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先生,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他却仅仅官至七品,最后且落得个摘去乌纱的革职处分。其实,人们大可不必为板桥先生惋惜。板桥先生的不幸,又恰恰是中国书画史、文学史之大幸。在中国历史上,不能没有郑板桥这个名字。而板桥先生别出心裁的润格,更耐人寻味,它对书画作品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郑板桥故居是在兴化城东南古城墙外郑家巷九号。1983年11月23日,是板桥诞辰二百九十周年纪念日,这座重修的板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这一故居东距原古板桥20米,号称"郑家大堂屋",原为板桥之父郑立庵家居课徒之处,也是板桥出生和青少年时代生活、读书之处。原为草屋两间,在郑板桥任县令后才改建为瓦屋。瓦屋为坐北朝南正屋三间,东西两边各有三间披屋,大门在郑家巷内坐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一门书画——关于郑板桥研究的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其诗、书、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不仅名冠当时,而且越来越为海内外研究者与鉴藏者所瞩目。 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人们多只领略欣赏板桥艺术,而对他的亲友及后人的书画造诣极少了解,一些史实也不甚了了。本文作者之一徐石桥,现首次公开发表其家传的八件真迹——板桥书诗赠徐母蔡二姑母大幅中堂、板桥八分书扇面、板桥之舍弟郑墨手迹、板桥从孙郑銮书联、桥板玄孙郑恩源画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与《竹石图》张金栋高朝英郑板桥是清代中叶一位有作为的画家,他以“怪”而著称,著名画家徐悲鸿评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①郑板桥(1693...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与满族名人的交往傅耕野郑板桥(1693—1765)名燮,江苏兴化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一生三次入都。时当康乾盛世,诗文书画,风靡朝野。板桥不仅与汉族书画家汪士慎、李、金农、黄慎、高翔、罗聘、高凤翰等人诗酒唱和,时人称之“扬州八怪”...  相似文献   

6.
朱兵  穆林 《旅游》2006,(10):90-90
郑板桥故居,始建于清代,坐落在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古板桥西郑家巷9号。走在通往板桥故居的狭长竹巷里,两旁均是以竹为业的人家。板桥在这种随处见竹的环境里生活,怎能不产生爱竹怜竹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与徽州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著名文学艺术家、思想家、“扬州八怪”主将郑燮 ( 1 693 -1 765) ,号板桥。学术界对于他的文学、书画艺术、思想成就研究颇多 ,而对他与徽州的交往还注意不够。随着徽学研究的展开 ,探讨板桥与徽州的关系 ,既能填补板桥研究的不足 ,又能丰富徽学的研究。一、郑板桥的母亲可能原是徽州人  板桥在自叙中动情地讲到 :外祖父汪翊文 ,“奇才博学 ,隐居不仕”。生女一人 ,即为板桥之母。她是一个“端严聪惠特绝”的女性 ,传承着其父的才气和品性 ,给予板桥的立身处世的人格、艺术气质的养成有着潜在的影响。尽管她在板桥 3岁时因肺病去世…  相似文献   

8.
一生酷爱清竹的郑板板,为此所留下的作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精湛的技艺上来说,均彪炳于中国绘画史。郑板桥先生书画风流倜傥,豪迈多姿,而伪迹最多,造假者猖獗,施尽多种手段,致使块乱玉,鱼目混珠。尽管赝品几乎乱真,仍不免要露出破绽来。现藏于美国纽约私人手中的郑板桥《远山烟竹》四条屏,即为其例。一、郑板桥生平及其画艺郑板桥(169—1766),原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多才多艺。他的一生经历了卖字画──为吏──再卖字画的曲折道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财富则是他的“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的公堂案卷批示六十二条,为已故高象九老先生所收藏。1980年8月,高老生前友好王、陈二先生偕同笔者至济南拜访高老。高老和我们有同乡之谊(都是潍坊人),念及郑板桥在潍县(今属潍坊市)政绩,因出示所藏郑氏"堂批"墨迹,并慨允笔者拍摄照片,作为故乡历史文物,充实博物馆展览。原件每四条贴为一页,共订为两本。有题封三:"板桥先生墨迹";"板桥先生呈批";"板桥先生呈批二本共六十二纸光绪玄默摄提格且月重装"。 "堂批"墨迹经翻拍后印为放大照片,在潍坊市博物馆郑板桥作品专室展出,几年来深为观众所瞩目。为了便于各地书法界鉴  相似文献   

10.
郑板桥之从孙郑銮的一副印章王寂生郑銮,字子砚,江苏兴化人,郑板桥之从孙。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卒于咸丰三年(1853)。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大挑知县分广东,署吴川县后因母病改河南,署柘城、宜阳诸县,补鲁山县。所至政绩卓著。人皆争颂之...  相似文献   

