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出土的青铜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58年以来,广西不断有殷周青铜器出土。现介绍于下,以供研究参考。兽面纹铜卣(图版肆:2) 1974年1月,武鸣县马头公社全苏大队第一生产队在勉岭山麓挖出,铜器出土离地面约2.7米。我队闻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柳江县进德乡木罗村农民在挖鱼塘时发现4件青铜器,送交柳州市博物馆。从出土地点来看,这里可能是一处窖藏。甬钟 1件。甬长5.9厘米,中空,与钟体相通,断面呈椭圆形,有干和一残耳,旋已脱落。舞作两面坡形,上饰云纹。钲两侧起扉棱,枚36个,上饰旋纹,篆及隧部饰云雷纹,钲中间饰双线 S 纹。钟壁较厚,内腔上  相似文献   

3.
1990年元月3日,南川县半河乡德春村水利工程出土铜釜、铜簋各一件。该器物出土于距河面百余米高的悬崖一石隙中,座南向北。崖脚系山涧,两岸皆为陡壁。出土时,大、小器物套装覆置于浅灰色风化石泥层中,上覆盖80厘米左右黄泥土,可能是窖藏。  相似文献   

4.
今年元月十七日,西峡县回车公社花元大队社员吕增富在平整土地时挖出鼎、簠、盘、匜四件铜器。据有关部门鉴定:这四件铜器是春秋时期的器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鼎,呈圆腹状,有盖,两耳,三足,足呈蹄形,通  相似文献   

5.
桐城出土春秋时期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3月,安徽省桐城市高桥镇长岗村一村民在自家门前护理土埂时,发现一批青铜器。经文物部门派员实地调查,这批文物属一窖藏。出土时矛、钁全部放在尊内、鼎倒置于尊上。文物部门对四周进行了清理,未发现其他遗物。现将出土器物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二年一月十八日,武功县文化馆在本县游风乡黄南窑村征集到一批青铜器。这批青铜器是群众在村南取土时发现的,计有鼎、簋、罍、戈等。调查时,现场已被破坏,仅留一残土圹,圹底距地表深二米,长宽无可辨测。据在场群众反映说,还出有骨架、朱砂和灰烬。由此可知这批青铜器为一墓葬殉品。下面择其五件作以介绍。饕餮纹鼎敛口折沿,腹微鼓,两耳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浙江出土先秦青铜器作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地区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作了考察,发现在不同时期分别运用了浑铸法、分铸法两种成型技术为主的工艺。再结合这些器物的出土情况,明确其相对年代,并对不同期段青铜器的流动情况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高家堡出土青铜器研究●张懋钅容一陕西省称得上是中国青铜器的故乡。从西汉迄今,青铜器层出不穷。本世纪70年代出土最多,如著名的微史家族铜器群、裘卫家族铜器群等。以西周青铜器最负盛名。进入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发掘工作开展较少。比较重要的西周青铜器有长...  相似文献   

9.
山东苍山县出土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三年十月间,苍山县层山公社东高尧生产大队社员在村前平台地挖地瓜窖子时,发现一批古代青铜器和釉陶。现保藏在临沂文物收集组。这里特作一介绍:双桂铜爵两件(图一○)。每件重1公斤,通高21.5厘米,腹部回纹,有铭文(图一:1)。  相似文献   

10.
岐山王家村出土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文龙  崔玫英 《文博》1989,(1):91-92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陕西省岐山县麦禾营乡王家村出土铜鍑一件,内放置铜短剑一把,铜铲一件、海贝五枚。一九七五年初由岐山县博物馆收藏。铜鍑筒形,方唇外侈,立耳,顶端有小乳突,深腹,腹壁较直,圜底,圈足。耳部饰回纹。下腹及底部有修补痕迹和烟炱,当因长期使用之故。通高39.5、腹深28、口径37.6厘米(图一)。此器形制原始,尤以  相似文献   

11.
1972年,在萧山衙前的洛思山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共10件。本文对这些青铜器作了整理,认为是属于宋至明代的器物。  相似文献   

