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论观念是风水文化的核心问题,它不但是风水文化的本体基础,也是居所诸构成要素及居所结构的本质。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维度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美学中人与自然“共在”的生态存在论具有相通之处,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陈进国 《民俗研究》2005,(2):108-125
英国人类学者弗里德曼曾有一个观点:“在风水的逻辑中,骨是世系继嗣的象征。如果没有骨骼,人们就与祖先恩惠最强有力的源头彻底脱离。”日本人类学者濑川昌久亦称,汉人祖先的骨骸与子孙乃一气相承,“气”通过骨骼而得以形象化,“气”以骨为媒介,故对祖先遗骨(作为形象化的父系继嗣)的祭祀就能得到祖先墓地风水的好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风水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风水学说发端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基于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的风水理论,是"道"、"气"、"阴阳"、"八卦"、"五行"、"中庸"、"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在相地建宅过程中的物化。清朝虽是满族,但入关以后迅速汉化,以中华文化思想为指导进行国家治理,避暑山庄的修建,正是康熙皇帝以风水思想为指导的一处园林佳作。  相似文献   

4.
杨救贫与赣南客家风水文化的起源和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南是客家人南迁的第一个聚居地,许多客家文化是从赣南起源的,客家风水文化也不例外。风水古称堪舆。中国的风水文化在唐代以前,以长安为中心,史称长安派。在唐代以后,随着南迁的客家先民来到赣南,形成了影响至今的赣派风水,并镀上一层浓郁的客家文化色彩。讨论客家风水文化的起源,首先应该考察被海内外风水人士奉为祖师的杨筠松。 一、杨救贫避乱赣南与赣州筑城 杨救贫名筠松,字益,号救贫。他虽然在客家区域内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但《赣州府志》上只有54个字的介绍:“窦州杨筠松,唐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  相似文献   

5.
<正>不管你信不信风水,现在信风水的人都越来越多。什么是风水呢?有人说,能保你或下辈人升官发财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世间有这样的地方吗?如果说有,那就是迷信,或是胡扯,谁也保不了你能升官发财。如果硬说没有风水也未必就对。我以为,环境优美之地,就是风水宝地。一个人有一颗善良的心,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陕西采访时,与几位考古学家谈起盗墓。一位考古队长说起盗墓贼:"他们精通风水,能够准确判定墓穴的位置,那是祖传的功夫,"他眉飞色舞地说,"那厉害的一铲打下去能直接把棺木里尸体的脑门骨带上来。"从那时起,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2D05年6月至2007年5月在广东省梅州市做了几次田野考察,收集到关于“风水”的不少信息。许多人类学家曾经提出,《葬经》等文本(text)上记载的风水术跟当地(context)的风水术并不是一样的,而是把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形成新的面貌。所以,日本的人类学家研究风水时倒是特别关注与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的广义上的“风水”。我在梅州地区考察的时候发现,99%以上是汉族人口的该地区也有跟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的“风水”。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陕西采访时.与几位考古学家谈起盗墓。一位考古队长说起盗墓贼:“他们精通风水.能够准确判定墓穴的位置.那是祖传的功夫,”他眉飞色舞地说.“那厉害的一铲打下去能直接把棺木里尸体的脑门骨带上来。”从那时起.盗墓的种种传说就让我悠然神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风水洞探胜     
倪士毅 《古今谈》2000,(3):64-64
最近《杭州日报》下午版,陆续刊登了《杭州郊外有个世外桃源》和《风水洞重见天日》两篇报道。关于风水洞的情况,1985年我曾来此洞游览,并作了初步调查,现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风水现代化及其旅游开发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传康 《人文地理》1996,11(1):29-35
传统风水研究在二十世纪后半期逐渐被学者所认识,开始对其内涵和操作途径进行具体分析。风水现代化成为学者,甚至部分术士努力的研究方向。作为空间组织学的风水研究,形法要领可作新解,理法和日法是风水动态研究方向。风水从个例定点转向区域风水研究可以更有实践意义。风水的内涵分析必须以易经为根据,以象数法进行类推论证。区域旅游开发,不论导游说明,还是景点规划,若能注意与风水结合,可以更有旅游吸引力,甚至提高相应建筑的物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编辑老师:我是农村人,最近在起一座新房,听人说道路对风水有一定影响,是怎么回事?能请风水师告诉我吗?  相似文献   

