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登县汉代长城遗迹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籍记载,汉武帝时为防范匈奴,曾在河西地区设置边塞亭障。《史记·大宛列传》云:元狩间"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令居,在今甘肃永登境内。但是在这一地区是否存在汉代长城,它的走向和具体建置怎样,多年来史学界和考古界都存在着较多的争议;历史地图绘制者亦不敢贸然推定。自1984年以来,我们结合文物普查,多次对永登县境内的汉长城遗迹进行了实地考查,现将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荣 《中国土族》2002,(4):33-34
在我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史籍中,对长城的记载用的是不同的名称。如:《史记》中有“长城”、“长城亭障”、“塞”,《后汉书》中有“塞垣”,《金史》中有“界壕”等名称。在明代的官方公文、史籍中则称其为“边墙”,另外也有“墙堑”、“边垣”等别称。大通县境内的明边墙,就是明代修筑在青海的一段明长城。  相似文献   

3.
山丹的长城     
甘肃山丹长城遗存有汉长城和明长城,一般称汉明长城(当地人俗称边墙)。现存汉长城59.95公里,烽燧19座(其中明时加固6座),明长城98.55公里,实存82公里,烽火台64座。  相似文献   

4.
周佩妮 《丝绸之路》2011,(12):20-22
宁夏素有"地上长城博物馆"之美誉,境内不仅存有早期战国秦长城,而且明长城遗迹丰富,有西长城、旧北长城、北长城、陶乐长堤、头道边、二道边、固原内边等,可见墙体近千公里。宁夏境内明长城构筑方式多样,特别是"品"字形窖、壕堑、苟拉壕等颇具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汉代石门障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门障是汉代北方的一座军事障城,汉以后废弃不用。对障址的考证,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在阴山南北的长城调查过程中,有幸找到了石门障遗址。本文除了要印证史书的记载,再就是探讨石门障是否是秦汉长城(即蒙恬所筑秦长城,汉以后又延用)的组成部分? 石门障与汉光禄勋徐自为所筑“城障列亭”是否有关? 现将有关考察和分析归纳报告如下。一、关于石门山和石门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著作《水经注·河水三》写道:“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水出石门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门障,即此山也……其水自障东南流,迳临沃城东,东南注于河…  相似文献   

6.
明代长城也叫边墙,古浪县境内有三道边墙通过,现存150.8公里,敌台烽燧103座。本文对古浪明长城的分布、夯筑方式、存在病害、保护维修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甘肃境内的长城与烽燧分布唐晓军长城,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八大奇迹之一。它的修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长城及其附属设施烽燧塞障的建造,不断扩展增修。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先后形成南、中、北三条通道。现将秦、汉、明三代建造在今甘肃...  相似文献   

8.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作为战争防御工事以雄伟、坚强、不屈的身影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产生于战争,战争使互相防御设施应运而生。在秦、汉、明代,中国归一统,当时各王朝为了防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侵扰,就大规模地修筑起长城与烽燧。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几个朝代都不同程度地修筑过长城和烽燧。据统计,长城与烽燧分布的省区遗存已有万余里,烽燧数万座。地处祖国前哨的河西东端及其东边紧连的宁夏中卫,自古就是一条重要军事要塞,境内遗存不少长城烽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范恩实、肖景全等先生提出的汉代辽东郡的各条障塞、烽燧线是发挥着军事守御与交通联络双重作用的边疆地区镇戍网络以及在沈阳、抚顺两地间发现的辽东列燧是应援玄菟郡而修建的交通传烽线等观点,提出明确反对意见:一是"烽燧线"或"传烽线"定性与田野调查实情不符;二是不能用中国晚期长城长垣标准来套搬中国早期长城障塞形制;三是通化赤柏松城址为典型的汉城规制非"土著城寨";四是辽东障塞线与《史记》、《汉书》等史籍文献中长城记载相印证。结论是辽东障塞线性质就是早期长城。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金代长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代长城,又称“界壕”、“壕堑”。是金王朝为防御北方各部反抗、进攻而修筑的军事防线。河北省境内的金代长城分布在康保、沽源、丰宁三县境内,俗称“三道边”,有的地图上标有“成吉思汗长城”,也有认为是秦汉长城的。 1978年和1982年,有关地、县文物工作者曾对金代长城进行过实地调查,基本上查清了河北省境内金代长城的分布、走向、构筑特点,并采集、征集了许多文物标本,为研究金代长城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金史》记载中“界壕”有地上和地下两种说法,地上指墙体,地下指壕沟,进而结合今人考古发掘和考察的研究结果,指出“金界壕”属于长城并无不适之处。“金界壕”之所以被认定为壕沟是由于王国维早年研究只注意到壕沟而忽略了地上墙体所致。  相似文献   

