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丈原依然神秘———古原如旧,庙宇森立。有所变化的是多出了一条盘山公路,几道拾步路阶,以及些许水泥抹面的广场。现代化的建筑无可挑剔的洒脱,然而,游人的心境似乎并不为这个,而在于落叶秋风中感受一种环境,寻找一种精神。三国时期最富有悲剧色彩的一幕———五丈原诸葛禳星,便在这里上演。牵强附会的枝蔓显然是文学家罗贯中的夸大。但54岁的诸葛亮被司马懿拖死此地,却是不争的事实。蜀不及魏,亦不及吴,无可否认。可诸葛孔明乃至刘备、关羽、张飞明知不可为,却躬身为之,崇尚一个忠字,追求一个义字,似乎才是后人尊崇他们的原因。在中国历…  相似文献   

2.
褒斜道     
《陕西史志》2004,(6):48-48
褒斜道是秦汉魏晋时关中通往汉中的主要交通线,北起于今眉县的斜峪关口,溯斜河南上秦岭北坡,在“五里坡”(今太白县境)离开斜谷,到褒水发源地后,顺褒水南下,穿山攀壁,出褒城进入汉中盆地,从勉县西南行,汇金牛道,直趋剑门关。汉武帝时拜张印为太守“发数万人作褒斜栈五百余里”,此后蜀汉之诸葛亮,魏泰和六年潘宗伯,  相似文献   

3.
从褒斜道路况探"流马"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四川文物》2003,(4):78-81
在诸葛亮研究中,“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热点。目前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木牛流马”是两种不同的运输工具,但对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还存在争议。本重点谈的是“流马”的功能。认为“流马”具备陆运与水运双重功能,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依据褒斜道的具体地理环境与路况而设制的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4.
千岛湖寻美     
"千岛碧水画中游"。浩瀚之湖面,青翠之群岛,奇特之洞壑,清澈之湖水,置身千岛湖中,你会沉醉在这绿色的世界里,那份恬淡、那份安逸,无疑是人生旅途中的难得享受。 千岛湖美有其一流的生态环境,80万亩的水面,1078个岛屿,是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湖区四周群山叠翠,绵延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达93%,绿视率近100%。茂密的森林  相似文献   

5.
刘洁 《文博》2008,(4):63-65
一般认为,褒斜道"石门"的开凿时间为东汉永平年问,笔者根据相关材料,认为石门的开凿时间为西汉武帝元朔年间.本文从褒斜道为汉代交通要道,西汉时期已经具备了各方面的技术和关中急需汉中之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清初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关于褒斜古道的介绍 ,从资料丰富、论述全面、分析深刻说 ,在我国历史地理古籍中都可谓首屈一指。但却没有弄清明清北栈道 ,也就是唐宋褒斜道与秦汉褒斜道有别。因而对褒斜道上有关历史事件、地理形势的论述 ,颇有指东说西 ,与实际不符之处。特为校释 ,以便读者  相似文献   

7.
肖艳 《文史春秋》2006,(12):64-64
设想一下,如果让张飞去住怡红院,访蘅芜院,在大观园里享受风花雪月……那将使读者啼笑皆非,为什么?不和谐啊,人物与环境不和谐嘛。如果让诸葛亮去水泊梁山,充当“智多星”,当然完全可以胜任,但他以汉室为宗,以臣节为重,去当草寇,是不会愿意的,徐庶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设一谋吗?假如让诸葛亮上梁山,也是思想性格与行为相悖。而在《三国演义》里,却是异常“和谐”,作者罗贯中是深谙和谐之理的。《三国演义》讲述的是和谐的故事。东周列国,人物故事纷繁、紊乱;隋唐演义,故事单调,缺乏波澜。所以,《东周列国志》和《隋唐演义》都不能成为…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的学者都认为五尺道是秦始皇时期开凿的川南入滇道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后指出,无论是五尺道的开凿时间还是道路宽度,都完全不能支持这样的说法;五尺道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中入蜀道路,也就是汉以降所称的"石牛道"、"金牛道"。川、滇二省相关的考古发掘资料,也能为本文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结论可使西南古史研究中的某些谜题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陈仓古道考     
作为一个地理实体,陈仓古道实指汉中关中间秦岭山区的一条谷道。据说这条谷道曾是秦汉之际刘邦北定三秦、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路。但此说源于宋代平话、元代杂剧,于史无徵,并非事实。而陈仓古道之名却由元代而历明清,流传至今。考校这条谷道被开辟利用的时间,则既非早在秦汉,亦非晚至宋元。当在唐宋褒斜道(亦即元明清连云栈道)出现之后。唐末五代的"桑林路"可能就是它的前身。  相似文献   

