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梅 《贵阳文史》2002,(3):59-60
也许你曾游览过风景奇特的花溪天河潭风景区,但你知道吗?在天河潭风景区下游,碧绿的花溪水库中段,还有一个景色秀丽、民风古朴、建筑独特、倚山傍水的布依族村寨,那就是“贵州省民族文化保护村”——镇山村。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随旅游团慕名前往镇山村游览参观。 我们一行从省城贵阳出发,向西行至花溪  相似文献   

2.
《贵阳文史》2010,(4):14-15
<正>市委、市政府作出"三创一办"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花溪区区委、区政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创建,高效率推进,致力于打造阳光花溪、生态花溪、文明花溪,创建"三创一办"的先行区、模范区。一、强化执行,建立五项机制1.建立责任落实制度。成立工作机构,抽调精兵强将,细化各  相似文献   

3.
正在贵阳市郊花溪公园西北,有一座巨石嶙峋、古木参天的山峰,名麟山。麟山是花溪公园最高的山峰,登峰俯瞰,蜿蜒的花溪河、曲折的坝上桥、民族风情浓郁的跳蹬,还有花溪的街道、周边的村寨、贵大的校园等等,都一一尽收眼底。在麟山山麓南侧有一座摩崖石刻,被称为"抗战摩崖"。摩崖呈竖长方形,高约1.5米、宽约0.8米,距山脚的地面约4米。摩崖上款为行  相似文献   

4.
1959年11月23日上午,陈毅元帅与夫人张茜在贵州贵阳花溪住了一个礼拜,还吟下《花溪杂咏》七首和《过贵阳》四首,共十一首诗。其中《花溪杂咏》第七首日:“东舍西舍小停留,长春溪水绿如油。农村如此园林化,神州富裕永不愁。”点明了他在花溪下榻于公园的“东舍西舍”。东舍西舍合称“花溪西舍”,乃贵州名屋,位于花溪公园龟山之西北麓,花溪河南岸、坝上桥左侧。占地面积5052平方米,由东向西有三幢建筑,依次称东舍、西舍、厨房,为中西合壁式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最崇敬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但他在花溪时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花溪人民心中。 1960年4月,周总理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等14国回国后,到贵阳花溪作短暂休息,这是花溪人民极大的光荣和幸福。4月30日中午11点过钟,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提前赶到昆明)乘坐的飞机从昆明抵达贵阳磊庄机场。花溪的天气好象也懂得是欢迎周总理,特别晴  相似文献   

6.
段子     
《环球人物》2013,(27):96
哪里景色好爸爸带着小儿子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爸爸:"快看哪,我们脚下的一片平原景色多好!"儿子:"既然下面的景色好,我们为什么要花3个小时爬上来呢?"机智的中国人美国人:"你们的杯子都是木头做的吗?"中国人:"不是!"  相似文献   

7.
以真山真水、布局天然而蜚声海内外的著名风景区花溪,辟于20世纪四十年代初,是贵州建设最早的公园。历经60年的发展,花溪早已“旧貌变新颜”。那么,建园之初的花溪,究竟树有多粗,水有多急?游人何种神态,牛马何样皮毛?就是世居贵阳的老人,如今恐怕也难有记忆。近观贵州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我有幸从国画长卷《花溪全景》中,见到了60年前的花溪面貌。那时的花溪,山蓝水碧,民风古朴,没有俗艳的脂粉和莫状的娇情。“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四处浸溢着和平与宁静。其实,此画恰恰创作于抗日烽火正熊的1944年,…  相似文献   

8.
正被毛泽东赞为"勇夺虎罴威"的抗日将领戴安澜今存有两座陵墓,一座在安徽芜湖的赭山公园,另一座则在贵阳市郊的花溪公园。戴安澜是芜湖人,其墓地建在芜湖容易理解,可为什么会在贵阳的花溪也有一座陵墓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戴安澜,安徽无为(今属芜湖)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北伐。抗日战争爆发后,相继参加过台儿  相似文献   

9.
(一)贵阳之胜在于花溪。而花溪之美,在于山环水绕,竹木丛郁,饶有江南风味。我风尘仆仆从沦陷区逃出后,几经周转,最后落脚在贵阳,这应当说是个“小憩”。因而巍然于花溪之畔的一家小小的旅舍“花溪小憩”,不仅建筑玲政雅致,名字也实在取得好。抗战中流亡到西南的游子们到这里,也许会跟我有共同的感受吧?我到贵阳之初,是任教于贵阳师院,兼课于贵州大学。贵大离城约四十华里,即在花溪之畔;兼课的老师每周都以“花溪小憩”作为临时住宿之地。我真正饱赏花溪风光,领略花溪幽趣,即在这时。后来我正式任教于资大,宿舍反而有些简…  相似文献   

10.
<正>花溪,是贵州最美丽的山水公园。青山绿水,令人向往留连。战时来黔主政的吴鼎昌,年迈操劳,血压升高,医嘱每星期日必择地休养,方能维持下周工作精力。他非常喜爱花溪,称她"山水酷似江南",择定公园碧云窝岩头别墅小人休。1939年10月28日,在妻子陈适云,以及女儿、女婿、外孙辈的陪同下,每逢星期日清晨乘车而去。开初  相似文献   