12.
早在汉武帝时,烽燧亭障已从敦煌延长至盐泽(今罗布淖尔)。宣帝以后,西域完全统一于汉朝中央政权之下,烽燧组织和城堡关卡便遍及于西域各地了。 烽燧(即烽火台)是大一统国家边防报警的军事设施,为等距离连成线的若干高台组成,其上可举狼烟薪火传递军情,晚间燃燔为之“烽”,白日燃烟为之“燧”,是曰“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距库车城12公里,在盐水沟河谷的东侧,高12米,底面边宽6米,以树梢、木橛加工夯筑而成,上小收,顶中缺,南面由于剥蚀而成凹形,千年风侵雨蚀,秃痕累累,仿佛一历经磨难的长者,在向人们指点着历史的迷…  相似文献   

13.
河西长城     
胡杨  王金 《丝绸之路》2003,(9):29-33
长城是河西走廊无处不在的象征。河西长城有代表性的可以分为疏勒河流域的汉长城、嘉峪关以东的明长城。自汉以来,河西就是古代中原王朝西北边防的战略重地,因此有“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的说法。从那时起,伴随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凿通,河西广阔的土地上,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  相似文献   

14.
在金朝的发展时期,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修筑长城是主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可以有效的防御敌方的进攻。长城界壕防御工程、军事聚落防御工程和信息传递工程共同构成了长城防御系统。其中的界壕防御工程主要是由长城壕堑、壕墙以及墙体上的马面和女墙等部分组成,虽然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但是在建筑形式上却大不相同。金界壕始建于辽代契丹人,后由女真族增筑和扩展,今天的"金代长城"亦是女真族增筑的万里长城,这道古长城均为土筑。金界壕在金朝发挥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对于研究金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文章通过对现有的资料对于壕的使用情况,界壕的形成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研究金朝的历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万里长城的建筑,从来就不是一堵孤墙。为增强整体防御能力,它始终按照军事防御体系构建,并且日臻完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城沿线就分布有烽燧、亭障等设施,建立了情报系统传递和纵深的防御配置。秦汉时期,各种设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敦煌西湖保存了国内最为完整的汉代烽燧遗址,自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已通过出土的汉简文物和实地调查对长城烽燧的组织结构及修建方式进行了诸多研究,基本上揭开了长城烽燧的大致走向、分布规律、长城戍守、管理机构等轮廊.但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0年本文就是本人参加全国第三次长城普查时,对长城烽燧设置的原则通过实地调查所作出的一个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7.
唐山境内明长城城墙的建筑规制鲁杰城墙(也称边墙),是长城建筑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城墙的建筑规制、结构类型、材料、做法不仅随时代演变有较大差异,即使同一时代的城墙也因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通过对唐山境内明长城的实地调查,我们知道城墙多...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2009,(8):114-114
前不久,敦煌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敦煌玉门关西南约60多公里处新发现一汉代烽燧遗址,因当地老百姓称其为“一棵树”,故称之为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当地文物部门立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包括一枚保存完整的封检,字迹清晰,上下两端及左下角题写纪年。此发现为敦煌历年调查长城烽燧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9.
话说山丹     
陈淮 《丝绸之路》2014,(3):34-42
甘肃的河西走廊有个山丹县,颇值得一说。 汉代以前.这里曾是匈奴的牧场,又地处河西走廊的“蜂腰”.汉、明长城都从山丹的旷野穿过,地理位置自然重要。  相似文献   

20.
忻州长城小考李隽忻州地区文管处长城主体是城墙,均依山势地形而筑,其次是关城,它是长城线上的重要防守据点,多建在高山峻岭之上,或深山峡谷之中,使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众多城堡,屯兵驻守于此。次之为烽燧,它设在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连接长城以内相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