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葫芦形器物与生育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葫芦形器物与生育崇拜何周德葫芦是我国最古老的蔬菜植物之一,在我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古代遗址中,就发现过炭化葫芦遗物。如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葫芦皮①,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葫芦籽②,说明我国最晚已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栽培或利用葫芦。...  相似文献   

2.
张集战国墓出土乐器浅谈胡光福1990年12月中旬,信阳地区和潢川县文物部门,在河南省潢川县张集乡窑场附近发掘了一座战国墓,发现在墓室中放置着成组的礼器和乐器。其放置的方法为:左方二架瑟,右方放置小型木鼓一架和散置的葫芦竺、竹管哨等管乐。前方放置陶器和...  相似文献   

3.
权鹏飞 《丝绸之路》2010,(23):52-53
土一样的维吾尔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真正的维吾尔在南疆,南疆的维吾尔在喀什与和田;喀什有维吾尔城市,和田有维吾尔乡村。在工业化进程加剧的今天,浑身披满塔克拉玛干大漠沙尘的和田维吾尔人给人展示的无疑是原装的本色。  相似文献   

4.
武琴  薛洁 《丝绸之路》2011,(8):58-61
人生仪礼是社会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维吾尔人生仪礼对维吾尔女性有着重要影响,所以,维吾尔女性与人生仪礼关系极为密切。本文从维吾尔女性在人生仪礼这一重要民俗事象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和人生仪礼对她们的深刻影响方面来阐释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即维吾尔女性传承、发展着维吾尔人生仪礼民俗文化,维吾尔人生仪礼民俗文化也深刻影响、塑造了维吾尔女性。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20,(4)
正绘画中出现葫芦形象,最早要算是宋画了。作为花鸟画的分支,葫芦画在宋代却并非以花鸟画的形式出现。它在画中的形象,大多出现在人物画中,是作为画中主人的配角而存在。葫芦虽小,但在画中的含义却不可小觑。南宋诗人陆游(1125~1210)曾有《刘道士赠小葫芦》诗云:"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比陆游略早的道教天师张继先(1092~1127)也有《点绛唇·小小葫芦》词咏葫芦:"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鱼袋",足见葫芦在两宋时期已经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蜜蜂、岩蜂、葫芦蜂碰在一起,它们便谈起各自的生活情况。葫芦蜂问蜜蜂:“朋友,你春夏秋冬都生活得很好,你住在哪里?”葫芦蜂平时爱欺侮别的蜂,蜜蜂有些恨它,就捉弄它道:“我的家挂在树枝上,我的小儿头朝下放着。”葫芦蜂听后就说:“好,我就照你说的那样去安家。”说完,葫芦蜂就飞回去,在树上做窝了。葫芦蜂飞走后,岩蜂问蜜蜂:“朋友,  相似文献   

7.
葫芦谐音"福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吉祥、幸福的寓意。成立于2014年的山东济南葫芦工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葫芦工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国内葫芦产品研发及制作的代表性企业之一。通过葫芦工坊对葫芦制品的研发和设计,那些看似和日常生活不沾边的葫芦,成为丰富多彩的装饰品。实用器,为传统的葫芦文化赋予了...  相似文献   

8.
北京陶然亭葫芦小岛的北坡下,矗立着一座尖锥形的石碑,碑上刻着三行题词:“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墓中埋葬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介绍维吾尔木卡姆舞蹈艺术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维吾尔木卡姆舞蹈艺术中体现出的维吾尔族历史文化信仰以及人民劳动生活的文化特征,进而探讨了维吾尔木卡姆舞蹈艺术对增强维吾尔木书姆艺术的整体完整性和形式多样性的重要作用。维吾尔木卡姆中的舞蹈艺术是维吾尔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着维吾尔文化的显著特征,是维吾尔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维吾尔人通过舞蹈活动增加了社会交流和民族凝聚力,增进了感情,维吾尔民族文化也由此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0.
所谓维吾尔学,是指一切与维吾尔族研究有关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维吾尔史学、语言学、文学、宗教、民俗、经济、艺术等。维吾尔学的兴起是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许多外国的所谓“探险家”在新疆和敦煌窃取数以万计的古文献、古文物及其对这些文献文物的研究刊布相联系的。其中主要的“探险家”如:俄国的罗波洛夫斯基于1893年,克列门兹于1897年,奥登堡于1909年曾在新疆和敦煌获得了大量文物和文书,其中奥登堡在吐鲁番拍摄的胶卷就达8000张;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文书不下12000件。英国的斯坦因前后四次(1900~1901年;1906…  相似文献   