12.
《文博》1997,(5)
1991年,陕西省泾阳县高家堡出土先周青铜39件,属戈族方国文化遗存,对研究商末和西周文化、戈族与其它姓族的关系及铜器断代,都有重要的价值。器物现藏泾阳县博物馆。(封二、封三)~~泾阳高家堡出土的青铜器$泾阳县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0月21日,宣城孙埠镇正兴村的村民在挖沙时,发现了4件青铜器。除了1件夔纹青铜铙[1]外,另有铜鼎2件、鬲1件。其中铜容器的范铸痕迹清晰,器底遗留浓厚的烟炱,应属实用器。现将青铜器介绍如下:夔纹铙体扁圆而短阔,铣口内凹,圆筒状甬。鼓部中央有一个五边形突起,鼓两侧饰重环纹。钲部饰夔龙纹,作两两顾首状。夔龙张口,卷尾,长角,眼睛凸起,形成4个乳丁。该乐器风格独特,为春秋时期铜器(封二∶1)。重环纹鼎方唇,平折沿,半球腹,圜底,3个兽蹄足,立耳,耳外侧饰两道凹弦纹。口沿下饰两周弦纹,弦纹内饰重环纹。通高21·3、口径22·4厘米(图一∶1…  相似文献   

14.
1988年5月中旬,江苏省灌云县伊山乡任庄村村民王克富、左波等人,在山岗上掘土制砖时,于离地面深度为100厘米处发现一只青铜鼎,随后又陆续发现剑、戈等一批青铜器.县博物馆得知消息后,随即派人进行实地调查和征集.铜器出土地,距离灌云县城伊山镇西北2公里,是一处被大伊山环抱的土山  相似文献   

15.
随州旭光砖瓦厂出土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九八三年四月,随州市城郊公社旭光大队砖瓦厂做砖取土时,发现了古代青铜器。我馆闻讯立即派员前往调查,得知铜器出土地点为一墓葬,墓坑已遭破坏,长、宽大约为3.2×2米,葬式葬具皆不明确。共收集出土文物十六件。简报如下:铜簋2件。器物形制,纹饰、大小完全相同。子母口带盖,盖顶有圈足形捉手,圆鼓腹,腹部铸对称的两兽首形附耳,有珥,圈足下有三个兽面足。器口沿饰窃曲纹,盖顶,器腹则饰瓦纹,圈足间饰垂鳞纹。通高23.5,口径17.5,腹深10.3,壁厚0.3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16.
1967年5月,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从新城铺村征集铜鼎和带铭文铜觚各一件。1972年4月,又从距新城铺村四公里的冯家庄征集带铭文铜爵一件。现将此三件青铜器简介如下。觚喇叭口,腹微鼓,高圈足。腹部上下各有凸弦纹两道,腹下弦纹两侧各作一十字形槽。腹部饰两组以双夔合成的饕餮纹,衬以细云雷纹。圈足饰四组夔龙纹,夔龙舞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中,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联合发掘的晋侯墓地,共发掘清理了九组十九座晋侯及其夫人的墓葬,其辉煌的成果,当之无愧地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学古发现之一。在西周早期至春秋初年的历代晋侯及其夫人墓中,出土了大批的珍贵文物,其中青铜器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不仅具有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共性,也鲜明地表现出晋国青铜文化的特性,成为了解和研究中国青铜器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近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晋国奇珍——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4,(1)
<正>2013年11月12日,"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南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各种文物遗址遍布丹江口水库两岸及工程沿线,被誉为"考古天堂"。本展览荟萃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年来文物抢救发掘出土的楚汉文物精品,其中青铜器数量最多、最为赞叹。其重要价值首先在于很多文物可与文献对证、甚至补史之阙,其二在于不少文物还是首次走出库房迎接公众。故笔者不吝浅陋向读者推介。  相似文献   

19.
甘肃天水市出土西周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年12月,天水布广播电视局在基建施工时,发现古墓葬一座,出上一批珍贵文物。天水市公安局东关派出所迅速收缴6件青铜器,并移交给天水市博物馆收藏(图一)。市博物馆即派人前往勘查,墓葬已毁坏,形制不清,周围有陶片散落。现将出上青铜器介绍如下:鼎4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短折沿,双附耳,沿与耳之间有双梁连接,鼓腹,圜底略平,三足蹄形。颈部、腹部饰窃曲纹、波带纹一周,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饰重环纹(图二)。标本1,一足略残,器内有两补痕,器底有烟员痕迹,口径21、通高19.5厘米(封三,下)。标本2,腹部有…  相似文献   

20.
湖北随县安居出土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县安居公社又有青铜器出土。随州市博物馆派人对出土地点作了调查,共清理墓葬三座(图一)。一 1980年春,安居公社车岗九大队四生产队社员在羊子山植树时,发现一件青铜簋。同年10月上旬,随州市博物馆派人前往调查,在出土位置进行了清理发掘,证明该处是一座古墓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