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造假的祖师爷?不好考证。有人说是赵武灵王,也有人说是秦昭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说:“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就是说,赵武灵王让人搭架子在石头上刻上巨大的脚印,然后在旁边注释说:赵雍到此一游。  相似文献   

2.
赵武灵王(前340~前295),名雍,战国时赵国第六代国君,公元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他执政以来,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大胆推行“胡服骑射”,远攻林胡,近灭中山,使赵国迅速成为战国后期的中原强国。为了集中精力谋划统一大业,他提前退位称“主父”,传位于次子何(惠王)。公元前298年,与何出巡沙丘宫(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村)。原太子(长子)章发动政变,大臣李兑及公子成(奉阳君)率兵平叛。赵章败逃主父宫,李兑搜宫杀章,因惧怕主父降罪而继续围宫三月余,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逝年45岁。此即历史上的“沙丘宫变”。  相似文献   

3.
战国赵九原郡补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战国赵九原郡补说陈仓自赵武灵王北击匈奴,把地西至于河套,九原之地名就屡见于史乘。然而当时之九原究竟是县还是郡,诸书皆无明文记载,遂为后世留下一桩学术疑案。《史记》卷一一0《匈奴列传》追述赵武灵王时事云:“……而赵武灵王亦变低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  相似文献   

4.
何遂《丛台集序》碑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丛台全名“武灵丛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公园中心地段,是公园内的主体建筑,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为战国期间赵武灵王——赵雍在位时期所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武灵王建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大型的军事操演。传说当时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以结构奇特、装饰美妙而名扬列国。  相似文献   

5.
李云豪 《文史月刊》2002,(10):61-61
广宗,历史上以沙丘著称,县内三个称谓平台村周围的数千亩绵延起伏的沙丘,那清晰可辨的文化层积淀,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战国时期,赵国赵章谋变和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宫,是其中的一个文化层面。漫步在沙丘平台遗址的沙丘上,每当捡起一片片当年离宫的残碎瓦砾时,就仿佛会听到清代诗人王悃为赵武灵王的死发出的感叹:  相似文献   

6.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名雍,谥号武灵王,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95年,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时赵国都邯郸,其疆域包括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河北省南部和陕西省东北部,其东北面与东胡部落和燕国连接,东面、东南面与中山和齐国连接,南面与韩、魏两国交界,西面与秦国毗邻,西北面、北面与林胡、楼烦两部落及东胡相连接。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于战国中后期,诸侯争霸愈演愈烈,兼并战争此起彼伏。赵国由于地理上为列国所…  相似文献   

7.
对战国中山王所迁肤施的地望,学界尚有分歧。根据战国中晚期秦、赵、魏三国在今陕北地区疆域变迁情况并参照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物,可推定中山王所迁肤施就是秦汉时上郡的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南,赵国曾经占据这一地区约十五年。赵国能够在赵武灵王末期占领今陕北,与本国战略和秦国形势密切相关。赵武灵王死后赵国战略重心逐渐转向东方,失去了西部大片领土。  相似文献   

8.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时,赵国的疆土领地有今山西省大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四周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秦、韩、魏等国包围着,尤其是小国中山骚扰最甚,因此赵武灵王把中山国当作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9.
读胡服骑射     
正"胡服骑射"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无骑射之备",国力弱小,经常受东胡、楼烦游牧民族侵扰,连中山这样的小国都不能抵御,在与齐、燕、秦大国的战争中更是败战连连,城邑被占。公元前307年,为"备四境之难",赵武灵王雍决定在国中"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并且身体力行率先改穿胡服。当时教化礼乐制度十分保守,赵国上下都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赵武灵王晓之以理,说服反对最甚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出土于山西临县窑头村的"王何立事"戈的铭文进行了研究,认为"王何立事"是古代一种纪年方法,王何并非此兵器的监造者,此戈的监造者为赵国某位地位较高的大臣,"王何立事"所记之年可能为赵武灵王去世之年.  相似文献   

