格、言谈举止、生活方式等都在有意无意中影响着儿童,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儿童道德观念、学习状况、兴趣、行为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儿童的个性特征、道德品质等在家庭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自然,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又极为关注和敏感。  相似文献   

15.
正尊敬的法兰西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大使白林女士尊敬的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主席让-保罗·克鲁塞尔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下午好。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展现中法两国50年来文化交流重要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开幕,这是中法博物馆界友好合作的一件盛事,也是中法博物馆界为中法建交50周年奉献的一份厚礼。它将载入中法文化交流的史册!本次展览虽然只有十件美术作品,但却囊括了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这五家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6.
中法庚款案中的无利债券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无利债券原为中法实业银行破产后为清偿债务而发给债权人的一种分期债票,当1921年底中法两国政府决定将法国退还庚款用于中法实业银行复业时,始与法国退还庚款发生关系,随后成为中法庚款案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法国退还庚款的用途和数额。在有关无利债券问题的交涉中,北京政府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利益,而南京国民政府则多有失误,未能切实收回中法实业银行所欠债务。  相似文献   

17.
赫德对中法越南问题十分关注,从1880年到1885年,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20多条。这些办法与建议有的对清政府有利,有的对清政府不利。不管清政府是否接受自己的建议,赫德一直不断为和平解决中法越南问题而努力。在观音桥事件发生后,赫德试图与法国代办谢满禄一起挽救中法天津《简明条款》,并赴上海会晤法国公使巴德诺,力主清政府接受法国的赔款要求。马尾海战后,赫德又力促英国调停中法矛盾。最终,在英国调停失败后,赫德派遣金登干赴巴黎,直接与法国总理茹费理进行秘密谈判。几经周折,赫德先后促成中法《停战条件》与《越南条款》的签订,中法战争结束,中法越南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简介黄振南编著的《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一书,1994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8章30余万言,系统介绍清末以来中法战争史研究的概况,为有志于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法战争史的读者不可缺少的入门深造参考书。...  相似文献   

19.
<正>抗日战争期间,西北儿童教养院(今汉中市社会福利院前身)在抗战后方陕西汉中成立,专门收容和救济从沦陷区来的流亡难童。从1939年到1949年,西北儿童教养院累计收养约3000名难童,规模之大、收容难童之多,堪称西北之最,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西北儿童教养院对这些难童施以教养,不仅为抗战作贡献,还为祖国培养出各方面的人才,担任该院院长的是著名爱国者、慈善家和教育家智澄。  相似文献   

20.
全面抗战时期,难民人口中1/3以上是难童。难童救助被誉为抗战时期"一份伟大的工作"。学界认为,它"开中国有史以来有组织大规模儿童集体保育事业之先河,是近代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中国现代化的儿童福利工作,实际上始于1937年,政府与社会通力合作,"由急救难童以及于奠定现代化育幼事业基础"。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得到救济教养的难童有20万名左右,"为中国有组织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