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汝昌甲午年援旅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汝昌甲午年对救援旅顺所采取的态度及其表现究竟怎样,史学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对于正确评价丁汝昌在金旅战役期间的活动,研究丁汝昌的军事思想,以至总结金旅战役的经验教训,都  相似文献   

2.
2014.8.15编读     
<正>投稿邮箱:gjrwls@188.com读者来信 @李安:贵刊今年第14期丁汝昌一文提到丁汝昌不是太平军降将,但我看到的很多资料都说他是太平军降将,是和程学启一起在安庆叛变的,不知此说有何来头。值班编辑:关于丁汝昌身世及早年经历的记载在史料中极少,直到民国年间陈诗所撰的《丁汝昌传》被发现,才填补了这段空白。其中,丁汝昌为太平军降将一说便出于此。一时以来,此书成为各方研究丁汝昌身世的主要参考资料。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本书现已证明有很多史实与其他档案史料都无法印证甚至相左。  相似文献   

3.
<正>甲午战争博物院坐落于山东威海刘公岛,院址设于清末北洋海军"海军公所"建筑内。院内露天文物陈列区展示的文物主要以北洋海军济远舰打捞出水的大型金属文物为主。济远舰是清政府1883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的防护巡洋舰,历经甲午丰岛、黄海、威海卫三战,甲午战败后被日本海军俘获并使用,日俄战争时在旅顺附近  相似文献   

4.
苏小东 《安徽史学》2005,(3):85-103
在甲午海战中,丁汝昌作为中国海军参战部队北洋舰队的统帅,其作用无疑十分重要.但丁汝昌究竟能够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既取决于其自身的素质,也受到他周围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果全面考察就会发现,战争爆发后,丁汝昌这位并不称职的海军提督,率领着一支实力不强、士气低落和保障不力的舰队,在决策者或盲目或保守的作战指挥下,被动消极地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三次交锋,最终以他本人的自杀和北洋海军残余兵力的投降结束了这场海战乃至整个战争.战争实践表明,仅就海军本身而言,中国当时还没有成长出符合近代化要求的海军将领,丁汝昌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一、勿忘国耻 讴歌忠魂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清政府重振海军的“遗腹”舰。甲午战争以后,国门洞开,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在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6.
在溥仪的一些师傅中,时间最长、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陈宝琛. 陈宝琛,字伯潜,别署韬庵.在清末明初,提起陈宝琛,人们都知道他是太傅、遗老和诗人.他的<听水斋诗>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潜气内转,真理外融",可谓评价甚高.其中<感春四首>律诗,写甲午对日海军战败,慈禧移用购舰巨款修建颐和园事,最为人所传颂.著名学者陈寅恪就喜用这四首诗的原韵,写伪满垮台日寇投降的事.其实,陈宝琛做诗,乃是余事,他一生的作为,主要还在于政治,只是政声被诗名所淹罢了.  相似文献   

7.
刘一力 《百年潮》2002,(1):77-80
在溥仪的一些师傅中,时间最长、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陈宝琛. 陈宝琛,字伯潜,别署韬庵.在清末明初,提起陈宝琛,人们都知道他是太傅、遗老和诗人.他的<听水斋诗>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潜气内转,真理外融",可谓评价甚高.其中<感春四首>律诗,写甲午对日海军战败,慈禧移用购舰巨款修建颐和园事,最为人所传颂.著名学者陈寅恪就喜用这四首诗的原韵,写伪满垮台日寇投降的事.其实,陈宝琛做诗,乃是余事,他一生的作为,主要还在于政治,只是政声被诗名所淹罢了.  相似文献   

8.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是一个人们所熟习的近代历史人物。甲午战争时,他屡遭纠劾,被抨击为“于海军之奥妙全然不知”的门外汉;“畏葸无能,巧猾避敌”的懦夫。受到革职留任处分。直到目前,有些论著的字里行间,仍然把他描写为不谙海事,指挥无能的庸才;李鸿章妥协路线的拥护者和忠实执行人。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表现到底如何?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做些探讨,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在30年前拍摄的影片《甲午风云》中,刘步蟾是一位贪生怕死、诡计多端、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然而近年拍摄的电视剧《北洋水师》中,却成了一位忠勇有为、壮烈殉国的英雄。哪种艺术处理符合历史的真实?《甲午风云》对刘步蟾的形象塑造有误,主要来自于英国人有误的“回忆录”《甲午风云》对刘步蟾这一角色处理的史料依据,来自甲午战争时担任北洋水师副提督兼定远舰帮带(副舰长)泰莱在战后写的《甲午中日海战见闻录》。泰莱(亦译泰勒),英国海军军官,军事知识与作战经验较丰富,尚忠于职守,但相当专横,有西方国家军官普遍存在的殖民…  相似文献   

10.
沈崇海(1911—1937),湖北武昌人,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三期,任国民党空军轰炸机队二大队九中队中尉分队长.陈锡纯(1916—1937),湖南长沙人,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五期,任国民党空军轰炸机队二大队九中队轰炸员.下文将介绍他俩与日舰同归于尽的壮举:  相似文献   

