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辽代史学和辽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史学和辽代社会吴怀祺辽代在二个多世纪中,创造出相当丰富的文化,这一点陈述先生在《<辽代文化>序》中说过,他指出:"辽金以鞍马建国,强朝弱附,后人往往注意当时的政治、武功,忽略文化贡献,辽代文化的研究更少。……辽代文化是祖国中古文化北方的一支,今天...  相似文献   

2.
辽代人口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人们印象中形成如下误区:一提起黑龙江地区的历史,就是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一提起黑龙江地区的人口,就是诸少数民族的人口。似乎在古代漫长时间里,黑龙江地区没有汉族历史,也没有汉族人口。其实,并非如此。早在辽代,黑龙江地区就有不少汉族人口。他们与各少数民族并肩开发黑龙江地区,谱写了值得重视的历史篇章。对此,不仅有文献记载,而且还有考古资料印证。拙文仅就这个课题进行深入探讨,感谢读者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辽代向辽西地区移民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段:辽朝建国前后的50年(901—951年)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统治的时期(982—1031年)。辽朝统治者移民至辽西其目的前后有别。辽太祖、太宗时期的移民辽西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契丹腹心地区,辽世宗统治时期的移民活动旨在充实耶律倍家族的领地——医巫闾地区。辽圣宗统治时期的移民既着眼于辽上京、中京地区的经济建设,也有稳定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的政治考虑。到辽代后期,辽西地区呈现"城郭相望"的局面,交通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也对辽朝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辽西地区的民族杂居局面也有利于辽代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辽代社会基层聚落组织的形成与存在具有地域和民族的双重特征。其一 ,在长城以南的燕云农业耕作区 ,存在着承唐仿宋的州县下乡、里组织 ;其二 ,在长城以北辽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三大农业集中开发区内 ,共存着“斡鲁朵”州县下乡、里组织与皇家私人庄园———寨、堡、庄、务等自然聚落 ;其三 ,在辽河流域的牧区及西部草原牧区 ,存着着“翰鲁朵”与游牧部族“石烈”下的抹里 (弥里 )、瓦里、得里和闸撒组织。有辽一代 ,各类社会基层聚落组织一直发挥着它们各自行政、生产、军事及宗教等不同方面的功能 ,并对辽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1世纪以来,科举学俨然已成为一门国际显学,吸引着众多学者孜孜研求,从隋唐到明清,各断代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与其他朝代科举制度研究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辽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却尤显冷寂、薄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史料匮乏所致。(1)但辽代科举研究又是不可或缺的。辽朝主导的选官形式是世选制与科举制,世选制以选契丹  相似文献   

7.
唐朝中期以后北部边疆民族关系明显变化,契丹族利用了唐朝不能控制边疆的机会,从诸多民族中脱颖而出,成为势力最强大的民族。辽朝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以契丹为中心的多民族管辖和控制的政治体系。辽朝灭亡渤海国以后,对渤海国故地实行的统治政策,不仅导致了渤海故地的民族关系深刻变化,而且造成了东北边疆社会发展的严重停滞甚至倒退,断送了东北边疆渤海国统治下"海东盛国"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8.
契丹建国之初,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把"尊孔崇儒"定为基本国策,这就意味着把儒家思想放在了意识形态的首要地位.如此一来,儒家思想影响到了辽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到女性方面:一是参政、议政、忧国忧民,二是成为操守妇道、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方面的典范.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传统美德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林梅 《沧桑》2013,(1):42-44,49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契丹族本身无用玉传统,可建国以后受到其他国家的用玉传统文化而大量使用玉器,在用玉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契丹民族特色的玉器。辽代玉器的形成对中国玉文化产生了特大的影响,在中国玉器史上有着辉煌的成就。辽代玉器的特色、继承、独创在中国玉文化当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十世纪初,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其主要民族包括契丹、汉、渤海和奚(又称库莫奚)。奚族和契丹族,两者在族源、经济类型、习俗、语言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而且地域毗邻。契丹建国后,尽管奚族也是处于被统治地位,但与汉、渤海等被统治民族所处地位不同,同时,辽对它们的统治政策、统治方式等也各异。本文只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族的共同体学说,就奚共同体的演变及其特征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马沙 《文物世界》2000,(2):64-67
辽国是契丹族于公元907年在我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保大五年(1125年)为金所灭,立国二百余年。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陶瓷化。  相似文献   

