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庆全 《炎黄春秋》2009,(9):35-39,10
问题的提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冤案,发生在1955年肃反期间。到1956年肃反甄别阶段,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宣部肃反“五人小组”组长张际春负责的审查小组,经过查实,认为“反党小集团”的结论不能成立,重新审定,改写结论。1957年反右开始后,改写的结论被废弃,丁玲、陈企霞反而加码成为文艺界知名的大右派。1979年后,这个冤案才彻底平反。从文艺界一些老前辈及当年参与处理此事的当事人的回忆来看,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的发轫,始于作家康濯的一份对丁玲的揭发材料:  相似文献   

2.
黎辛 《纵横》1998,(11)
“舒、罗、白反党性质小集团”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1955年9月30日所作《关于丁玲、陈企霞等进行反党小集团活动及对他们的处理意见的报告》的最后写道:“对其他犯有相同或类似错误的同志,责成他们在适当的党内会议上进行检讨,并根据情况作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1955年,文艺界相继批斗“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舒群、罗烽、白朗反党集团”。1957年,这两个集团的成员除舒群外,均被打入“丁玲、冯雪峰、陈企霞右派反党集团”,同年还揪出“江丰右派反党集团”。与上述反党集团有关联、被划为右派分子和受到处分的各有60位左右的文艺界人士。但是,斗争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4.
史云  李新 《文史月刊》2004,(6):36-44
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举行16次、历时一个多月,虽然没有把丁、陈与胡风反党集团挂上勾,没有揪出冯雪峰,但总算定了一个“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逮捕了有“严重的反革命嫌疑”的陈企霞和李又然.还发现“其他犯有相同或类似错误的同志”.并  相似文献   

5.
闻章 《文史精华》2009,(2):39-43
河北省文联原主席,《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解放之初,创作出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随后进入丁玲主办的中央文学讲习所深造。在1955年底.徐光耀的老师丁玲、陈企霞被打成“反党小集团”,在陈企霞过不去冬时,徐光耀曾先后两次资助过这位老师共700块钱。1956年底,中国作协党组重新调查丁玲问题.并给徐光耀发来调查信。徐光耀按照党性要求,认真、如实、逐条地回答了作协党组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孟东 《文史精华》2008,(3):44-47
陈企霞是所谓"丁、陈反党小集团"里的主要人物."丁、陈"受批判的直接原因是毛泽东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一封信>.该信指斥主编<文艺报>的丁玲、陈企霞拒绝发表李希凡和蓝翎评论<红楼梦>的文章,是"压制新生力量,向资产阶级思想投降".1954年10月18日,中国作协党组召开会议,传达了这封信.……  相似文献   

7.
丁玲、冯雪峰、陈企霞案件曾是影响和震动文化界的大事,黎辛先生当年曾参与此案的处理,旋即受此牵连被打成“反革命小集团”成员,70年代末又参与了此案的审查和平反,他在《我所了解的丁玲、冯雪峰、陈企霞案件始末》一文中所披露的可谓内幕中的内幕。  相似文献   

8.
1957年的反右,给文艺界带来莫大的灾难,其中有一个长达30余年的“二流堂”冤案,主角吴祖光及一些文化人被莫须有地扣上“‘二流堂’反党小集团”的帽子,定为“反革命右派分子”,惨遭斗争和迫害。“二流堂”不过是当初一群文化人的戏言,如何成为“反党小集团”的,又有哪些“反动罪行”?《吴祖光与“二流堂”冤案》一文重新梳理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回顾丁玲一生,有近一半时间都在"辩诬":为她的历史问题,为她的"反党小集团"问题,为她的"右派"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经被错批错划的作家都陆续获得了新生,可是丁玲的所谓"历史问题"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悬而未决。周扬说,丁玲历史上的"疑点"可以排除,"污点"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我参与丁、陈“反党小集团”案处理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真实的材料、鲜明的观点,详尽地展示了50年代“丁、陈反党小集团”这一冤案的内情。 作者李之琏同志,任中宣部秘书长时,是处理这一案件的负责人之一。可贵的是,作者将自己摆进去,作了诚恳的反思;可悲的是,由于作者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同当时的领导人发生分歧,也被打成“反党集团”,出现了一个案中案。20多年后,这两个冤案终于平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从丁玲的命运看革命文艺生态中的文化,权力与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华 《炎黄春秋》2008,(4):55-62
2006年春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工作之余,都要去“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查找资料,恰逢徐庆全也在那儿访问,为他的有关丁玲的新书做资料补充和修改的工作,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丁玲,谈论围绕丁玲的风风雨雨。不久我就读到庆全的书稿《革命吞噬它的儿子——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案纪实》,立时发现这是一本非常有创意,有深度,以新的视角考察“丁陈公案”的学术著作。下半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正式决定出版此书,庆全嘱我为他的新书作序,我虽应之,却也惶然,实在是因为丁玲的人生经历太复杂,围绕丁玲的一切也太复杂,不由得勾起我对自己“认识”丁玲的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2.
黎辛 《纵横》1998,(12)
周扬的发言成了作协反右的信号 中国作家协会重新处理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案件的党组扩大会,从1957年6月6日始,开了3次暂时休会以后,于7月25日突然复会,即召开第4次会议,会场由作协小会议室改到中国文联大礼堂。参加会议的人由四五十人扩大到二百余人。到会的有作协、文联、各协会、文化部、中宣部以及党外著名文艺家。  相似文献   

