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笑月 《神州》2014,(18):64-65
美学是人类最难的学问,美学著作以及著作人对"美学"的理解,对美学主要问题的认识,也从来没有统一过。音乐美学理论作为美学整体架构下的一个子学科,同样如此。面对世界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大势,加强音乐美学理论成果教学转化,培养更多的高、精、尖音乐人才,对于实现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晔  隋欣 《神州》2012,(27):37-37
中西音乐的渊源各异,也是各有千秋。中国传统音乐它的立足点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不断完善而使其对外界的感受更加锐敏,更加细微。它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之性、天人相类,而不是西方艺术中的激情。音乐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情感,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延伸,也是文化意志的灵魂。音乐和语言一样,也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因为中国和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中西方音乐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深刻理解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对正确研究音乐的美学思想起到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泉映月》作为一首名曲,不少专家、学者对它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是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的文章很少。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乐曲的结构和二胡的相关技巧,提出《二泉映月》实际上是在用音乐的形式探讨人生的哲学,它在表现对旧社会的控诉和阿炳坚强性格的同时还透着释然和超脱。  相似文献   

4.
《庄子》对《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对音乐美追求的发展,《老子》追求关乐,《庄子》扩大了美的追求范围,揭示了审美愉悦;对音乐审美标准的发展,《老子》以“音声相和”为音乐审美标准,相和是美乐,不和是丑乐,《庄子》发展为“至乐自然”的音乐审美准则,“籁乐”、“至乐”、“天乐”是美乐,失性、屈礼、不适之乐是丑乐;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老子》追求“大音希声”的音乐境界,《庄子》发展为追求“至乐自然”的音乐之“道”。《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创新:阐明了音乐的本源、功能问题,强调有声人为之乐的重要,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历程。老子是道家音乐和文化的领军人物,庄子则是一号旗手。老子树起了“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巅峰,庄子开拓了审美心理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李楠 《神州》2013,(1):184-185
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而传统音乐更是源远流长,蕴含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但是在新文化和新思想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传统音乐如何走出困境、超于自我、继续发展,就成为了众多音乐艺术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吉丽阳 《神州》2012,(8):194-194
本文就音乐美学发展研究进程探讨了相关音乐关学问题及哲学内涵,对明晰音乐美学特征,优化音乐审美效果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音乐文化的地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岩  李秀霞 《人文地理》1996,11(4):57-59
本文从地理的角度探讨了音乐文化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基本特征。在音乐的象征意义、媒体作用、经济产业和思想诱导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教学既要遵循美学原理,又要关注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发展特点和审美心理变化。对于高中生来说,培养音乐素养是培养审美的基本途径,注重音乐作品的内容分析,用音乐本身的"美"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方璀 《神州》2012,(20):209
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笔者则借鉴音乐美学的观点,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这三个角度,对"音乐"的本质、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旨在从较为立体的维度中去理解"音乐"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0.
由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著的《乐记》深刻体现了儒家的音乐观——"中庸"和以"和"为美的思想,对我国传统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现当代钢琴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本文从《乐记》所蕴涵的音乐美学思想入手,阐述了以"和"为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在我国现当代钢琴音乐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对其作品词曲、钢琴伴奏形式及内容、音乐艺术创作风格特征,进行深层次、全方面的调研,归纳出艺术歌曲在音乐形象塑造方面具有以下特征,即,钢琴伴奏丰富、词曲思想内涵深厚、艺术魅力独特感人,这三方面特征融会贯通、和谐统一。对艺术歌曲音乐艺术形象在乐坛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从现实主义视角连来看,艺术歌曲音乐形象塑造以音乐创造的理念与原则为基础,其以彰显现实的理智抽象性和情感具体性为根本任务,以实现符合现实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为基本特征。从现实主义美学价值和意义的视角来看,艺术歌曲艺术形象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与诗词的有机结合以及乐体与词体的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陈奕虹 《神州》2011,(12):170-170
邓丽君恬静缠绵的音乐是在传统乐风背景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流行乐风的导向。她独特的演唱风格,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演唱风格,开启了一个新的审美时代。本文力着从演唱艺术和表演风格两方面对邓丽君音乐进行美学研究,试图启迪人的心灵美感、塑造人的音乐灵魂。  相似文献   

13.
陈奕虹 《神州》2011,(29):170
邓丽君恬静缠绵的音乐是在传统乐风背景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流行乐风的导向。她独特的演唱风格,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演唱风格,开启了一个新的审美时代。本文力着从演唱艺术和表演风格两方面对邓丽君音乐进行美学研究,试图启迪人的心灵美感、塑造人的音乐灵魂。  相似文献   

14.
廖红梅 《沧桑》2010,(3):251-25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对审美追求由来已久,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和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闪烁着中国人精神和智慧的艺术品种。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传入后,中国出现了现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保存了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成分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其审美风貌和精神,它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理论的一个永久性课题。本文试图从"情"这一角度对当代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作出自己的归纳和总结,并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情"这一美学理论方面作一些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琴谱是古琴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古琴在古代有过高于一般乐器的地位,被列于雅乐之中,是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重要形式。清代古琴艺术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古琴美学却停滞不前,并且排斥种种新变。《四库全书总目》中关于琴谱的著录具有极强的选择性,鲜明地反映出馆臣的音乐修养,同时,馆臣撰写的提要也折射出馆臣陈腐、保守的音乐观念。  相似文献   

16.
关松鹤  赵美音  梁良 《神州》2012,(32):190-190
乐器表演、人声歌唱和指挥乐队等都是音乐表演的艺术形式手段。音乐表演用具体形象且可感的音乐形式将乐曲表现出来,且将其传达给观众,以便发挥它的社会功效。音乐表演实践中的许多现象及其本质的规律是美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研究与讨论,提出个性与共性、虚与实、情与理的协调统一的原则。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对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获得更为真切,全方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甘翠贞 《神州》2012,(21):305-305
音乐课程标准中写道:“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孩子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着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也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可见,要想让孩子们学好音乐,培养和持续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要素,作为音乐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器乐竖笛的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行为特征出发,实施竖笛趣味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白晓霞 《神州》2014,(9):61-61
音乐是积攒灵感以及激发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学教学的途径之一。音乐是有声的情感体验。这种有声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感官上感知音乐的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陶冶了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寒青 《神州》2013,(8):32-32
中国古代文人谈及礼必论及乐,论及乐又脱离不了礼。"礼"必然通过"乐"来表现,而"乐"又依附于"礼"而存在,礼乐互为表里。这都是由礼的形式需要和音乐本身的社会功能性所决定的。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丰富多样,百家争鸣,而能够存活至今仍被我们施行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释家为外来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道、儒两家学说,其本质仍离不开儒、道两家学说的思想。故本文主要通过儒、道两家既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吸收交融,相辅相成的动态生存现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儒家音乐与美学思想的互为表里的关系,分析了当代泛音乐美学思想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化的成就堪称无与伦比,以音乐而论,其气象万千的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与转折点,它的音乐美学思想亦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唐代乐艺中饱含的美学思想不单由音乐自身来表达,很多辅助性的表达方式更为音乐直击人们的灵魂大开方便之门,使得人们超然"出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