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京瓷的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南部的鹿儿岛,大学时代专攻化学专业。曾就职于日本的古都京都的一家生产绝缘材料的公司,任技术员。  相似文献   

4.
私の專門は、魯迅を中心とする中国現代文学であり、学者·研究者として日本を研究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い.したがつて学問的成果を交流し、相互に研鑽する、このような場で報告する資格があるかどうかについては、顧みて忸怩たるものを感じるが、1948年に初めて中国語を学び、中華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現在まで、同時代人として中国を見続け、当然その一方で日本人の中国観の変動を常に意識してきたことは事実である.  相似文献   

5.
6.
刘学 《日本学论坛》2005,(3):209-211
当代日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金融大国。寻求其发展根源.就在于国家重视教育。而战后日本的教育又深受美国的影响。二战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对日本封建式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实行了战后民主化改革。在教育方面,对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的旧式教育进行了批判,以完善人格、尊重个性、实现社会均等为基本内容,以民主思想作为教育改革宗旨.极大地推行美国教育模式.即所谓的“美国化”。  相似文献   

7.
8.
9.
10.
日本在中国的化学战及战后遗弃化学武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步平 《民国档案》2003,(4):41-51
20 0 3年 8月 4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了中国居民被日本军队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伤害的事件 ,引起了人们对日本的化学战以及遗弃化学武器问题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违反国际公约在中国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这一历史事实 ,在战后被有意地掩盖 ,已经逃避了国际审判。而在战争结束之际 ,日本军队将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境内 ,继续危害中国的居民与环境。根据新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对有关国家规定的销毁处理义务 ,日本的责任是明确的。所以对日本化学战的责任的追究和对遗弃化学武器的处理 ,都是需要解决的战后遗留问题。而齐齐哈尔市…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人姓名中的汉字使用政策问题,是日本汉字研究的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选题。本文依据大量的一手资料,从政策制定、相关走向和规则演变几个视角,推断出缺乏统一规范是战后日本汉字政策无法摆脱的烦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徐康明 《世界历史》2006,20(1):66-73
日本战败投降后,对战争受害国的赔偿问题便提上日程。战后初期在美国一手主导下,制订了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赔偿亚洲战争受害国的计划,体现了美国削弱日本这个宿敌,防止其东山再起的战略意图。随着“冷战”开始后美国远东战略的变化,其对日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拆迁赔偿计划的实施也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不同产业和经济领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日本传媒业虽然遇到了发行量和广告量双双下滑的困境,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促成了日本传统报业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资源整合和技术更新,给报业的发展带了崭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宪法因其第九条规定而被称为"和平宪法"。长期以来,日本政府通过"解释改宪"的方式,不仅使日本突破了和平宪法所规定的"不保持战力"等限制,而且在军事实力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将以"专守防卫"为任的自卫队派往了海外。通过政府对宪法第九条进行的扩大解释,战后日本在国家发展方向上偏离了和平宪法确立的和平主义宗旨与原则。  相似文献   

15.
Maria Höhn . GIs and Fräuleins: The German-American Encounter in 1950s West Germany . 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2002 . 352 pp., notes, bibl., index. $ .  相似文献   

16.
战后初期,在日本,最先活跃民间的中国研究机构是中国研究所(简称中研)。它成立于1946年1月,由战争期间在满铁调查研究机关工作的人员、新闻记者、左翼人士等组成。中研以向日本国民介绍和宣传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己任。关于新中国的状况、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毛泽东思想等资料除外务省以及外联团体作为内部资料收集整理以外,到50年代前半期,由中研介绍的资料占很大比重,在增进日本国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和关注方面,中研所起的作用可谓不小。  相似文献   

17.
18.
19.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work of Hanno Kesting, Reinhart Koselleck, Roman Schnur, and Nicolaus Sombart—four young followers of Carl Schmitt in postwar Germany. Their “intellectual Schmittianism” was less than a full commitment to Schmitt’s political positions, yet had more than an arbitrary similarity with them: it pertained to assumptions, categories, and modes of thought. Drawing on Pocock’s terminology, I identify a particular “language” of intellectual Schmittianism, introduce its key components, and analyze their interaction. I focus on six categories derived from Schmitt’s narrative of European political modernity: discrimination, historical parallels, secularization, global civil war, open/latent civil war, and category blur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se categories were interlinked argumentative devices rather than mere rhetoric and that they systematically upheld the postwar scholars’ arguments. While the Schmittian language enabled the young scholars to express their political skepticism without necessarily rejecting the newly adopted institutional forms, it also constrained their choices. Linguistic resources can always be used for novel purposes, yet the dens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of postwar intellectual Schmittianism hindered revaluation and selective utilization. Kesting excluded, the young scholars gradually grew critical of Schmitt to varying degrees, but they never directly confronted his problematic languag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