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在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女性始终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封建统治者一直宣扬着“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儒家教义,作为维系其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所谓“三从”,是指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三纲”是指“君为巨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女性从生到死,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和人格,思想言行受到束缚禁  相似文献   

2.
段塔丽 《史学月刊》2002,(3):101-106
“夫随妻居”、已婚女性长住本家以及夫亡以后归宗,是唐代社会一种颇为流行的居住习俗。从民俗学和性别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和考察不难看出,唐代社会所流行的这种居住习俗,应是女性人身较自由、女性权益得到一定保障以及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拥有较高地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封建专制社会中,无论从国家秩序还是从家族秩序看,妇女都处于被统治的最底层。三纲中的“夫为妻纲”和“三从四德”是封建时代对妇女地位的基本定位,简单地讲妇女是男尊女卑的“天理”规定下从属于男子的工具而不是人。这种状况的改变是从资本主义文明的进入开始的,其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在严重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同时也动摇着封建社会对妇女地位的规范。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彻底怀疑和批判封建专制时代的各种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男逸女劳 “劳”者,劳累、劳苦也;“逸”者,安逸、悠闲也。中国社会,无论古今,亦无论东西南北中,各色人等,一般均遵守“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原则,夫妻之间,夫称妻为“内子”,妻称夫为“外子”,缘由即此。家庭的重大责任,由男子承担;抛头露面之事,归男子负责;重体力活,是男子分内之事。千百年来一直如此,直到今天,总体来说仍旧未变。  相似文献   

5.
中古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魏晋玄学兴起,儒学礼制尚未严格规范所有的社会层面。在此背景下,《世说新语》"姊""妇女""尚书""贫道"等女性称谓反映了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领域的表现和地位,"夫为妻纲""男尊女卑"的性别专制体制在魏晋时期的实际情况,为我们了解中古汉语婚姻制度和佛教教义提供了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6.
易天 《文史春秋》2009,(11):63-63
古时,男尊女卑的秩序压制着女人。除了“三从四德”,还有“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说到底,就是皇帝管男人,男人管女人,老子管儿子。  相似文献   

7.
正惧内俗称怕老婆,用典便是"河东狮吼"。依照我国古代的纲常伦理,男子是家庭的主宰,夫为妻纲;女子处于从属地位,既嫁从夫。一般而言,妻子服从丈夫是古代社会众多家庭的常态。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当一个性格懦弱的丈夫遇到一位强势或嫉妒心重的妻子时,惧内就在所难免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女性相对解放的时代,女权意识逐渐觉醒,在社会上层妇女中尤为突出,武则天便是那个时代女权人物的代表。在时代思潮  相似文献   

8.
汉代各阶层女性在家庭地位方面存在夫贵妻贱的共性,不同阶层的女性又有自己的群体特征,下层女性相对上层女性家庭地位较高,公主在夫家妻贵夫贱,也存在夫妻地位平等的个案。  相似文献   

9.
从赘婿地位看入赘婚的家庭关系--以清代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向有“夫为妻纲”的说法 ,这是指丈夫在家庭中具有主导、决定性的作用。入赘婚相对于正常婚姻是一种异变。本文利用清代档案文书及其他资料 ,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考察 ,以期对赘婚制家庭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汉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充分意识到规范夫妇关系对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性。先秦儒学提出的“夫义妻顺”,在汉儒董仲舒“夫为妻纲”,《白虎通》被确立为官方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向“夫权”绝对化转变。片面强调妻子的无条件的顺从和保持贞节,妻子逐渐丧失其人格独立性,成为依赖顺从丈夫的附属体。  相似文献   

11.
一、引子 客家女性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已取得非常丰富的成果。从总体上看,学界研究所涉范围非常广泛,反映在成果上是综论式多,个案分析少。论题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泛论客家妇女的美德,赞之日“勤劳”、“勇敢”,或叹之日:天下妇女最辛苦,莫过于客家妇女为最!二是泛论客家妇女奴仆的地位,如何受到社会的压迫与歧视,在社会中的“地位仍然十分低下”。在传统社会中扮演着令人同情的角色,甚至毫无社会地位可言。  相似文献   

