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对成都府南河滨河线性绿地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对比,从景观生态学、植物学、以及环境心理学等学科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抽象出城市滨河线性绿地模式空间,并提出相应的景观配置优化措施;建立适用于城市河岸绿地的最优景观格局,从科学、系统、生态可辩护性、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城市河流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设计体系。物种考虑方面,对府南河水鸟——白鹭鸶的分布区域进行调查分析,验证最优景观格局的科学合理性,以期实现城市河流“自然、人类、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6年3月28日,一块刻有华西协会大学英文校名的石碑在府南河工地上出士,引起了成都新闻媒介的广泛关注。《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经济电视台的记者们纷纷前来,宁静的华西校园显得异常热闹。石碑出土的消息,迅速传向海内外。新华社3月30日,以晚报专线向全国20多家晚报发出消息,并向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区发出报道。据悉香港有两家报纸进行了转载。各届人士对石碑出土的文物价值作了充分的肯定。经华西医科大学校档案馆人员现场考查,证实这块石碑正是华西协合大学建校初老校;司正上方镶嵌的校牌。华西协会大学…  相似文献   

3.
成都的山     
成都,古称“益州”,因其位于成都平原之中、川西平原之西,所以,又有“西蜀”之称。至于“锦官城”、“蓉城”的美称,已是常谈,可是,成都是“山城”之说,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秦成都少城“与咸阳同制”浅析潘明娟提及战国时期的成都,总要说成都“与咸阳同制”,以证其城市发展水平之高。但是,与咸阳同制的究竟是秦成都的少城还是大城?是怎样地“同制”?众说不一,有必要略作探讨。文献中最早提及“与咸阳同制”问题的是扬雄《蜀王本纪》:“...  相似文献   

5.
成都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古城之一。至迟从秦汉开始,二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上,成都还先后成为古蜀国、公孙述“成家”、刘备“蜀汉”、南北朝李氏“成汉”、五代十国“前蜀”、“后蜀”等割据王国的都城。与我国其它古城相比,成都城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早期成都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南方古代早期城市的基本特征,在许多重要方面,有别于过去学界讨论较多的北方城市,丰富了对我国早期城市的认识。二,成都城从建城到现在,一直没发生过较大的城址迁徒,三千多年来,城址代代相承,以至于今。  相似文献   

6.
潘健 《旅游》1996,(10)
一、成都旅游区 成都市区郊区主要名胜 成都是四川的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城市。相传远在周代末年,蜀王开明氏的后世把国都从郫县迁到这里,取一年成市,三年成都的含义,命名成都。在汉代,成都的织锦手工业发达,设置锦官管理,故成都又称“锦官城”,简称“锦城”。五代后蜀后主孟昶于土筑城墙上遍种芙蓉,秋日盛  相似文献   

7.
素号“天府之国”、“一片真土”的成都,自古至今皆为西南重镇,其历史与文化深受重视,相关著作很多。近得《成都通史》,即为关于成都的最新著作,是书为成都社科学院的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展读其卷五《元明时期》(陈世松、李映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8.
徐学书 《成都文物》2000,(3):69-72,50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夸张诗句,不知使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蜀地望而却步,误以为蜀中自古便封闭落后。清代成都“穿城九里三”的规模,更使得不少人推想清代以前成都的城市规模恐怕更小……。多少年来宣传中说到成都历史最鼎盛之时只不过是晚唐时期有“扬一益二”之称。不少人多年来一直误认为成都自古便是封闭落后地区,由此亦严重影响到成都的对外开放和人们建设现代化成都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成都城市品牌与“三国圣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成都市研究城市经营品牌时,应区分地方性品牌和全国性品牌。“三国圣地”为全国性、世界性品牌。成都作为三国“正统”的蜀汉的都城,在三国文化内涵方面,不仅是成都历史上最耀眼的闪光点,也是全国所有城市和地区中最为厚重的城市,早就被海内外视为“三国圣地”,建议用“三国圣地”这个品牌包装成都。它对提升城市形象、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经济管理、商业竞争的能力等方面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汪毅 《巴蜀史志》2009,(6):8-13
成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故成都的城市名片纷呈。早在20世纪上叶,成都就有“小巴黎”之称。及至1944年1月,因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强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的显学——“敦煌学”,成都因此而有中国“文艺复兴权舆,肇于成都”、“中国文艺复兴之翡冷翠城”(即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的舆论,并成为媒体传播的主旨,不乏相当影响。后来,由于政权更替、时过境迁,此“说”湮没于世。本文史海钩沉.通过相关资料论证了成都当时确有中国文艺复兴发祥地之舆论,并且该舆论深植文化界有较为广泛的影响。由此.笔者认为,成都是中国文艺复兴发祥地的这张城市名片不可替代,价值连城,为中国唯一,似可以体现国家公关意志,成为向世界争夺“文艺复兴”的又一个可与欧洲文艺复兴相提并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2002年6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古都学会、成都古都学会联合主办的长江上游城市明起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2的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开封、广州、成都等古都城市,长期从事历史学、考古学、城市学及古都学研究的专家学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为期4天的会议之中,与会代表主要围绕“长江上游城市明起源研究”、“长江上游历史时期成都等城市研究”、“城市明多元起源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竺可桢论唐代气候较现代温暖 ,依据共有两点 ,一是长安宫廷苑宥内有梅花和柑桔 ,二是成都有荔枝。其前一依据之不能成立 ,已有研究 ,这里谈谈成都的荔枝问题。竺氏谓唐代成都有荔枝 ,所据为唐人张籍《成都曲》中“锦江近西烟水绿 ,新雨山头荔枝熟”的诗句 ,而宋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诋斥说张籍实“未尝至成都者” ,其所言自不能属实。唯今郭声波复据唐卢纶《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诗中“晚程椒瘴热 ,野饭荔枝阴”之句 ,谓“中唐时在长安士人之中 ,成都有荔枝确实已属常识” (《成都荔枝与十二世纪的寒冷气候》 ,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相似文献   