11.
周晶 《丝绸之路》2009,(8):77-78
我国栽培葫芦历史悠久,葫芦通常被当作吉祥物,并创造出极具观赏价值的葫芦工艺品。金城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本地特有的刻葫芦民间工艺,选材和制作工艺极具特色,在百余年的发展中逐渐壮大。高文化素质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涉入使兰州刻葫芦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几次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巴基斯坦的维吾尔总人口超过了6000人,全部是巴基斯坦国籍,全部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大多居住在城镇,从事经商和手工业,除少数企业家和有一定规模的商人外,大多生活在社会中下层。除维吾尔语外,多操乌尔都语和英语。社交范围多限于维吾尔和维吾尔有关的人群。巴基斯坦维吾尔华人与其他国家的华人华侨不同,他们有很强的祖国归属感。2010年3月,全巴基斯坦华人华侨协会正式成立,其社团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政府,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14,(1)
<正>二.清宫官窑瓷器与明清绘画清乾隆款霁蓝活腰环葫芦大瓶(图23)制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高80.5、口径9、腹径大33.5、小14.5厘米,足径17.6厘米。瓷制葫芦瓶始烧于宋、元时期,明、清两朝景德镇窑曾大量烧造。这件乾隆款葫芦瓶应是清代中期所制各类葫芦瓶的代表器之一。瓶为撇口,短细颈,总体如上小、下大的束腰葫芦形;颈肩、腰部线条流畅,其形匀称秀美,下部为平底,底部圈足露胎,胎体厚重。口内为白釉地,葫芦表面为霁蓝釉,深邃沉静,端庄精致;束腰间为一圈扁状活环,环两侧为  相似文献   

14.
地母遮弃米怀了三百六十天孕,生下一团肉疙瘩,疙瘩里边包着粒葫芦籽。遮弃米就把这粒葫芦籽深深埋进土里,想不到足足过了三个月零七天,葫芦籽竟冒土发芽了;一天天地茁壮成长,那葫芦藤条长得老长老长,向四方伸展,慢慢地攀缠在旁边的一株花拉树上,结出独独一个大葫芦来。遮弃米眼看这葫芦越长越大,沉甸甸地往下坠着。有天夜里,遮弃米仿佛听见花拉树上有人在嚷嚷,走到树下仔细一听,原来是大葫芦里有人声叫喊:“我们还有人哩,  相似文献   

15.
2008岁末,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在乌鲁木齐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共同为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揭牌。维吾尔古典文学反映了维吾尔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貌,含意隽永,源远流长,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融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套曲,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和世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21,(3)
正在明代,女子佩戴耳饰成为当时普遍的风尚,小巧玲珑的耳饰却尽显女性之美。明代耳饰可分为耳环和耳坠两大类。其中耳环在明代贵族妇女墓中出土数量众多,纹样丰富,有葫芦环、珠排环、八珠环、梅花环等。而葫芦耳环又是明代耳环中的典型式样,其基本造型由元代继承而来,按材质分为金葫芦耳环和金珠宝葫芦耳环,前者按制作工艺又细分为金光葫芦耳环、金瓜棱葫芦耳环和金累丝葫芦耳环等。(1)这些形制多样的葫芦耳环折射出当时社会精湛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许多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中药店门前要挂一个葫芦,但是,提到"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句俗语,你就会知道这葫芦肯定与药有关。葫芦,古代称做"壶",俗称葫芦瓜。古今许多神话故事,几乎涉及药就有葫芦。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就常背一个装有"灵丹妙药"的葫芦,行走江湖,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18.
彝族葫芦崇拜与生殖文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又称壶、匏、瓠等。壶,小篆作《说文》:“壶,昆吾圜器也。像形,像其盖也。”“昆吾”即是“葫芦”的音转。葫芦的概念.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葫芦,指部果上下部膨大,下部大于上部的缢腰状类,俗称“丫丫”葫芦儿”;广义的葫芦,则是指“成熟后果皮木质化”的葫芦家族,其主要成员有部、悬瓠、壶、蒲芦等。在古代祭献礼仪中,葫芦是必不可少的盛皿。《礼仪·郊特牲》说:“器用陶的.以象天地之性。”“陶匏”即陶制的葫芦状器皿.而葫芦作为盛皿,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实际生活,或盛水,或盛酒,或盛油.或盛药…  相似文献   

19.
葫芦节     
每年农历的十月十五,是澜沧县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葫芦节”,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这天拉祜族人民都会穿着灿烂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带着自酿的美酒与糯米做的粑粑,杀猪宰鸡,集中在每个村子的广场上,开始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 男子吹奏葫芦笙领舞、男女共跳“嘎克”舞;女子敲打象脚鼓跳摆舞;男女青年进行民歌对唱;举行体育与游戏表演,如荡秋千、背水、打陀螺、射弩比赛.老人们相约在火塘边,边饮酒边颂唱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在歌舞场地中央放置一对葫芦,象征拉祜族的祖先,让每个人都对它表示恭敬,随时把祖先的恩情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20.
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庆学 《民俗研究》2008,(4):195-198
葫芦作为绘画题材,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中受到艺术家的青睐,不仅因为葫芦题材的绘画具有花鸟画的一般艺术特征,易于表现,还源于葫芦题材花鸟画不同于一般题材的花鸟画,它还具有丰富的民俗意义,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中国的葫芦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已经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者们从民俗学、神话学、人类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