13.
再说一个“不应该发生的故事”———关于“舒群、罗烽、白朗小集团”问题□黎辛拙作《我也说说“不应该发生的故事”》,在《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1期刊登以后,听到当年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过的老同志说,1955年批斗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以后,接着就批斗舒...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8,(2)
从“丁陈反党集团”开始,一顶顶大帽子从天而降简直说不清丁玲、陈企霞怎么就会变成批判对象了。我只记得开始大概由于《文艺报》上登了一篇关于英雄问题的论文,陈企霞的观点与流行观点(实际就是苏联那一套一味歌颂英雄的观点)有分歧,但是这怎么扯得到政治问题上去呢?他有一次在党组会上为  相似文献   

15.
陈恭怀 《炎黄春秋》2013,(10):80-82
今年10月20日,是父亲陈企霞百年诞辰纪念日,他离开我们也已经整整25个年头了。25年来,我对他的思念非但没有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加深。作为儿子,我经常留意报纸杂志上有关他的文字。逐渐逐渐,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官方文字,包括各类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党史、国史,甚至连英国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都把当年轰动整个文艺界的"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案给一笔抹杀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了。  相似文献   

16.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9月11日 ,胡适在写给文学青年企霞(即后来成为作家、1957年“反右”时与丁玲同被打成所谓“丁陈反党集团”的陈企霞)的一封信中 ,在批评了他“写的文字不曾经过‘说老实话 ,说平常话’的训练”之后 ,特意写了这样一段话 :《独立》(笔者注 :指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向不登文学作品 ,我们只要一些清楚明白说平常话的好文字而已。送上《乡音》、《新秀才》两篇 ,可以代表我们要的文字。《新秀才》一篇是一个今年考北大不取的贵州学生做的。你看了也许不能欣赏这一类的文字。但文字不从这一条路子入手 ,…  相似文献   

17.
王震是典型的工农干部模样,虽然他家境贫寒,自幼读书不多,文化不高,但却酷爱学习,喜欢同文化人交往,做朋友。尤其当一些文化人在政治风浪中遭遇冲击、处境困窘时,他往往勇敢地伸手援救,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帮丁玲摘右派帽 著名女作家丁玲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横遭批判。她性格倔强,拒绝检查认罪,多次申诉要求甄别。1957年全党开展整风,她响应号召,给中宣部和作协领导人提出批评意见,谁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30年代初,在共产国际的“左”倾教主义的指挥下,中国革命遭到重大损失,尤以当时各苏维埃根据地及红军内展开的大规模的“肃反”运动为巨,“AB团”、“改组派”等帽子满天飞,成为杀害整肃自己人的利器,难以数计的革命者倒在战友枪口之下。其中以湘鄂西的“肃反”最“左”最残酷。《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文再现了这段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9,(12)
中央成立胡风专案审查小组,我被派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我于1955年5月16日参加审查“胡风反革命集团”这一重大案件。那天,作家协会的刘白羽同志到胡风家中,配合公安部人员进行搜查,并于17日清晨由公安部人员把胡风抓走。与此同时,中央宣传部机关负责拘捕两个“胡风分子”:一个是中宣部国际宣传处的工作人员绿原,一个是中宣部宣传处的工作人员李嘉陵(“胡风集团”骨干、作家芦甸的妻子)。组织上分派我参与传讯和拘  相似文献   

20.
误会80年代中期,中国三S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安危,在整理埃德加·斯诺的前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保存的资料中,发现了1933年年初,斯诺采访鲁迅的手稿。斯诺问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家是谁?”鲁迅答:“茅盾、丁玲、郭沫若、张天翼、沈从文、郁达夫、田军。”丁玲自1927年发表《梦珂》后.到1933年已创作了近30篇短篇小说。鲁迅看过丁玲哪些作品呢?据丁玲自己回忆:“鲁迅先生曾向我要《水》的单行本,不止一本,而是要了十几本。他也送我几本他自己的书。”鲁迅很早就知道“丁玲”这个名字,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