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伍振 《丝绸之路》2012,(5):30-34
大美的青海,有太多的人文、自然景致,值得你用一生去计划,哪怕只能实现仅有过一次的造访。雪域高原,孕育出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之藏传佛教文化,有人告诉我,你不能错过“天使的一滴眼泪”——青海湖,更不能错失了与佛教圣地塔尔寺的缘分。  相似文献   

2.
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十分独特,形成了许许多多在别的地方难以看到的景观群。青海地质界到过可可西里无人区的人曾经对这里的景观作了描述和概括,有的称为“八大景观”,有的说是“十二奇景”。他们将这些景观群讲得绘声绘色,十分生动,十分感人。笔者在这里想挑出三个方面的景观,介绍给关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读者。冰雪景观早在唐朝,青海的冰雪就引起了诗人的关注,留下了“青海长云暗雪山”的著名诗句。这可能写的是青海湖周围的雪山。到了当代,青海冰雪成了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其奥秘不断得到破译。笔者翻阅了有关冰雪的许…  相似文献   

3.
石晓燕 《丝绸之路》2012,(17):41-43
几次听朋友们说起过纳顿节,感觉有些神秘,2011年的夏天,我终于有机会去青海民和看看了。 早上7点多,我们一行三人从兰州出发,经刘家峡,翻八大山,11点半到达青海民和的鄂家村,这时来自峡口村的参加纳顿跳会队伍和鄂家村本村的跳会队伍已在鄂家村的麦场汇合,纳顿节拉开了序幕,有节奏的锣鼓声响彻云天,气氛热烈喜庆。  相似文献   

4.
《世界》2008,(3):I0002-I0003
神秘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未知,澳大利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备受注目。就像在中国流行很久的那段关于不同城市有不同感受的坊间闲话一样,澳大利亚也有自己的版本来让人用最通俗的方法记住她的城市:到了珀斯,当地人会问你从哪里来;到了阿德莱德,当地人会问你属于哪个教派;到了悉尼,当地人会问你赚了多少钱;到了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当地人会问你酒量如何;而到了墨尔本,当地人会问你上过什么学……  相似文献   

5.
正"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对喜欢旅游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劝勉。但对于寄情于山水之间的人也是一个误导,因为无论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山水,只要你乐于其间,总会有新的发现,享受不一样的乐趣。去过九寨沟,观赏过黄龙,再去九寨国家森林公园,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去九寨沟旅游的人,大多选择的是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人们往往忽略了九寨国家森林公园。也正是游人的这  相似文献   

6.
<正>青海湖,令人神往的清水,一直期盼有机缘一览其圣洁的面容,目睹它曼妙幽静的湖光。终于在今年6月成行。对地理山川没有建模,我以为翻过日月山,就可以一睹青海湖真容。我就翘首以待,在车里坐卧不安,过一秒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从车窗窥探,过一个转弯,就站起来观望,就是不见青海湖。翻开地图,找到坐标,那不过就是一只兔子的眼睛而已。其实青海湖刚好在地理大断裂带,大陷落区,四周环绕高大的雪峰,处在一个盆地。独特的盆地地形,形成了独特的气候,造就了她神秘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看了很多关于西部的地理方面的书籍,我发现青海虽然只是一个省,但却集中了我国三大自然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的特点,同时它又是3个自然区的交会处。多年前我曾经去过青海湖、日月山、塔尔寺,现如今真的很想再去走走。也许就是在书页翻动的那一刻,青海的茶卡盐湖毫无预兆地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就莫名地有了挥之不去的"茶卡情节"。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今天之所以把“青海道”纳入题目,是因为“青海道”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与西域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青海湖周边以及海西州的历史文物研究较少,对“青海道”的认知也不够充分。最初“丝绸之路”申遗时,我们对陕西、甘肃、新疆等地都有涉及,却未纳入青海和宁夏两个省区,反映出当时对“丝绸之路”的认知尚不全面,目光仍然局限在主干道上。“丝绸之路”应当是一种“路网式通道”,而非单一的贸易线路。其中的中国路段除河西走廊主干道之外,  相似文献   

9.
夏天到了,古城西宁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中心广场、新宁广场、湟水河畔,老人们在绿草地旁悠然自得地散步,许多小孩放着风筝。在文化公园、人民公园、南山公园里,花仙子向游人露出灿烂的微笑。高原古城的旅游大篷车也出发了,去首都,去沿海,去特区,向五湖四海的人分发“西宁·中国夏都”的城市名片,邀请大家在炎热的夏季到夏都来避暑、来赏花、来探寻,快快踏上这片神秘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领略奇特的高原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西宁,不再遥远,也不再陌生。“青洽会”、郁金香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热气球旅游节、张健横渡青海湖…  相似文献   

10.
<正>"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对喜欢旅游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劝勉。但对于寄情于山水之间的人也是一个误导,因为无论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山水,只要你乐于其间,总会有新的发现,享受不一样的乐趣。去过九寨沟,观赏过黄龙,再去九寨国家森林公园,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去九寨沟旅游的人,大多选择的是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人们往往忽略了九寨国家森林公园。也正是游人的这  相似文献   