12.
唐代妇女的贞节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婚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自古就被置于很高的地位。《礼记·婚义》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继后世矣,故君重之。”因此,婚姻的社会功能历来为统治者重视。而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使得统治者利用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来维系社会的秩序与国家的稳定。统治者为了建立父权与夫权的绝对权威,把妇女紧紧地束缚起来,不遗余力地提倡妇女的节操。《礼记·郊特性》载:“夫婚礼,万世之始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统治阶层力图把“夫死不嫁”作为衡量妇女品行的理想道德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上,这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种类繁多的服饰、头饰和饰物映人人们的眼帘。来自偏远地区的人们,特别是妇女对这些服饰深感自豪。只有为数极少的内行人能通过他们的靴子、喀夫坦式样的长袍、有檐帽、无檐帽和兜头帽,特别是妇女佩戴的头饰及珊瑚和绿松石饰物区别各个民族。”  相似文献   

14.
《文献》2010,(3)
<正>在先秦时代,天子至于列士,夫妻一体,共承宗庙,广衍继嗣,故妻是至亲。凶礼夫为妻服齐衰期,转为吉礼若妻已袝庙,故往往又为妻制作礼器,亲亲之义贯穿于制服与作器。从铜器铭文来看,屡见为妻所作之器,如:  相似文献   

15.
甘桂琴 《黑龙江史志》2009,(7):28-29,34
一些学者认为两汉妇女的地位由于受儒家“三纲五常”、“三从”观念等封建礼制的影响,处于极其卑微的地位,本文则对西汉一朝作个案探讨,认为西汉时期尤其是西汉初期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具有较高地位,并对其表现及其原因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李莉娟 《神州》2011,(11):214-214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时期,妇女社会地位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经济独立、参与政治,与传统中国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清”、“牝鸡不司晨”等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华人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华人妇女地位的变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传统社会的妇女向移民社会的妇女、以及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妇女演进的问题;同时,也是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新加坡华人妇女从昔日被贩卖来的“猪花”①、“妹仔”②成长为今日享有较高地位的现代女性,其间是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并由此而构成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本文拟就新加坡华人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变迁做一初步探讨,作为研究新加坡华人妇女问题的第一步。一移民新加坡的早期华人妇女(一)“猪花”──早期华人妇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性别考古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到传统的史学研究上,通过对西周时期不同墓地中贵族夫妻墓的对比,总结出西周贵族墓葬所见性别差异的一般规律。分析表明,西周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虽总体上低于丈夫所在层级的男性贵族,但相差并不悬殊。即使与商代贵族妇女的状况相比,其相对地位也未出现显著的下降。有些西周贵族妇女可能具有比丈夫更高或与丈夫相当的社会地位。毕姬墓规格高于倗伯墓的原因有可能是西周时期异姓贵族娶姬姓女子为妻,出于尊周的目的,在埋葬时赋予姬姓女子较高的墓葬规格。  相似文献   

19.
“良妻贤母”曾经是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代名词,有知识、有文化,始终是近代日本妇女的“贤”与“良”的主要标准之一。其时的中国也曾受其影响,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然而,近代以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况使中国妇女不可能像日本妇女那样,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下去接受教育和知识的熏陶。日本的“良妻贤母”与中国的“贤妻良母”不仅有着不同的内涵,也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赐女子百户牛酒”解——兼论秦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记》《汉书》中“赐女子百户牛酒”是政府对女性户主家庭的赏赐 ,其标准是每百户赏赐一头牛、十石酒 ,每户折合百钱左右。秦汉时期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尚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还不可能成为丈夫的附庸。因此她们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较后代妇女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