12.
施爱东 《民俗研究》2007,(1):263-267
陈进国《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一书,也许是中国大陆最早以“风水”作为研究专题的博士论文。长期以来,风水在大陆学术界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禁忌源自我们对于风水的价值判断。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例证,来说明风水建设对于社会资源的浪费,以及它  相似文献   

13.
张亦帅 《黑龙江史志》2013,(23):147-148
中国古代帝陵和陵寝的相关问题研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要研究这一问题就不得不谈到风水和风水术。本文从风水的发展历程,秦汉帝陵与风水的相互关系问题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追寻和探讨,试图揭开遮掩在我们面前的关于帝陵与风水相互关系问题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4.
赵鑫 《神州》2013,(3):217-217
从古以来,风水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环境选址、设计、营造的基本依据、规范和指导思想,它对于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在概述中国风水和环境艺术内涵的基础上,主要从风水对环境艺术影响的角度探讨了中国风水与环境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能看到很多地方宗教活动再次活化的情况。风水活动也再次活化了。尽管,中国政府认为风水思想和风水活动是迷信,但是,采用风水思想的人越来越多。风水思想被引进到人们的生活中,他们建房屋,修坟墓时,常常看周围环境和地理,以此判断吉凶祸福。在福建省西部山区也能看到同样的状况。在那里,1980年以后,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显示着再活性化。  相似文献   

16.
<正>【CNT对话】作为一个外国人,中国老建筑中你觉得最难理解的部分是什么?外国人往往很难理解中国的风水概念。比如我把排水管埋在门口,村里很多人会拦着我说不行,门口不能埋排水管,你会生病!我想把楼梯安在院子外面一个很合适的地方,他们又会告诉我,不行,这样风水不好,钱会从那里漏掉。我说我没钱,不怕漏,哈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亲近老建筑?老房子就像人一样,每一栋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是随便走进去看一下的话,不会那么快懂得它。你需要住进去,要慢慢  相似文献   

17.
关于北京城的风水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渡边  欣雄 《人文地理》1998,13(2):65-67
本文以一位社会人类学家的眼光对北京城的都市风水与环境评价过程作了研究。指出,北京城虽然是按照《周礼·考工记》而设计建造的中国都城的典范,但透过"八臂毗沙门天城"的神话的表象,可窥视北京城的规划强调的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准则。通过风水思想与神话,我们深知都市建设中环境意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董磊明  宋苑 《民俗研究》2016,(5):133-145
风水不仅是一套话语、信仰、义理,还是一种社会实践。在社会逐步祛魅化的今天,风水作为一种实践策略的特征更加突出。因此对风水的研究,除了关注话语、仪式和功能外,还应遵循实践逻辑,关注风水话语与社会情境,以及行动者之间的互构。辽东宋屯的两起风水事件,展现了行动者是如何依据社会情境将风水转变成自己的实践策略,各方在实践中如何相向而行以寻找意志的交汇点,通过"相向解释"达至基本的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唐末五代至两宋时期,在客家地区形成了一个重要的风水流派——江西形势派。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风水信仰亦由此深入人心,成为客家人的一种传统意识。客家人的风水信仰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客家人出于"山环水抱"的风水观念,往往将宅居建于山坡下或河湾处,形成一个个聚族而居的村落,世世代代守护着身边的青山绿水;出于风水信仰,引活水环村,在房前开挖"风水塘",对古村落的水口、后龙山、风水林、村边河流、排水系统进行营造和保护等,为科学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新导上路     
徐昕 《风景名胜》2011,(7):168-168
有位老导游在听了我的讲解后差点没笑得背过气去——那幢很大的建筑,那株美丽的桃花,不用你介绍客人们也早就看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