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马涛 《文史月刊》2008,(12):42-45
一、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期间,法国巡捕闯入会场东方欲晓,红日欲出。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李大钊等人筹备下正式成立。1920年秋,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努力下,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2.
1920年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函约其在北京大学时的学生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建立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有10多人。同年11月,谭平山等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召开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时,团员增加到数十人.直至1921年5月间停止活动。  相似文献   

3.
长辛店工人斗争的武器——月牙斧一九二一年五月一日,长辛店铁路工人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工人俱乐部(即工会)。俱乐部一成立就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个青年团组织是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诞生的。发起人有八个: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沈玄庐、袁振英、金家凤、叶天底,前六位都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会议把青年团的名称定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即S.Y青年团。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陈独秀也参加了会议,指派这八个人中最年轻的21岁的俞秀松为“负责人”,参加会议的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提议称为“书记”。  相似文献   

5.
袁振英是中共建党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中共最早的50多个党员之一,他既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也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还是《新青年》、《共产党》月刊与《劳动界》的编辑与撰稿人,外国语学社的英文教师,陈独秀的英文翻译。  相似文献   

6.
周子信 《文史春秋》2014,(10):33-34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于1920年8月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稍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于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名称不一,有的叫“中国共产党”,如上海;有的叫“共产党小组”,如北京;有的叫“共产党支部”,如湖北。其他地区党的早期组织也都离不开这三个名称,但没有一个叫“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7.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六个地方共产主义小组之一,探讨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中共一大的召开,对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有重大历史作用的。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1921和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望志路108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出席这次会议的十三名代表中,有一位少数民族代表,也是年龄最小的代表,即年仅廿岁的贵州水族青年学生邓恩铭,(图一)他是作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之一,出席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的盛会。  相似文献   

9.
刘晓霞 《文史月刊》2005,(10):33-38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上.俞秀松是一个无法抹去的重要人物。早在1920年4月,俞秀松和陈望道一起参加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之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年8月,俞秀松受陈独秀委托,筹建了中国最早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书记.  相似文献   

10.
二人结识在中共一大上毛泽东与李达(1890—1966,号鹤鸣,湖南永州人)认识开始于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上。一大召开前,邀请信及汇款是由二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李达、李汉俊)分别寄出,各地的小组商议派出代表来上海开会的。一大会址  相似文献   

11.
湖南早期党史人物群体,是指从新民学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以新民学会为核心、受其影响的早期党史人物的集合。他们的成长得益于陈独秀的言传身教:从言传方面来说,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影响,逐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身教方面来说,一方面,陈独秀指导毛泽东等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支持并鼓励毛泽东等在湖南从事的一切革命活动,培养和重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早期党史人物,使他们在党内异军突起,崭露头角;另一方面通过对陈独秀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党史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日益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2.
李继锋  郭彬 《纵横》2009,(9):54-59
广东东莞人袁振英是20世纪初中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他先后协助陈独秀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与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并任《新青年》与《共产党》这两个重要刊物的编辑与撰稿人,足见他在建党初期的活跃。但1921年8月,他去法国留学以后,与中国共产党自动脱离关系,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初起时涌现的流星般人物。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2011,(8):87-89
<正>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等武装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  相似文献   

14.
新文化运动刍议胡晓新文化运动又称新思潮运动。中国现代文艺复兴。学界一般以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为其开端。下限有几种说法,一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二为1920年9月《新青年》8卷1期改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三为192...  相似文献   

15.
80年前,有一位重要人物,虽然没有正式列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大会议代表名单,却为会议的召开出谋划策忙前忙后不亦乐乎,他就是早年加入同盟会的国民党元老邵力子先生。谁都知道他身居国民党要职,是后来的爱国民主人士,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那时却参加了筹建中共,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男女生同窗共读,在今天的中学里已经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了,然而在七十多年前的“五四时期”却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那么,这一反封建的壮举究竟是怎样发端起来的呢?回首这段往事,不能不归功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历史人物——袁振英。 袁振英,广东人氏,北京大学毕业生,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后来一度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早期成员。作为陈独秀的学生和追随者,他对新文化的传播也是十分热心的。1920年底,经陈独秀举荐,他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广东省的省立一中校长,从此,开始了他改革中学教育的生涯。  相似文献   

17.
张申府,直隶(今河北省)献县人,又名崧年。1920年参加筹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位缔造者之一(另二位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1年到法国巴黎领导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共旅法、旅德支部主要负责人之一,后回国。1925 年退出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相继任广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并长期从事哲学和文献翻译工作。1946年代表民盟参加旧政协。建国后,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顾问。1986 年6月20日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最新版本(2002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对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表述,有一个很重要的修改,就是把沿用了60多年的“共产主义小组”名称,改为“党的早期组织”。写了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为书记”(见上册75页)。这一修改,恢复了原来的面貌。1920年入党的罗章龙,在1978年就说过:“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是后人给起的。在过去,对内对外都没有用过这个名字。”1920年入党的张申府,1979年9月也说过:“中国共产党1920年开始创建,地点在上海和北京。……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产党。”但是,至今还有不少报刊,仍沿用“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的中央档案馆里,珍藏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这是飘扬在历史苍茫天幕上的理想旗帜!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神州大地,从此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7次全国代表大会。回溯参加中共第五、  相似文献   

20.
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作为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都市的上海,为中共成立提供了最适宜的地理环境。以上海工人为主体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阶级觉悟的提高,为共产党的创建奠定阶级基础。上海发达的媒介网络为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提供便利条件。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上海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集聚与活动中心。以陈独秀为核心的《新青年》编辑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则为中共上海发起组提供基本成员,上海发起组实际担当了组建中共的临时中央。中共在上海的成立是上海近代化的结果。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初期的活动,构成上海近代史的华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