11.
傅耕野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感到很陌生,但他却在艺术园地里辛勤地耕耘了半个多世纪,并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傅耕野于1923年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从小喜爱书画,自学郑板桥,不但掌握了板桥的笔墨,且能迫摄板桥的神韵,他临抚板桥的书、画,已臻于乱真程度。他字、画均以板桥为宗,但并不限于板桥,字旁及汉隶、黄山谷,画兼学石涛、八大山人,并广收博采,汲取诸家之长,以为己用。中年从师誉满中外的艺术大师王森然先生,耳提面命,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12.
《清实录》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一般认为此书中没有提到郑燮(板桥),也就不去寻找有关郑板桥的资料。其实,《清实录》中蕴藏着许多有关郑板桥的资料。 该文是第一次从《清实录》中摘出有关郑板桥的资料,加以编排和说明,供研究郑板桥的同志们参考。 从《清实录》看郑板桥的几件事 “四十举于乡” 杨荫溥藏郑板桥《自叙》墨迹:“雍正壬子举人”。陈子良藏郑板桥《刘柳村册子》墨迹:“四十举于乡”。 《世宗实录》卷一二一:“(雍正十年七月丙戌,以)提督安徽学政、内阁学士王兰生为江南乡试正考官,检讨吴大受为副考官。”郑板桥是王兰生、吴大受录取的举人。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是清代有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有一天,郑板桥到一座寺庙中游览。在方丈室里,他看到了挂有一幅自己的书画,他就站着细看。方丈看见郑板桥衣冠朴素,打扮平凡,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文人,就顺嘴招呼了一声:“坐!”并对小和尚说:“茶!”郑板桥没有坐,只是与老和尚攀谈起书画方面的知识来。方丈一听,知道郑板桥是个有学问的人,于是又很客气地说:“请坐”。并催促小和尚:“泡茶!”郑板桥还是没坐。在攀谈中,有个与郑板桥相熟的人踱进了方丈室,便向方丈介绍:“长老,  相似文献   

14.
三绝诗书画品高画亦珍———谈郑板桥的《水墨竹石兰大中堂》汤保良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卒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享年72岁。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乾隆七年出任山东范县县令,乾隆十一年调任潍县令。...  相似文献   

15.
《板桥润格》是郑板桥于乾隆二十四年去官6载之后从拙公和尚建议自定的书画润笔规格。内容是: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  相似文献   

16.
○郑○板○桥○智○除○赃○官清朝乾隆年间,一天,郑板桥来到小西门,想去看望一个人。正走着,忽然,耳边传来凄惨的哭声。板桥举目一望,见前面围着许多人,个个落泪。郑板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上前,挤进人群一看,大吃一惊:见一家当铺门前的地上,直挺挺躺着一...  相似文献   

17.
提起郑板桥,真可谓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了。这和他的艺术富有人民性,体现了"雅俗共赏"分不开。作为"扬州八怪"画家之一的郑板桥,原名燮,字克柔,板桥乃其号。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殁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享年73岁。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时,他已44岁。做过山东范县、潍县两任知县,在潍县任内碰上灾荒,因开仓济赈获罪,弃官归里,从此卖画扬州,终其一生。他多才多艺,能诗善画工书,有"郑虔三绝"之称。画最擅长兰竹,笔墨纵逸,随意挥洒,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画作,尤其是代表作《兰竹图》,更为世人所称颂。郑板桥早年去山东做官前,在苏州桃花巷的东头开了一家画室,以卖画为生。而当地有名的画家吕子敬,则在巷子的西头开着一间画室。吕子敬自觉绘画技艺精湛,说自己画的梅花"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有一次,一位酷爱字画的吏部尚书来到郑板桥  相似文献   

19.
清人秦祖永辑《七家印跋》之一的郑燮《(板桥)印跋》,是人们评论板桥篆刻艺术时所经常提到的一本书。此书共收郑板桥所刻印章十二方:“留伴烟霞”、“砚田生计”、“修竹吾庐”、“活人一术”、“桃花潭”、“更一点销磨未尽爱花成癖”、“恬然自适”、“花萝绿映衫”、“大吉羊”、“明月前身”、“茶烟琴韵书声”、“思古”。经研究,发现此书绝大多数跋语  相似文献   

20.
“扬州八怪”画家之一的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乃其号。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殁于乾隆三十年(1765),活了七十三岁。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时,他已四十四岁。官山东范县、潍县,因开账济民获罪弃官归里,卖画扬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