11.
《湖南文史》2012,(9):31-31
京剧舞台上,有些角色的盔头(剧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总称)上插着两根长长的羽毛,那就是“翎子”。为何要插“翎子”,据说这是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的发明。有一种鸟,古人叫做“鹞”,现在叫做“褐马鸡”,好斗且不畏死。赵武灵王取此特点,让武士们在头冠上插戴鹛羽,以示骁勇。京剧便沿袭了这一做法。可是鹞鸟的尾羽不长,在舞台上并不好看,所以就用与鹃形似的雉(野鸡)的尾羽代替。  相似文献   

12.
《诗·大雅·緜》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古代马是用来驾车的,不能说走。说走,是单骑的意思。古公的国家,邻近戎翟,习俗有相同的地方。看来,骑射之法是不始于赵武灵王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正义》说:古者服坐乘马,马  相似文献   

13.
<正> 战国后期,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在北击林胡、楼烦,辟地拓境之后,为了保障这一地区的安全,曾沿赵国北部的新边修筑长城。关于这条长城的具体走向,长期以来,一直不甚明了。爰为此文,以事考辨。 《史记·匈奴列传》说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以后,赵“置云中、雁门、代郡”。赵武灵王长城作为保卫赵国北部领土的屏障,必在云中、雁门与代郡的北界,由这三郡的北界地望可以推断赵武灵王长城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皇帝内禅论章尚正中国古代禅位有内禅与外禅之分别。皇位拱手让给外姓异氏的称为外禅,帝王身在而传位于皇族成员(通常为皇子)的称为内禅。内禅之始,顾炎武考曰:“《左传》:晋景公有疾,立太子州为君,会诸侯伐郑。《史记》:赵武灵王传位于子惠王,自称主父...  相似文献   

15.
浅析赵国灭亡之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乾博 《丝绸之路》2009,(22):36-38
赵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在于赵国特殊的自然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存环境所产生的烈性尚乱的社会风习。社会底层的私斗之风和政权高层间的作乱妄杀对赵国造成极大的内耗,赵武灵王的改革并没改掉此弊端,赵国被秦国所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赵国兵器刻铭有马重,见于如下几器:即《殷周金文集成》11364戈:二年,主父攻(工)正明义,左工师邬许,马重丹所造①、12032的十七年盖弓帽:十七年阳曲笞教马重,以及山西临县永红乡窑头村所出的铜戈:王何立事,  相似文献   

17.
李云 《收藏家》2013,(1):64-68
中山国是我国战国时期燕、赵、齐、楚、魏、韩、秦七雄之外的又一强国,位于今河北省的中部,其南、西、西北部与赵国为邻,北部与燕国接壤,东郜连接齐国的领土,被赵武灵王称作“腹地”之地。它虽然只是面积“方五百里”的“千乘”之国,却能长期纵横捭阖于大国之间,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 《水经·河水注》记高阙的所在说:“<史记>·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郦道  相似文献   

19.
正西晋八王之乱,引发北方各部族混战中原,迫使司马睿于永嘉元年(307年)九月移镇建邺,晋室政治中心开始逐渐南移江东,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中国人口的第一次大迁徙,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永嘉南渡"。永嘉四年,晋将刘琨与鲜卑拓跋猗卢结为兄弟,以代郡封猗卢为代公,又徙楼烦、马邑、阴馆、繁畤、崞五县民于陉南,以其地与猗卢。本文谨就楼烦县迁于陉南之具体方位进行探讨。雁门郡楼烦县,战国赵武灵王置,治  相似文献   

20.
战国至汉代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对羊纹金饰片",其性质为金珰,即两晋十六国时期金珰的早期形态。金珰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时被引入,西汉时诸侯国开始自己生产,使用群体为诸侯王及其近臣,风格上极力模仿北方草原地区,东汉时开始脱离北方草原风格,纹饰开始本土化。早期金珰的使用以4件为一套,并与貂尾相配,与金珰伴出的圆形带銎金饰,即为固定貂尾所用的"竿",有的貂珰还在冠周配以金泡饰。金颜和蝉珰是金珰的两个种类,不可等同,其区分主要是纹饰和博山材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