11.
Q:你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是哪里? A:宝岛台湾。其实我根本没去过,它离我们这么近,反而显得更加神秘,我对那片土地充满了好奇心,越想越觉得一定要去看看,一块斑驳的门牌都能引起你的注意——这样细腻的自己也只有在旅行中才能够发现吧。Q:你在出发前会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12.
<正>盐,虽然看似微小,却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现在的盐是廉价且常见的货物,而谁能想到就在几百年前,盐却是比金子更贵重的奢侈品,甚至被称为"白金"。当你沉浸在盐带给你味蕾的刺激和满足的时候,你是否会期待着盐带给你的视觉大餐呢?中国青海的茶卡盐湖和突尼斯的吉利特沙漠盐湖,虽地处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却一样是天地相接,宛若人间仙境;萨尔茨堡盐矿和维利奇卡盐矿,同是地下埋藏的艺术宝藏,却有着不同的神秘故事和古老传说;你听说过玻利维亚的"天空之境"——乌尤尼盐湖,却不一定体验过用盐砌成的盐酒店,那里还有着许多  相似文献   

13.
缅甸在世人眼中是个神秘的国家,因为长期对外界封闭,被称为"亚洲隐士"。每个去过那里的人都会以自己的经历和眼光对这个地方做出评价,有人说:如果你实在没有地方玩,那就去缅甸吧;也有人说:缅甸是个非常美的地方,那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值得去看看。  相似文献   

14.
—位欧洲学者说,作为探险爱好者,他曾拜访过北极圈里的沙米人和因纽特人甚至深入到西伯利亚原始密林中,探访过一些土著民族,然而,对他诱惑最大的,还是去中国东北拜访赫哲人!这个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民族,在国外为何有如此知名度?美国学者称之为。神秘的鱼皮部落”,他们为何和鱼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古称西海,公元751年唐玄宗加封四海五岳,封西海为“广润王”,并进行遥祭,历代君王、中央政府加封、祭祀青海湖的制度由此而发轫。至清雍正时期,自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清廷的遥祭青海湖,变为派朝廷大员亲赴湖畔近祭,藉此加强对青海及周边地区的控制。这一惯例一直持续到1949年解放前。如今,当地民众仍保留有自发的祭海活动。  相似文献   

16.
对外地人来说,新疆的和田永远是个神秘的地方。和田神秘,不仅在于出产神奇的玉,精美的丝绸,华丽的地毯,还在于和田是于阗国故地。有人说,到了于阗国故地,文物俯拾即是。假如你到古城的废墟上转转,就能拣到陶俑、陶器、古钱币,幸运的话,还能拣到古代的金片、玉块和珠子。可见,这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当  相似文献   

17.
<正>盐,虽然看似微小,却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现在的盐是廉价且常见的货物,而谁能想到就在几百年前,盐却是比金子更贵重的奢侈品,甚至被称为"白金"。当你沉浸在盐带给你味蕾的刺激和满足的时候,你是否会期待着盐带给你的视觉大餐呢?中国青海的茶卡盐湖和突尼斯的吉利特沙漠盐湖,虽地处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却一样是天地相接,宛若人间仙境;萨尔茨堡盐矿和维利奇卡盐矿,同是地下埋藏的艺术宝藏,却有着不同的神秘故事和古老传说;你听说过玻利维亚的"天空之境"——乌尤尼盐湖,却不一定体验过用盐砌成的盐酒店,那里还有着许多  相似文献   

18.
伍振 《中国西藏》2013,(3):74-79
大美的青海,有太多的或人文和自然景致,雪域高原,孕育出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之藏传佛教文化,有人告诉我,你不能错过"天使的一滴眼泪"青海湖,更不能错失了与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缘分。一场小雪把西宁妆扮地分外妖娆。  相似文献   

19.
《旅游纵览》2013,(10):9-10
<正>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一段话,足以让每个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旅行者都动容。"如果他到达时的惊讶是巨大的,并经历了长期艰难的适应阶段,那么,他所获得的感受将十分强烈、深入,以至会在他身上创造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世界,这世界将成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将以回忆的形式一直陪伴他到死。"假如你身体健硕,并首次来到西藏,那么,咆哮奔流的雅鲁藏布江和它所冲击开辟出来的神秘大峡谷绝对会令你血脉喷  相似文献   

20.
探秘三江源     
《山茶》2009,(7):30-31
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溯源中国”之旅 展开中国版图,你会发现。作为中华民族生命之源的长江、黄河与澜沧江都发源于同一片神秘的土地——青海三江源。源于这片净上的向往,《华夏地理》杂志携手梅赛德斯-奔驰举办“溯源中国”三江源摄影采风之旅活动,以艺术与生命的视角去解构二三江源地区原生态的自然与文化,希冀唤起更多世人以实际行动保护三江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