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无论是学者队伍的建设还是学术成果的影响,均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的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了进步。  相似文献   

2.
回顾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华侨华人研究,可以看出明显的阶段性。 “文革”前,中国学术界以华侨史研究为主,形式上是以单篇论文为主,著作极少。研究地域基本为东南亚华侨和美国华侨,研究内容集中在华工血泪史、美国排华史、华侨创业史等方面,而且理论上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有明显的误区和局限。“文革”中,华侨华人研究受到严重冲击,相关研究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1949-2009)来,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一)封闭和停滞时期(1949-1966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如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今已改为南洋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从事封闭式的华侨问题研究;其研究成果均被视为"内部资料"或"机密文件",不得公开发表,而仅供上级领导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欢庆新中国六十华诞的同时,回顾一下新中国华侨华人研究领域走过的60年历程,简单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论文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欧洲华侨华人研究所经历过的沉默、探索和成长三个阶段,剖析了进入21世纪后相关研究呈现出的主题拓展成果迭出、学科多元立足实证、跨国合作共建平台三大特点。论文就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提出三点思考,进而提出欧洲华侨华人社会既往历程所积蓄的经验教训,其未来发展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都迫切需要有更多学者通过深入扎实的研究,在中国移民实证基础上深化理论辨析,并为新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制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走过了发展的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与时俱进,日益加强和发展。华侨华人研究新发展的表现之一,即是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延伸。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在中心主任周南京教授,副主任梁英明教授、李安山教授的大力领导下,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以出版12卷本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和近50辑中心丛书而享誉海内外学界。2009年3月30日,北京大学华侨华人中心进行了新老交替。中心创始主任周南京教授一再请辞,不再担任中心主任一职,与中心原副主任梁英明教授、李安山教授一并改任中心顾问。推举中心原秘书长吴小安出任中心主任。中心新的组织架构如下:  相似文献   

8.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成立于 1 981年 ,是国内第一家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专业学术机构 ,它的前身可追溯到 1 92 7年成立的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 2 0 0 0年 1 2月被批准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现设有华人社会经济研究室、华人文化教育研究室、华人政策法规研究室和中国侨乡研究室 ,以及图书资料室、行政办公室和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华侨华人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为著名华侨史与中外关系史专家朱杰勤教授。现任所长 (基地主任 )为高伟浓教授。作为华侨最高学府 ,暨南大学素有重视华侨华人研究的优良传统。 1 996年被…  相似文献   

9.
建国六十年的华侨华人研究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我想,笔会主办方的初衷应该是让每个受邀学者分别从各自专业和兴趣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讨论。我是学东南亚史出身的,当然只能从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的角度来完成此篇命题作文了。即便如此,对笔者而言,这个命题依然难度很大,非常富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20日,由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9)》发布会暨海外华人文化传承现状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同志、华侨大学有关领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有关领导和人员、《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9)》研创团队成员以及特邀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华侨华人研究报告》是华侨大学精心打造的涉侨研究高端智库品牌,旨在“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从2011年开始,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每年连续出版,迄今已出版九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前夕,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代表团代表200万欧洲华侨华人,赴北京参加盛典。对此我感触良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初,全欧华侨华人总数不过区区万余,加之散居在英、法、德、荷、意等十多个国家,更是微不足道。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从香港、印尼、印支三国等地辗转移居欧洲的华侨华人有所增加,但处于当时东西方冷战高压下,欧洲华人大多只能局促于当地经济缝隙中艰难谋生,对政治噤若寒蝉。  相似文献   

12.
建国六十年以来,人类学的海外华人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把田汝康教授撰写的《沙捞越华人》一书的出版(1953年)当作中国人类学家研究海外华人起点的话,那么中国人类学的海外华人研究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该书阐述沙捞越华人的移民过程、华人社团的组建、华人社区的性质、农村经济和家族关系、职业和当地市场经济、当地市场经济和橡胶贸易、权力问题、华人与祖国的关系等,是典型的民族志式的海外华人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华侨到华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华侨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变化:一是,随着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停止移居海外;二是,海外华侨与中国的关系趋向淡薄。一方面,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以后,力求基本消除中国人由于贫困而移居海外的现象,从而阻止中国人移居国外。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是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 ,成立于 1 984年 2月 ,是全国性的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学术机构 ,下设办公室、研究室、编辑室三个处室 ,另有涉侨藏书具一定规模的资料室。林晓东女士现任本所副所长 ,主持日常工作。近 2 0年来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已在中国侨务政策、中国侨务法律法规、华侨华人历史、华侨华人人物、华侨华人社团、华侨与抗日战争、归侨侨眷、客家人以及留学生与新移民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所人员独立或合作、参与撰写的有关著作共有 2 0多部 ,撰写的论文有近百篇。《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15.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成立于 1 980年 ,其前身是华侨大学华侨史研究室。 1 986年升格为华侨研究所 ,1 995年改名为华侨华人研究所 ,是直属于学校的科研机构。现任所长为蔡振翔副教授。华侨华人研究所的研究范围颇广 ,涉及到华侨华人的历史、现状、经济、教育、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 ,但是教学与科研的工作重点 ,则一直是华侨华人历史文化与海外华文教育两个方面。多年以来 ,华侨华人研究所先后讲授了《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专题》、《海外华侨华人史》、《海外华文教育概论》、《侨务政策研究》、《台湾社会研究》等研究生或者本科生课…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日本华侨、华人的历史遗传后代,“日本华侨、华人史研究会”于1990年12月1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成立大会。该会的发起人是东京华侨总会会长陈昆旺等东京、横滨地区侨胞30人。在成立大会上,陈昆旺作了该会成立筹备情况说明报告,通过了会章,选出了理事。该会宗旨是:研究旅日华侨、华人历史,出版有关著作,以利于  相似文献   

17.
当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刚刚落下帷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日益临近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共党史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任贵祥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一书。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最终成果,并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评选,入围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百种重点图书。  相似文献   

18.
“华侨华人研究国际学术大会”评述张颖哲由厦门大学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华侨华人研究国际学术大会于1996年11月18日至22日在厦门大学顺利召开。出席本次学术盛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共218人,其中正式代表160人,分别来自世界19个不同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6月 ,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了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高伟浓带领其博士研究生石沧金撰写的新作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 ( 1 979-2 0 0 0 )———对若干华侨华人研究期刊载文的摘评》。该书采用“题目 +作者 +发表期刊 (刊名、期数、页码 ) +文摘 +关键词”的体例 ,从 2 0余年来散见于国内各级报纸、学报、侨刊上的华侨华人研究论文中 ,引录了 742篇中国大陆学者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文章 ;并归纳为 2 5个章节 :“华侨华人研究基础”、“华侨出国史”、“华人族谱”、“华侨华人对居留国 (地 )的贡献”、“华侨华人与居住国(地 )…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近年华侨华人研究评述(1997~200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至今,日本的华侨华人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向。1990年代的华侨华人经济研究热逐渐降温,对日本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大为加强,有关华侨华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