12.
辽代是中国北方崛起的契丹族建立的国家(916年-125年),大致与北宋王朝相始终.辽代信奉佛教的程度与北宋相比应该更胜一筹,据《辽史》记载,大康四年(1078)七月,“诸路奏饭僧尼三十六万”辽代佛教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这点从咸雍八年《荆州神山云泉寺记》及《涿州云居寺供塔灯邑记》等史料上也可以看出来,里面把辽代佛教发展的原因记载的极其深刻.记云:“佛法西来,天下相应.国王大臣与其力,富商强贾奉其贤.智者献其谋,巧者输其艺,互相为劝,唯恐居其后”为此,辽代寺院数以千计,遍布五京各地.  相似文献   

13.
14.
庞怡 《文史月刊》2013,(3):52-53
辽朝(907~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上京。916年建年号,947年辽太宗定国号为"辽",辽景宗时期经过  相似文献   

15.
<正>辽代是中国北方崛起的契丹族建立的国家(916年——125年),大致与北宋王朝相始终。辽代信奉佛教的程度与北宋相比应该更胜一筹,据《辽史》记载,大康四年(1078)七月",诸路奏饭僧尼三十六万"辽代佛教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这点从咸雍八年《荆州神山云泉寺记》及《涿州云居寺供塔灯邑记》等史料上也可以看出来,里面把辽代  相似文献   

16.
琥珀的研究在欧美颇有规模 ,而在国内 ,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辽代墓葬和遗址出土的丰富的琥珀制品 ,为研究中国古代的琥珀工艺提供了契机。本文试图以科学发掘出土的辽代琥珀制品为依据 ,对其类型、使用、题材、工艺、原料来源、琥珀饰品大行于辽等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围绕辽地琥珀来源而将引发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以及辽代琥珀工艺所揭示的契丹族独特而多元的文化艺术的研究 ,都将是饶有兴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18.
辽代的赋税制度 ,是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而制定的 ,大体可分为州县、部族与属国、属部三种类型。其具体徭役名目繁多。契丹、汉族、渤海等族人民是赋役制度的主要承担者。因俗而治 ,沿袭中原之制又有所创新 ,是辽代赋役制度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9.
辽墓壁画是了解辽代历史的重要资料,目前发现的辽墓壁画众多,内容题材十分丰富,涉及契丹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简要阐析辽墓壁画中的休闲娱乐活动内容,来展现当时契丹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使今人更加清晰地了解千年前古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辽代山西诸州在辽太祖早期分隶于西南面招讨司和代北云朔招讨司,至辽太宗会同元年,又改属南京。辽穆宗辽圣宗时期,诸州军政、财政逐渐形成一体。非战时体制下,山西诸州军事由南、北大王兼理,政事、监察由奉圣州节度使总领,掌领者皆治奉圣州。辽宋战争初期,山西诸州与南京分两区,由南京军事长官总领。尔后,为防御宋军,山西诸州与西南面招讨司合设一区,单独行使军事职权。山西诸州的财政一体始于军需供给,辽圣宗开泰三年,奉圣、丰、蔚、云、应、朔等州置一都转运使,辽代财赋路之一的西京路初步形成。至圣宗晚期,山西诸州已完成军政、财政,乃至监察的一体化。辽兴宗重熙十三年,山西诸州依靠其地理环境及由此形成的军事隘口防御体系,再加之与宋朝和夏朝政权关系等多重因素推动,自南京分离。山西诸州各方面一体化时间上的差异性,根源于辽朝存在着多种非正式区划,而山西诸州与西南南面招讨司合成"西京道",又反映出原来诸种非正式区划逐步消解与再整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