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篆刻艺术延至明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印人如林,光灿耀目,名家辈出,各显奇能,不同的篆刻艺术流派争奇斗艳,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正像明末篆论家朱简《印经》所描述的“由兹名流竞起,各植藩园,玄黄交战,而雌黄甲乙,未可遽为定论。”“自三桥而下,无不人人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出现了自秦、汉高潮后篆刻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学习篆刻艺术,必须对印家和印派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
3.
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不少印章,或自刻或他刻.明清篆刻艺术大力发展,异军突起,形成独立的艺术门派,特别与书画的结合,从形式到内容都起了很大变化,更奠定了篆刻在艺术上的地位,闲章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若说浙派篆刻的艺术特点,用“看似平常实奇崛”这一诗句(王安石句)来概括是十分恰当的。由于“平常”,易于使更多的人接受;“奇崛”能够引人入胜,所以浙派学众,历史久。它能把“平常”与“奇崛”这一对矛盾统一起来,融沿于“似”与“实”的巧妙之中,这种辩证的统一,更耐人寻味。本就“刀”、“笔”、“款”三个方面来论述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篆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图案艺术的构成形式法则在篆刻的方寸空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它是由古代实用玺印演变而来,并由古代印章镌刻技术发展创新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对篆刻艺术的普及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7.
叶一苇先生是当今老一辈篆刻家中有数的重镇,他诗词书印俱擅长,且理论与创作并举。耄耋之年,神气清健,宝刀不老,佳作叠出。笔者有幸为先生同乡,曾亲聆教诲,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8.
印章,是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亮点。它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社会交往的凭证,已开始使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古代印章,是我国篆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经过千年沉寂,到明清,又崛起灿烂的流派印章艺术,涌现出不少不同风格的篆刻家。20世纪50年代后,篆刻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装点着时代文明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霍文才,1977生于山东夏津。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师从秦永龙、倪文东诸先生;同年追随吕品先生研习书法篆刻。200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获艺术硕士学位,导师叶培贵教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京师印社副社长。 相似文献
10.
当代篆刻处在一个整体上日趋式微的境地,一方面,过去四十年篆刻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突破明显比书法要更加突出,但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此后篆刻队伍的人数虽然不断增加,然创作上并没有出现更大的进步,取得相应的进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1))另一方面,当代文化发展处在一个多元语境之中,各种艺术思潮泛滥,篆刻艺术的发展迫切地需求篆刻作者们必须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故宫收藏了数万件明清制墨,本文以此为基础,通过古墨上的纹样了解、归纳墨模雕刻工艺。主要从装饰图纹、雕刻刀法的变化上论述不同时期墨模雕刻工艺的时代特征与风格,展示由明向清发展的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ght and cutting edge of lithic artefacts from the main Lower Palaeolithic sites on the northern plateau (Meseta)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 The weight and cutting edge of a tool determine its cutting ability and the amount of force it is capable of, making them extremely important aspects of study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capacity for human intervention in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these features has no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ongoing debate on the Palaeolithic era in Europe.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technological analysis of these two aspects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determining the potential of lithic assemblag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