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在当时人看来,午时三刻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  相似文献   

2.
古典小说里常常会有“午时三刻”行刑的情节,如卢俊义要被处斩,“午时刻到了”一声喊,刽子手就要动手。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09,(3):69-69
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古代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  相似文献   

4.
文史快车     
古代为何"午时三刻"行刑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古代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  相似文献   

5.
文史精萃     
《文史博览》2007,(6):32-33
北宋人均GDP达2280美元,中国:男人穿裙子比女人还早,各国首脑杯中物,清朝的省级行政设置,“犒赏三军”中“三军”的含义,古代行刑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高效率的“千手观音”,  相似文献   

6.
艳阳二月,春光明媚,我步出汉中北门,于刘家巷路侧,蓦见一通高大石碑矗立眼前,停步审视,上款题“汉马岱斩魏延处”;正中刻“古虎头桥”四大字;下款题“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七月重建”。所云“重建”者,此处原有勒百,因年久损坏而重刻建立也。  相似文献   

7.
一一九五五年初,山西省临汾第二中学校在临汾县城北刘村,发现太平天国所刻‘幼学诗’封面刻板一块(见插图)。据该校来信说:‘该板为木质,长16.4公分,宽11.4公分,厚1.1公分,周有(?)(?)形图案,中书"幼学诗"三字,上端有"太平天国辛开元年新刻"宋字一行,其中"太平天国"四字已被人剔刻,但字迹模糊尚可辨认。’‘此刻板发现于临汾县北刘村农民李登巒家中,乃李父李福杰(清秀才,已故)所藏。  相似文献   

8.
《文史天地》2011,(6):94
各行各业,大多有自己行业的祖师爷。造假行业的祖师爷最早见录于《韩非子》一书,文曰:"赵主父令工施构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尝游于此’。"意即赵武灵王搭架子在巨石上刻上大脚印,并留言:赵武灵王到此一游。明显是糊弄人,他的脚印  相似文献   

9.
《文博》1985年第6期刊登了西北大学历史系和扶风县博物馆联合调查组撰写的《法门寺调查简报》一文。《简报》中称:“……有略作盾形的铜牌,中刻‘万历三十五年七月造’,边刻‘顺治十一年六月初九日,地大震,佛象跌落,十二年二月初二日重造,仍送上顶’”。《简报》在引证铜牌上所铸字样时,在“佛像跌落”前掉了一个“将”字,并把“四月初七日”误为“二月初二日”。  相似文献   

10.
宋代的刻书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籍之有雕版,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黄金时代。宋代确立的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官刻、私刻、坊刻三大刻书系统,一直垄断了其后近九百年封建社会的图书刊行,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西方机械印刷术的传入和图书出版事业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出现之后,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宋代的刻书业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本文仅就宋代的刻书业概况略述陋见。宋开国之初,《宋史·太祖本纪》载:建隆三年二月,“上谓侍臣曰:‘朕与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赵匡胤深知读书对国家的作用,因此,宋代政府对图书出版事业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宣扬封建思想,维护封建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的一件大事来提倡,多次下诏购求图书。大中祥符三年,五代后蜀毋昭裔之孙毋克勤向北宋政  相似文献   

11.
谁是造假的祖师爷?不好考证。有人说是赵武灵王,也有人说是秦昭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说:“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疏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就是说,赵武灵王让人搭架子在石头上刻上巨大的脚印,然后在旁边注释说:赵雍到此一游。  相似文献   

12.
周建人说:“这是一个谜”前几年,周建人同志生前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一次座谈会上提出一个问题:“鲁迅逝世前为什么要急于搬房子?”他说:“鲁迅逝世前的确是非常着急地想搬房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觉得是个谜。鲁迅临死前两天,我去看他,他说叫我给他找房予,并说我订下来就可以了,不要问他。他为什么要急于搬,我没问他。第二天刚好是星期日,鲁迅很急,拿起笔就写了‘周裕斋印’四个字,让我去刻一个图章,因为当时租房子要订合同,要一个印章,‘周裕斋’是‘周豫才’的谐音。别的地方没用过这名,后来房子也没租,图章也没刻。”(《鲁迅研究资料》第一辑48页)  相似文献   

13.
在《文物》1983年第5期所载郫县文化馆梁文骏同志的《四川郫县东汉墓门石刻》简讯中,对于该墓右扇石墓墓门上部“出游图”内马头前面竖刻“家产黑驹”四字,认为是表明“这种马即《说文》所说的‘骊马’,是深黑色的马。门上所刻黑驹,似指与‘骊马’相类的名马。家产即自家饲养。”我们说,这样解释,似乎不够恰当。此处所云“家产”,据《说文·生部》:“产,生也。”则“家产”实即指“自家繁育”而言。如说成“自家饲养”,并不合于汉代对于“产”字的特定含意。至于“黑驹”解释成“是深黑色的马”,或谓“似指与‘骊马’相  相似文献   

14.
公朱鼎及相关诸器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公朱铜鼎所见有三器。一是公朱左官鼎,1960年陕西临潼出土,铭文为:“公朱左官(盖面横刻)“十一年十一月乙已朔左官冶大夫杕命冶喜铸贞(鼎)容一斛“(腹外横刻)(图一)二是公朱右官鼎甲,出土地点不明,后流八美国,铭文为:“公朱右官”(盖面横刻),(图二)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贵刊今年第二期“清‘周至县印’”一文中说:“印文为汉、满、蒙三组文字,左侧为篆书‘盩厔县印’,中为一竖行蒙文,右侧为满文”,边框左侧刻“同治十二年四月”字样.因印模拓片不太清楚,我初步认为:印面无蒙文,右是篆书汉文“盩厔县印” 四字二行,中为楷书满文,左为篆书满文.据史书记载,清乾隆以前官印满文用楷书,至乾  相似文献   

16.
秦陵博琼与秦汉博戏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六年四月,秦始皇陵区内的毛家村西南,发现一件多园面的石球。石质为细砂岩,颜色清灰。石球环周刻磨成十四个小园面,每个小园面的直径1.5厘米。其中十二个园面上分别镌刻阴文一至十二的数字。另两个上下对顶面刻‘骄’与‘男妻’二字。各面刻字的排列情况为相间交错。  相似文献   

17.
幽默漫画     
儿子最喜欢的一道菜网中网德凉习帘刻进竹 .二::.办移小松哲剔式么父子相对匕劝‘,幽默漫画@赵国明~~  相似文献   

18.
刘邦“斩蛇”故事有可能类同“丹书狐鸣之事”,经“史臣附会兴王之词”的渲染,被看作预言高祖帝业成功的标志。而“斩蛇剑”因此成为有神异特征的政治文物。刘邦早年曾经使用的“斩蛇剑”,后来成为武装创业成功的象征,成为“布衣”、“匹夫”成就帝业的纪念。刘邦多次自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可以读作对于这种建国方式的意义的提示。李世民、朱元璋也曾经发表认同这种建国史历程的言论,同样值得政治史研究者注意。  相似文献   

19.
“劫”法场惊动周恩来 1952年,为了巩固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权,全国各地都掀起了镇压反革命的政治运动,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被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20.
旺堆 《中国西藏》2005,(4):60-61
“刀兵器也,为斩削刻割之具,剑,古兵器名,双刃有脊”。远古时的雪域兵器,今日已变成为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珠峰化、雅江化的一部分,不仅是人民生活离不开的器具,也成为一种民间工世极品,在雪域高原众多特色藏刀化中,后藏(日喀则地区)刀乡拉孜县柳乡的孜龙刀无疑是其中魅力无穷的亮丽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