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诸平 《攀登》2005,24(5):60-62
领导者应树立以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为内容的新领导观.牢固树立这样的新领导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是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朱庆跃  谢开贤 《攀登》2004,23(4):42-45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科学人才观,丰富和发展了江泽民的人才思想.其主要表现是:实现了人才观念的历史性突破;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首次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和完善了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把科学的人才观与科学的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更加注重“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昭平 《攀登》2004,23(4):37-41
人才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任务.本文从科学人才观的深刻内涵、现实要求以及如何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对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问题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4.
试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难点均在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青海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仍处在建设总体小康社会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过渡阶段,而且发展呈现出地域性非均衡发展和多层次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要有务实创新的态度、进取向上的精神、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状况的反映,亦是人们思维理念发展的反映。进入小康社会的思维理念诉求,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享受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各种矛盾,确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思维理念。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个侧面,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人的全面发展会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发展,而小康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小康社会,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等的全面提高,才能建设一个高水平、全面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胡鞍钢 《攀登》2010,29(2):1-12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力破除新式教条主义(不顾国情和省情的超高速发展)的束缚,准确认识和把握基本省情,进行科学的发展战略定位,是确立适宜本地区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评说人才观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蓬勃开展,迫切需要大量各种类型人才,选择人才成为突出的问题。除一般所熟知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观之外,国内外学新近提出的人才观,值得关注。本论述偏重于企业管理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0.
评说人才观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蓬勃开展,迫切需要大量各种类型人才,选择人才成为突出的问题。除一般所熟知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观之外,国内外学新近提出的人才观,值得关注。本论述偏重于企业管理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早日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责无旁贷地要充分发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兆远 《攀登》2004,23(2):65-66
为实现党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中共青海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向全省提出了“建设小康,富民强省”的要求。笔认为,要把全面推进青海省小康社会建设落在实处,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论须始终把握住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立足于青海的省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培养和依靠人才是地方志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制胜法宝:一是确立个个是人才的理念,营造唯才是举的地方志人才成长环境;二是确立“适才适用”的理念,实现地方志人才资源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三是确立爱才、育才、留才、用才的理念,紧紧依靠人才推动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小康社会就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在实现途径上都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奋斗目标。青海省小康社会建设,一是要加强“三个建设”,打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二是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三是要抓住“一个根本”,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全面建设青海省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提出到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七大则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把"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相似文献   

17.
李繁 《攀登》2003,(Z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欠发达地区的青海省,必须认清形势,客观地分析小康社会建设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难点,才能解决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才能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人才思想可以扼要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开展工作的一贯思路“;人才难得”是邓小平治国兴邦的求贤呼声“;德才兼备”是邓小平选拔人才的标准所在“;任人唯贤”是邓小平强调的根本用人机制。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理解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成皿 《史志研究》2003,(4):12-14
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确立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我省是文化积淀深厚的省份,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