13.
近代成都城市人口发展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代成都人口的增长 自明朝中叶以来,四川人口就呈现停滞和萎缩状况。成都是四川的政治、经济中心,因而也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重点,故成都遭到的破坏十分巨大,人口减耗也特别惊人。从崇祯七年(1639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成都数被兵革,地荒民流”。康熙初年,社会稍微安定,一些流散他乡、遁迹山中的民众始各返原籍,但此时成都也仅只有残民“数百家”。成都附近的温江县原是经济富庶的大县,经明末清初的战乱,“人类几灭,劫灰之余,仅存者范  相似文献   

14.
10月16日,《成都革命斗争史展览》在王建基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采用室内外结合的方式.以大型浮雕墙、烈士遗言墙为先导.配合《沉默的情怀》和《碧血春华》两部录相片介绍,利用近300m2的展厅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从1911年辛亥保路运动至1949年成都解放这38年的成都革命斗争史。展览》共分为《蓉城曙光》、《土地风暴》、《热血救亡》、《成都解放》四大部份十五个单元一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成都革命斗争史上的“保路运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党团组织建立”、“二·一六”烈士、“邓殊地区苏维埃…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8日.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历史文化传承与书香成都”主题专家座谈会.围绕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书记黄新初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目标,邀请专家学者共商大计。依托成都“方志之源”文化禀赋优势.专家学者们对怎样通过建设“典籍成都”、“书香...  相似文献   

16.
廖洋洋 《旅游纵览》2014,(11):237-238
会展业最先在国外发展起来,尤其是德国。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比较晚,但目前会展业在中国发展势头较猛,尤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为龙头。成都作为西部的重要政治、经济、商业中心,会展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成都举办过许多会展,其中较大型的有“糖酒会”、“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从实际的案例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本文以成都“糖酒会”为例,分析一个成功的会展应具备的条件,希望为之后的会展的蓬勃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巴蜀史志》2012,(5):15-17
由成都市地方志办主办的《成都史志》季刊,于2010年进一步调整思路,进行了全新改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推动方志资源转化利用。以“方志之源”、“书香成都”品牌塑造和推广为重点,加强“文化成都”宣传力度。削减常规栏目,新辟“高端访谈”、“口述史”等特色专栏。并不失时机、不拘一格推出特刊。内文力求资料性强,观...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处平原,气候温和,居民多有种花养花的传统,花会由来已久。早在汉唐时期,青羊宫就出现花市。青羊宫位于成都西南角,古称“青羊肆”,即“汉夷交会之肆”。传说道教始祖老子骑着青羊到成都转世,故唐朝改名为“青羊宫”。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老子的生日,也是百花盛开的日子,民间遂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  相似文献   

19.
李庆 《巴蜀史志》2010,(1):61-64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七十二行到底是指哪些呢?当然,各地风情、民俗不同,可能略有差别。傅崇矩(1875—1917)编撰的《成都通览》(又名《说成都》)一书中记载114种特别的“行业”.并配以图,名“七十二行现相图”。如今,这“七十二行”的情形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李涛 《世界》2005,(9):6-9
在祖国西南地区,沃野广袤的成都平原气候湿润宜人,风光旖旎,花香四季,早在2500多年前,古蜀王开明九世就在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建都,公元前310年建城以来,成都就一直是四川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被著名政治家诸葛亮誉之为“天府”之国,被唐代大诗人李白称为“锦绣”之邦。今天,成都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东方伊甸园”,作为一名成都市民,笔者亲眼目睹了这些年来成都的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