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御医不好当     
古时专门给皇帝和皇宫里的皇家成员看病的医生被称为“御医”,也叫“侍医”,在外人眼里,御医能在皇帝的身边工作,是很风光的事情。这种看法其实也不无道理。由于御医的服务对象是皇帝,这要比其他医生的服务对象特殊,因此,很多人认为,肯定连皇帝有时也要听御医的话,对御医高看几分。  相似文献   

2.
1692年冬,康熙皇帝颁旨,谕在广东传教的洪若翰等两位神父星夜返京。距紫禁城还有好几里地,神父发现,皇帝侍卫和在京神父已在迎接他。原来,皇帝病了,打摆子,冷时如入冰窖,热时似进烤炉,御医用药后,效果不佳,仍高烧不退。  相似文献   

3.
《湖南文史》2013,(5):30-30
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悖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效。皇帝无奈,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  相似文献   

4.
邢湘臣 《文史博览》2009,(11):64-65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 在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流传着一首“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长治之安;小葱豆腐一清二白,太祖(即朱元璋)廉政万岁千秋。”  相似文献   

5.
邢湘臣 《湖南文史》2009,(11):64-65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 在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流传着一首“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长治之安;小葱豆腐一清二白,太祖(即朱元璋)廉政万岁千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政治的角度将研究目光投向明清御医,探究御医与政治之间微妙的联系。首先,明清御医在医政领域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其次,御医中的佼佼者曾取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最后,御医群体容易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政治斗争中。综上所述,明清御医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御医,又称太医,因主要在宫中为皇家诊治疾病而名。由于接近当朝统治者、宫帏森严以及种种历史原因,人们对御医的了解甚少,从而有许多揣测。尝有“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方”之传闻,认为御医处方平  相似文献   

8.
他1913年来到中国,为民国四位总统看过病,被称为“皇帝的御医”,获得过袁世凯亲自颁发的三等文虎勋章。他还为孙中山、段棋瑞、蔡元培等社会名流看过病,医术闻名于京城。他更多的是为普通老百姓看病,人们亲切地称其“老贝”。他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曾联系当时的中法精英,掀起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勤工俭学运动。在近两千名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中,涌现出许多革命先驱,有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李富春、陈毅、聂荣臻、蔡畅、陈延年、李立三、李维汉、徐特立等,毛泽东也几近成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有关官场吃喝的记载和传说不少,仅就明代来说,其中有两件事颇有些意思。明代升国皇帝朱元璋在吃的问题上是最为讲究节俭的,他是中国历史上“四菜一汤”的首倡者。据说公元1368年朱元璋龙袍加身后不久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仍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身贫苦,当过乞丐的朱皇帝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  相似文献   

10.
食色站     
清朝皇室饮食原料曝光皇帝每日用奶100斤清朝皇帝每日用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当年鸡3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60个,包瓜、  相似文献   

11.
清沿明制,一朝皇帝崩逝后,嗣皇帝便指定大臣开馆纂修前朝实录。有清一代共纂修有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高宗纯皇帝、仁宗睿皇帝、宣宗成皇帝、文宗显皇帝、穆宗毅皇帝、德宗景皇帝十一朝实录,另有民国年间纂修的宣统政纪亦被视作宣统朝实录。  相似文献   

12.
正最早出现"皇帝"一词,是在战国时期的《尚书·吕刑》中,在这本上古时代的《书》里,曾两次出现"皇帝"一词,一次是"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另一次是"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虽然孔传注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和王先谦《孔传参正》等书中对上文中"皇帝"一词解释不一,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里的"皇帝"是对前代帝王的尊称。《庄子·齐物论》也曾有"皇帝"一词出现:"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这里的"皇帝"是指三皇五帝中的黄帝。  相似文献   

13.
按摩器     
在故宫的库房里,藏着两件按摩器:一件是三颗朝珠做成的(图一);一件是雕成瓜棱形的金星石做成的(图二)。关于这两件按摩器,已故清御医袁鹤儕曾作过介绍:“乾隆晚年,有一个妃子得了  相似文献   

14.
正明朝十六位皇帝当中,自明孝宗之后,接连出现了数位"奇葩"皇帝,从只要玩乐的正德皇帝,长期不上朝专门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和在位六年恣意声色的隆庆皇帝,还有躲在深宫死活不见大臣二十八年的万历皇帝。此后竟更加离谱,刚当上皇帝就不上朝,在后宫围绕着数十位美女寻欢作乐,最终因一粒红丸  相似文献   

15.
董铁柱 《文史天地》2022,(10):58-62
<正>一、清谈以识才短短一百零三年的东晋,前后共有十一位皇帝。他们的平均任期不长,而其中任期最短的一位,则只做了八个月的皇帝。他就是东晋最“短命”的皇帝简文帝司马昱(320—372)。作为东晋的第八位皇帝,简文帝尽管政绩平平,却可能是东晋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人送外号“清谈皇帝”。这个外号听起来多少有一点贬义色彩,让人觉得他似乎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16.
"皇帝"这一政治名号,是中国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持续使用了两千多年。而在名号不变的背后,"皇帝"名号的含义却非一成不变。中古时期人们对"皇帝"名号以及皇帝形象的理解,并非秦汉之际"皇帝"号成立的初始含义,而是来源于后来学者和政治人物在谶纬思想和"三皇五帝"史统下对"皇帝"名号含义进行的重构,此外,也与汉代由旁支入奉大统的皇帝"尊父为皇"的历史事实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安宏 《文史月刊》2012,(2):45-45
皇帝的嘴巴子是管不住的,因为他是"老子天下第一"。皇帝的吃喝是一件大事,必须有一批臣子来为皇帝的嘴巴子服务。于是,在清朝,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部门——内务府。这是一个"油水最肥"的机构,因为它在服务好皇帝的嘴巴子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皇帝之宝"打开《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在清代各朝之首,都有一方9厘米见方的"皇帝之宝"印章,据中国一史馆清史专家介绍:在紫禁城收藏的众多宝物中,明清帝后宝玺近5000件,而最能代表皇帝无上权威和地位的宝物,非宝玺莫属。乾隆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乾隆以前,清代皇帝宝玺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十一年  相似文献   

19.
从明朝的历史渊源和政治背景出发,万历年间的君臣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万历皇帝与张居正、冯保以及李太后之间的矛盾,君臣矛盾又如三把戒尺将万历皇帝牢牢的束缚住。君臣矛盾成为导致万历皇帝怠政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明朝历代皇帝中最为怠政的皇帝,其怠政突出表现在"六不做"。究其原因,万历皇帝的怠政是一种超乎常理与缺乏恒信的懒惰行为的极致表现。  相似文献   

20.
1859年10月,《旧金山快报》发表了一封特别的诏书,一个名叫约书亚·诺顿的人,宣布自己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他在诏书里这么说:我,约书亚·诺顿,宣布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诏书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