10.
西岳华山     
贾二强 《山茶》2011,(11):I0001-I0004
华山,又称太华山。地处关中平原的东部,为秦岭的支脉,其山体为一浑然天成的巨大花岗岩构成,从脚下的渭河川地拔地而起,横空出世,直插云宵。因有“天外三峰”(指华山主峰东、南、西三峰)的美称。华山山势险峻陡峭,壁立千寻.与其他四岳截然不同,以此世谓“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  相似文献   

11.
董珊 《文博》2012,(5):49-53
本文重新考释了西周昭王时期启尊、启卣铭文以及所见的历史地理,认为启尊、卣铭文分别记述了周昭王两次南行的路线。尊铭记西南行,可能是沿褒水岸边走褒斜道,目的地是汉中;卣铭记东南行,先沿秦岭谷地向东行,中途止跸于山谷而宿,又至于位于蓝田的上侯,沿蓝武道至于均水岸边,目的地可能是江汉平原地区。这两次南行都到了汉水,或有可能都是昭王伐楚的前奏。器主启在事件中担任警跸,因此功劳而作器纪念。  相似文献   

12.
廖文杰 《旅游纵览》2008,(12):20-21
<正>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是南宋末年诸葛亮二十世孙诸葛大师公迁居此地后,为纪念先祖诸葛亮而按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构建的。诸葛村全村5000多人,聚居着诸葛亮后裔第四十三至五十五代共4000多人,完完全全的一家人呐。  相似文献   

13.
<正>拍摄蝴蝶"对称"之美,是蝴蝶摄影中的一种挑战。一是机会可遇不可求,"蜂团蝶阵乱纷纷",当你与群蝶相遇,它们如天女散花般毫无秩序,又似小河流水一样,形成一种动态的"彩流",常常让你望蝶兴叹,不拍则失去良机,而选择拍摄又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影像记录,难以展现蝴蝶的美、张扬和摄影者的艺术表现力;二是瞬间难把握,当你看到两只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出生于东汉末的大动荡中,当时社会环境与其个人的特殊经历促使其形成谨慎的性格。而这种谨慎的性格决定了诸葛亮的用人策略。  相似文献   

15.
魂断黄土岭     
伍弱文 《文史月刊》2012,(11):44-45
黄土岭是太行山北部群山中的一个峡谷,位于河北涞源、易县交界处。  相似文献   

16.
阴阳湖     
周少华 《丝绸之路》2010,(15):29-29
新、青、藏三省区交界处,羌塘高原北部高寒无人区,天高地远,莽莽苍苍。大的荒凉常孕育别样的景观,带给世人不同寻常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楚人(族)的起源地及其迁徙路线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楚史研究者的艰难研究课题。清华简《楚居》的面世,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既有楚人源于关中平原观点的基础上,指出《楚居》12个早期地名皆在今陕西省境内:"畏阝山"即蒉山,在蓝田县境;"穴穷"即镐京,在西安市西;"乔山"即峣山,在蓝田县与商州区之间;"爰陂"即原陂,在蓝田县境;"汌水"即灌水,今赤水河;"方山"即华山,今华山山脉;"盘"即蕃,"京宗"即郑荆,皆在华县境;"哉水"即兹水,今灞河;"屈"即冢,今商州区境;"鄀"即上鄀,在洛河、丹江上游;"夷屯"即丹阳,今商州区境。这些地名位置的落实,为楚人源于关中平原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为楚文化之谜的破译奠定了新的历史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朱明勋 《沧桑》2008,(4):1-2
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从历史学家陈寿开始就存在不少争论。本文通过对诸葛亮用兵的实际及历史上的一些战争现象的分析,认为诸葛亮有较为杰出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19.
寻子     
带着妻子走上军舰的那个瞬间,他回头望望在奶妈怀里只有60天大的儿子,以为这次同每次一样,只是一次普通的执行任务,可是直到1989年回内地探亲前夕,他才明白自己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他的骨灰是随着机票一起,由妻子带着他上路的。  相似文献   

20.
寻城记     
刘奕 《贵阳文史》2011,(5):57-58
编辑手记 如何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视作一个可读的文本,如何书写一座当下的城市,一直是“新文化生活”在思考和努力的。在描绘了书店风景、公益组织、桌游文化以后,我在纷繁的城市游走中开始迷失,疑惑这些文字是否脱离了初衷,思考是否未与现实相连,所写的是否成为了空泛之言?于是,重新出发的心情被寄托于这篇“寻城记”(一篇迟来的序),希望能够在文字的梳理中让思路日渐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