11.
1894年9月17日,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丧失了5艘战舰,却连一艘日舰也没能击沉。10月24日,日军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11月6日攻占金州,翌日又轻取大连。在旅顺岌岌可危之际,北洋海军竟坐视不问,退守威海卫。11月16日,光绪皇帝颁谕,以旅顺告急,丁汝昌统率海军不力,革去尚书衔,摘去顶戴,带罪立功,以观后效。同日,皇帝召见直隶候补道徐建寅,命他前往北洋察看。17日,军机处又转给徐建寅一道谕旨,进一步指示查验北洋海军的有关事项,并要求将查验结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记载中,大抵皆谓丁汝昌长江水师出身。如《清史稿·丁汝昌传》:“丁汝昌,字禹廷,安徽庐江人。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传征捻,积勋至参将。再如《晨园漫录》亦称:“丁汝昌为淮军宿将,出身行伍,曾随李鸿章剿办粤捻,转战南北,迭著战功,最为李鸿章所器重。鸿章督直,兴办海防,由英、德等国陆续  相似文献   

13.
苏小东 《安徽史学》2010,(1):106-111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身世及早年经历,无疑会对其统领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对待并予以准确解读。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大多未经考证即将口碑和方志资料视为信史,结果造成对丁汝昌早年经历的以假乱真的研究现状。有鉴于此,本文依据现有的档案资料,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详细考证:一是丁汝昌的身世及从军之谜,二是丁汝昌在淮军中的表现及官职升迁,三是子虚乌有的丁(汝昌)、刘(铭传)交恶。惟因相关资料匮乏,对有关丁汝昌早年经历的某些目前无法印证的孤证或难辨真伪者,则说明存疑以待将来。  相似文献   

14.
奕劻在甲午期间提出群臣集议,并参与群臣集议、附和集议的结论。但是他亦有自己的主见,即主张和议。在甲午战局未明朗时,他坚持有条件地和议;甲午战局不利于清延时,他又主张放弃原先的条件,甚至可以出让土地,以求和议。不过,他在战争期间也支持筹饷、购买军火、军舰,并两次自请统兵出征。他在甲午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廷的最终决策,也影响了前方督兵作战的督抚们的决定,带来观望的消极影响,最终对甲午战局也产生影响,使得清延处于不利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夏冬波 《江淮文史》2004,(5):135-154
今年是甲午海战110周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以身殉国已经一个多世纪了。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丁汝昌的悲剧人生,但丁汝昌仍无愧是一位理应受到尊敬的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民族气节的高级爱国将领。作为丁汝昌的同乡,今就丁汝昌偃蹇仕履、多舛命途、生前荣耀和死后凄凉的坎坷人生,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在清人姚锡光所著《东方兵事纪略》一书中,对甲午威海之役的戴宗骞,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是时倭氛渐逼,戴宗骞思脱身去威海,适有倭人将自龙门港登岸之信,宗骞遂请以威防交巩军分统刘朝佩,而自率绥军出为游击军。丁汝昌、刘朝佩侦知之,力请于鸿章,阻其行。”类似记载亦见于《清朝野史大观》等书。据此,人们便把戴宗骞看成是一个企图  相似文献   

17.
甲午百年祭     
一甲午战败北的原因与教训以中国惨败告终的甲午战争,过去了一百年。甲午败北的直接原因在军队溃逃,首当其冲的又推北洋海军的覆灭。它导致中方再无持久战之望,甚而再无还击之力。简单地归于为海军腐败无能武器装备落后,有悖于历史公允。中国海军当时在亚洲首屈一指。世界上也名列第六。大东沟一战,我方出动铁甲舰三;镇远、定远、济远,快舰四;致远、靖远、来远、经远.另有巡航舰六艘,水雷舰六艘。走远、镇远各重7335吨.装有30.5厘米口径巨炮。其余在1000一2300吨位之间。各战船也装有中口径主炮,足以穿透铁舰。日方“出动十一艘…  相似文献   

18.
方伯谦是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1894年9月24日,因临阵脱逃等罪名,被清廷军前正法。自方氏问斩后,为其鸣冤叫屈代有其人,此案成为百年来一直聚讼不休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卢氏甲午前后杂记》在福建被发现,加之方氏后裔的不懈努力,方伯谦问题再次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9.
历来许多历史记载都几乎一致说牙山港海战「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惧战先逃,以致牙山战役失败。黄海战役,也是记载「济远」舰方伯谦不战而逃,李鸿章令斩方伯谦于旅顺。近来收集一部份史料,觉得这种记载是多少有些问题的。试介绍如下:一、济远舰曾一度抵抗据池中祜「甲午战事记」记载牙山港之战:「忽有日弹中济远望台,大都司沈寿昌头裂而死。方伯谦与并立,脑浆溅及其衣,续弹继至,二副柯建章洞胸,学生黄承勋断臂,军功王锡山,管旗头目刘鹍均中弹阵亡,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前,中国铁路建设仅处于起步阶段,李鸿章无疑是铁路建设的倡导者和借款筑路的开启者.他不仅提出了以"三慎"为核心的外债观,而且在津沽铁路建设中付诸实践.但在随后的津通、关东和芦汉铁路的筹借外债中,近代铁路外债所面临的困境则明显地表露出来.这种困境主要源于对外债的依赖以及对国内民族资本缺乏一种激励机制.这种特点在甲午战后则逐渐演变为对权利的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