11.
花溪河两岸作为“公园”来建设,是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天开始的。但作为“风景名胜”,它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花溪的狮子山(今麟山),自从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把它定为贵阳名山之后,就常有人到花溪游玩。这一时期,花溪河两岸是明山配秀水,绿树荫苍苔,“风景出自然,非由人力造”  相似文献   

12.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事像纷繁复杂,大略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本文结合调查实际着重讲述花溪布依族的物质民俗。通过分析花溪布依族的建筑民俗,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思考花溪布依族经历过400多年历史的跌宕起伏后,在现代文明中保持本民族民俗特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花溪以自然风景的优美闻名遐迩,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花溪公园则以其溪水澄碧清澈,溪流蜿蜒曲折,溪畔桃红李白,溪间小桥石万象更新磴,溪声潺潺汩汩,显出一派天然淳朴的高雅韵致。与花溪公园隔山相望的仙人洞山下把伙村,距花溪公园大门约三公里。贵州宏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经过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已于2000年3月1日破土动工,正在建设一座集旅游休闲、高科技观光农业、珍禽异兽与奇卉古木观赏、江南特色与民族特色相融合的园林景观,以及老年公寓与保健文娱中心、多功能陵塔园为一体的观光旅游景点──—福…  相似文献   

14.
1958年11月2日,天高气爽,时任(以下陪同者的职务均为时任职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贵州视察。上午,飞机降落清镇机场,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实和贵州省军区司令员田维扬专程到清镇,把小平同志迎接到花溪,下榻碧云窝宾馆(当时称省属花溪招待所)。陪同小平同志到花溪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和中央候补书记杨尚昆。午饭后,稍事休息,小平同志访问了花溪人民公社。下午3时许,花溪公社党委书记张大才正在吉林大队麟山旁的田坝里与社员一道深翻土地,突然电杆上的高音喇叭响了:“上级领导来检查生产,请花溪公社张书记立马到碧云窝招待所汇报工作。”张大才急忙在田边找了双布鞋穿上(自己原穿的是草鞋),向碧云窝奔去。1958年秋,正值全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花溪区正在开展以深耕为中心的生产突击运动,区委还组织了20多个深耕野战营到需深耕的地方安营扎寨。花溪公社的吉林大队和大寨大队田坝定为丰产坝,必须深耕,因而这一片田坝有十几个野战营,到处红旗招展、热火朝天。张大才赶到平桥头至碧云窝宾馆的半坡上,突然见到一行人走下来,小平同志走在前,随行的有省委书记兼省长周林、市委书记伍嘉模、区委书记齐林...  相似文献   

15.
正花溪原名花仡佬(又写成花犵狫),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曾经到此,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如此记录:"……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至此东转,抵东峰下,乃折而吡去。有九巩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为华仡佬。"这是对原生态花溪山水最早的书面记载。150年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家住吉林村的周奎写了《麟山记》,说花仡佬离他居住的柏杨寨东半里处的狮子山,"有山状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自西南进入贵阳市,蜿蜒经花溪、小河两郊区而进入城区,它造化了美丽的高原明珠花溪,孕育着一代代贵阳人,见证着贵阳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人居需要,对南明河的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于2001年4月作出了综合治理南明河三年实现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的战略部署。本文就贵阳市水利局负责实施的花溪水库扩建加高工程和市西河上游防洪水库工程的建设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贵阳国际马拉松赛在花溪鸣枪开跑,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万名运动员参赛。本次比赛由中国田径协会、贵州省体育局、贵阳市政府主办,贵阳市体育局等单位承办。贵阳市藉此获得"中国夏季马拉松名城"称号。小试牛刀。继续打磨,还有更大前景。——梁太鹤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上有许多景色壮丽的公路,网上甚至有公路景色的排行榜,而阿根廷南部的40号公路通常都会排在最前面。这不仅因为公路沿线有着南美最壮丽的景色,也因为切·格瓦拉在23岁时曾经骑一辆"诺顿500"摩托车行驶在这段公路上。而这也恰恰说明,贯穿南北的阿根廷40号公路在60年前就已经相当岀名了。  相似文献   

19.
东风送暖百花开,流水悠悠曲折回。公社公园新建好,长征战士赋归来。这首诗是朱德元帅来花溪视察后所作。 1935年4月8日至9日,朱、毛领导的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一军团主力,曾由龙里进入花溪。在高坡休息  相似文献   

20.
1960年5月初,美丽的高原明珠花溪春光明媚,百花争妍。座落在花溪河畔的西舍宾馆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庭院里鲜花盛开,绿草茵茵。掩隐在绿树丛中的宾馆主楼西舍,白墙绿瓦,窗明几净,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溪水中。进进出出的小轿车打破了它往日的宁静,显示了它特有的庄严与繁忙。西舍迎来了它的贵宾。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在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等南亚国家期间,中途回国临时居住在花溪。代表团成员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彦,外交部部长助理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