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使旅游者体验和领略农业艺术和自然情趣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文章阐述了长沙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影响长沙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一、长沙市休闲农业发展特点(一)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2012年全省休闲农业实现经营收入120亿元,共接待游客1亿多人次。作为省会城市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SWOT模型对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在SWOT分析基础上对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前言休闲农业是依靠农业、农村、农民独特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融合观光旅游的特点,充分挖掘和发展农村的自然景观、文化和农业生产资源的多种功能,向人们提供休闲观光、文化欣赏、科普教育、休闲服务、风俗民情感受、农产品和农事体验的一个新的产业。黄冈市休闲农业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较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促使人们愿意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放松和自我提升。以农业活动为基础的休闲农业,是一种把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新的放松休闲方式,其将自然环境、农事活动、绿色食品、乡土文化相融合,不断吸引并成为人们外出休闲的最佳选择。乐山市近年来以“农业”为基础,以“绿色”为指引,将茶叶、水果、水产、蔬菜、林竹等特色农业产业联结,推动农业产业体系,从而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乐山市发展休闲农业模式分析,探索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为乐山市打造休闲农业总体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春娥 《旅游纵览》2022,(2):156-159
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因此,本文基于购买决策过程,从认知需求、信息搜寻、评估选择、购买行为、购后行为5个阶段,研究城市居民的休闲农业旅游偏好,并结合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旅游偏好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城市居民购买决策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莉 《旅游纵览》2022,(19):47-49
中草药休闲农业产业是中草药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乡村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典型。本文基于休闲农业产生背景及体验经济理论,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本草休闲农业产业园规划实践为例,结合项目地资源禀赋条件等,从规划布局、农业功能拓展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探索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理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丽江市白沙镇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即致力于营造休闲农业的特色;引进人才,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延长产业链,实现各产业间联动发展;改善营销策略;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注重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能为丽江市白沙镇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仿生学在休闲农业旅游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休闲农业旅游设施设计中引入仿生学概念,不但可使农业资源永续利用,还能设计出更多有趣的作品以增加多种游憩机会,这对于游客审美品质与生态观念的提升必能大有助益,休闲农业亦可朝着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发展。在阐述仿生学与休闲农业旅游概念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休闲农业旅游设施仿生设计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并尝试从结构、功能、形态和色彩仿生等方面,对休闲农业旅游设施进行仿生设计与应用,以供后续研究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孙国强 《神州》2014,(17):266-26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人民的物资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广大人民的消费理念快速转变,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工作时间的日趋合理,人民的休闲时间变多,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休闲时代。人民休闲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了观光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有效的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以及增加了农业的收入,并使我国的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纵览》2012,(3):9
震后汶川因旅游产业焕发生机,乘着建设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政策东风,休闲农业旅游已成为汶川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的富民产业。2011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7.7亿元,休闲农业产值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家战略和成德两地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出发,以成、德两地的休闲农业旅游为研究对象,对两地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包括资源概况、经营情况及类型条件进行总结,并采用ASEB栅格分析,探索目前成德两地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宋焱琼 《旅游纵览》2023,(17):35-37+41
近年来,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旺盛,农业公园是乡村休闲农业的升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旅游吸引物。本文以广东省省级农业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构建基于游客网络评价分析的广东省休闲农业公园吸引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广东农业公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宁台农业合作的优势与潜力及存在的差异性与要素互补性.并针对两地休闲农业的实际与发展形势提出了加强宁台体闲农业合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赵秋利 《旅游纵览》2022,(22):51-53
将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进行互动融合发展,是有效沟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基础,不仅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能够有效加快城镇化进程,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村和城市居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更好地兼顾国家建设发展和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本文将主要阐述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融合发展的意义,并且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融合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互动融合发展策略,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吴光玲 《黑龙江史志》2013,(17):250+252
充分挖掘和利用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中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特色农业,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精心组织编制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大人文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聚集整合,强化功能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产业品牌,从而推动观光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旅游代际特征与盈利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德刚 《旅游科学》2013,27(1):76-83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新型业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深度、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农业旅游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影响着效益增值的幅度。本文通过对世界农业旅游发展历程的梳理,以主导功能、产业融合深度、盈利模式为依据对其进行了代际划分,总结出农业旅游的发展迄今大致经历了三代演进历程——即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并对其各自的代际特征进行了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农业公园是区域内休闲观光农业的集群,是以现代高效农业为本,融地方文化、特色创意为一体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业态,其具体发展模式还处在一个探索与实践的初期阶段,本文在总结相关学者对国家农业公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家农业公园的理论体系和相关典型案例,初步提出了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樊丽娟 《旅游纵览》2022,(23):138-140
目前,旅游业急需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方式,重新构建新型旅游业态,实现增收发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除了具有传统生产性功能,还具有休闲、观光等生活性功能,将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能够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统筹发展,创新旅游产业生态形式,以新业态激发旅游转型新动能。本文将分析我国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优势、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观光农业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传承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美丽南方景区实际情况,就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突出产品独特性,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发挥政府引导职能,提高旅游效益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带动景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兴的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高效产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观光农业将成为城郊休闲旅游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资源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龙脊梯田农业系统展现给了世界一片美丽风景,我们要坚持保护梯田农业生态系统及所蕴含的生物多样性、农业自然景观、农业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技术,同时通过农产品和特色食品加工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拓展农业生产功能和发展方式,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引导农民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