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代以来,农科留学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促进了我国的农业科技近代化进程.近代农科留学生为了促进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实现"科学救国"的愿望,在农业科技体制化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组织、创办中华农学会等全国性农业学术团体,创办<中华农学会报>、<林学>、<畜牧兽医>等农业科学刊物;组建中央农业实验所等全国性农业科研机构,推进农业科研工作;创建新系科,编写新教材,积极投身到近代中国农业新学科的开拓之中,在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民国时期是中国钱币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而特殊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钱币学研究具有很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征,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钱币研究组织的出现和钱币学刊物的诞生。在这一时期,由中国学者所创办的钱币研究组织和钱币学刊物主要包括20年代的古泉学社及其社刊《古泉杂志》、30年代的中国古泉学会及其会刊《古泉学》、40年代的泉币学社~([1])及其社刊《泉币》三种。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苏联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中化和社会化程度在日益扩大和加深,农业部门内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苏联传统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和畜牧业,从管理系统来看,主要包括苏联农业部所属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以及由他们通过合作建立的跨单位企业和组织等。据统计,苏联现在有25,900个集体农庄,21,600个国营农场,9,600个跨单位企业和组织。  相似文献   

4.
1951年,以王谦为书记的中共长治地委,遵循山西省委关于“把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指导方针,成功领导试办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此,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拉开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专门就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问题,特地访问了已年过八旬的原山西省省长、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中顾委委员王谦。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大国,而大规模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978~1984年以农村生产组织制度改革为中心。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生产组织制度改革恢复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带来农村的全方位发展。1985~1991年改革从农  相似文献   

6.
王硕 《百年潮》2012,(1):22-26
正20世纪80年代,深圳改革风起云涌。中国实验大学破空而来,中道未成,其创办理念和经过情形,为今天高校教育改革尤其是筹建新大学,提供了历史借鉴。陈树柏提议创办一所新大学陈树柏(1929—),广东茂名人,华裔美籍学者和教育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担任美国加州圣克勒拉大学电机工程和计算机工程系主  相似文献   

7.
宋学勤  杨越 《史学集刊》2022,(1):98-105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不仅是以农业机械为主的"技术下乡"的过程,也是改造农民传统思想、形塑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新农民,进而完成"思想下乡"的意识形态社会化的过程。在农业机械化的实践中,国家将对新农民的塑造嵌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以此整合农民思想观念、强化农民的集体观念、激发农民的主体观念、培养农民的科技观念,从而塑造了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技术、有文化、有全面才能"的社会主义新农民。这一历史进程对"十四五"时期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对农民思想的正向引导,以及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均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地方志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必须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理念新思路引领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说的东欧,除了传统所指的欧洲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苏联1939年以后新获得的、在战后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西部领土(即原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原波兰东部和比萨拉比亚等地)。四十年代末,在这一广大地区兴起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继苏联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进行的全盘集体化之后,科学社会主义在农村的又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有一个惟一被标名的行政村———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西沟村,位于太行山南部腰脊,境内崇山峻岭,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一个不具备人类生存、生活条件的穷地方。从1943年李顺达创办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李顺达互助组始,西沟人民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典范”、“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从而改变了西沟贫穷落后的面貌,铸就了不朽的“金星”精神。60多年来,西沟一直被全国人民所注目。地以人名,人…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17,(6)
习近平总书记的"7·26"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提出许多重大思想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大视野大格局大逻辑有新概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有新论断,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新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出新定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提出新要求,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杜润生是中共党内资深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专家,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20世纪80年代农村体制改革的亲历者,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都有过直接交往,见证了两个时期中国农村变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金秋的十月,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最令人畅想的季节。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科学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宏伟目标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引领我们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40年后的今天,习近平同志引领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石器时代海洋文化体系中不同文化圈之形成与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前陶新石器时期;后期为陶器萌芽时期.此时农业尚处于“火耕”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大约11000至7500年.中期阶段分前后两期,前期陶器以手 制为主;后期陶器已普遍出现慢轮修整.此时农业经济已从火耕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7500至5000年左右.晚期阶段分前后两期.前期陶器已出现轮制.但不普遍;后初普遍使用轮制.此时农业已进入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当时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依靠自力更生,通过合作化的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服务,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保障基本需求。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  相似文献   

16.
萧功秦 《炎黄春秋》2012,(2):60-61,59
作为二十多年来中国当代民间社会思潮的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我想对宪政社会主义思潮谈一些想法。应该说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潮是一种最新的民间学术思潮,相对于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的自由主义,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出现的新  相似文献   

17.
刘艳红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4):48-63+157-158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应用起步、组织建构、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速四个阶段,并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农村通信网络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由机械化自动化迈向数字化智慧化新阶段、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网络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历程不仅反映了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之所以能克服小农生产方式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制约,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有三方面的经验启示: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奠定了必要认知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与结构优势提供了有利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行政管理体系的内涵集中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具有四个基本属性: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性;三是时代变革的创新性;四是先进文化的开放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行过多次行政管理体系变革。其中,规模较大的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的改革。这些改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中共十四大召开之前,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变革的积极探索阶段;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30年代有这样一位教授,他同妻子一起开书店、创办《女子月刊》、满腔热忱地投入中国妇女事业中,七七事变后,该刊物被迫中断,他又回家乡组织游击队,与日寇搏斗、牺牲在战场上,他就是姚名达。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的农会组织大体经历了酝酿、兴起、发展、隐退四个阶段.其基本结构表现为组成了一个层层连接的直属组织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领导体制;实行了严格的民主选举制度、议事办事原则以及定期的会议制度等.呈现出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一定程度的自治性、成员构成的复杂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基本特点.所从事的活动内容相当广泛,主要表现为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创办农业学堂;开办农业试验场;举行农产品评会,设立陈列所;开展调查研究;向主管官署建议农业改良进行事宜,等等.这对推动近代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