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圣福 《史学月刊》2004,(2):124-128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提出的号召,“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成为妇孺皆知的“最高指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人们反思共和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笔者认为,这是把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2.
卓人政 《百年潮》2008,(2):49-53
20世纪60年代,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全国大讲“以阶级斗争为纲”之际,在云南省委批转的《省委宣传部关于今冬明春在农村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意见》中,却出现了与之相悖的“不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去开展一次社会主义教育的群众运动”的提法,引起了一场政治风波。  相似文献   

3.
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毛泽东在 2 0世纪 60年代发起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对于中国历史的向“左”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毛泽东开展社教运动 ,是以比较谨慎的态度开始的 ,但在毛泽东提出在全党宣讲两个十条后 ,阶级斗争被放到了第一位。而后刘少奇视察大江南北又提出了反右倾 ,使社教运动再升温。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毛泽东、刘少奇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使社教运动曲折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4.
四清运动     
《贵阳文史》2008,(3):73-75
一、四清运动的兴起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在这次会上,毛泽东指出:现在有的人三斤猪肉,几斤纸烟,就被收买。只有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才可以防止修正主义,并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错误论断。  相似文献   

5.
昊镕 《湖南文史》2012,(9):61-61
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衬: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使党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针对如何认识这一危局以及怎样化解,党中央高层出现了意见分歧,导致毛泽东在八腾十中全会上大讲阶级斗争,决定在全圜范围内展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发展到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这场运动从1963年一直持续到1964年,其间发生了诸多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从1962年秋天开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已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发展到极点时,它成为中国领导人治国的总纲领。这一口号,源于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的一句名言:“阶级斗争问题我们从现在就讲起,年年讲,月月讲”。八届十中全会是确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方针以来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预定的会议。党内尤其是处在经济工作第一线的周恩来等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正在以调整国民经济、度过困难时期为主线的经济工作全面开展的时候,毛泽东却为党的工作铺设了一条“阶级斗争”的附线。1962年5月以后,…  相似文献   

7.
80年代,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国人民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60年代,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毛泽东也进行了探索,并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遗憾的是,这个运动是在“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实质上成了阶级斗争的教育运动。运动的结果,非但未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相反却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歧途。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语录     
《文物》1974,(2)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9.
翁有为 《史学月刊》2000,(3):146-147
研读毛泽东晚年的有关资料,深感毛泽东晚年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迷雾太深,以致铸成其晚年之错。阶级斗争是个双刃剑,用之准确,可破敌得胜;用之背反,难免自遭其害。事实正是如此。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比之陈独秀、王明等高明,就在于他了解并准确掌握了该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并在革命实践中加以灵活、恰当地运用,所以从并岗到延安再到北京,领导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则反之,令人深以为憾。  相似文献   

10.
1956年10月发生的波兰和匈牙利危机对中国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和巨大震动。刘少奇和周恩来等人认为主要是解决执政党本身的问题。毛泽东则强调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强调加紧思想教育。针对铁托的演说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动荡,中共领导人第一次提出了批判修正主义的问题。面对中国社会的反应和“少数人闹事”,执政党的主旨是调整原有方针、政策,采取某些“让步”措施。而毛泽东则把社会思想动态问题看得比较严重,为以后的“整风”和“反右”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1962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内在包产到户等问题上存在不同主张,毛泽东视之为严重的阶级斗争,导致他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对“中国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的过度忧虑。毛泽东强调对干部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止住了党内的争论,也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为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为主旨的社教运动(又称为“四清”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石。笔者梳理了亲历者的回忆录、原始档案等资料,试对包产到户引发的党内争论与“四清”的发动之间的关联做一揭示。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毛泽东与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关系,首先应关注毛泽东在建国后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从他所处的环境出发,研究其探索建设道路的思想脉络。概括讲毛泽东在建国以后主要抓了三件大事,即:抓建设,使中国赢得大国地位,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毛泽东晚年犯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观察出现了偏差,对国内政治状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对党内意见分歧的定性处理上出现了错误。  相似文献   

13.
论毛泽东关于“大跃进“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是基于摆脱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框框,“走自己的路”的意图。以往革命胜利的经验,使他把“搞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历史事实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尝试中,毛泽东曾创造过辉煌的胜利,却也酿致了诸如“大跃进”以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失败,其中蕴含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是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在一定范围的实践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波折。“前十条”、“后十条”及其修正案以及“二十三条”是指导运动开展的重要文件。由于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指导下 ,把不同性质的问题都当做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 ,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全党搞经济建设的注意力 ,但总体上看 ,社教运动的错误还属于局部性质  相似文献   

15.
1957~1958年,在反右扩大化的直接影响下,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东昌潍地委在全区农村普遍开展了一次以两条道路大辩论、农业生产建设问题大辩论和整党、整团、整社为主题的三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政治思想批判运动,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同时也掩盖了一些问题,使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蔓延到农村,也使"左"倾冒进的苗头进一步发展,给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63,(11)
陝西省充分利用"貧雇农住宅、地主庄园博物館"向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陕西省在配合农村阶级和阶级斗争为綱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充分利用了"贫雇农住宅、地主庄园博物館"这个活教材,向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目前,全省已有咸阳市、长安县、隴县、洋县等"贫雇农住宅、地主庄园博物館",和栒邑、扶風、丹凤文化館附属的"貧雇农住宅、地主庄园博物館"正式开放。通过陈列的阶級压迫和阶級剥削的文物史料(卖身契、大斗小斗、刑具等),向观众讲解、作报告和組織座谈会、诉苦会,以及采用贫雇农的现身說法,揭露地主恶霸的罪恶史,大讲贫雇农的血泪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据咸阳市一个馆統計,开館以来,已有六万五千多名工人、农民、  相似文献   

17.
戴安林 《文史天地》2012,(12):22-25
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湖南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中央写的几份总结运动经验的报告,为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实际依据,促使毛泽东下决心在全国范围开展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斗争的风风雨雨之后,湖南经济面临着困境,到了1960年秋冬,不仅生产建设难以为继,而且群众的生活也极度困难,全省出现普遍性的粮荒。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口粮供应标准降至只有18斤,农民的年人均口粮也在350斤以下,比1957年减少近4个月的口粮。全省水肿病人、妇科病人、小儿营养不良的病人急剧增加,外流逃荒和非正常死亡的人口急剧增多。1960年全省有3569.37万人口,比1959年的实际人口3691.95万减少了122.58万人。(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委编:《湖南五十年大事记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上海全面铺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起源社会主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教育方针,毛泽东早在1950年代末期就提了出来。根据毛泽东的社会革命阶段论理论,中国在1949年以前是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包括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以后,主要是社会主义革命。从经济上来说,改造民族资产阶级,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八届十中全会(1962年9月24—27日)以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认为教育领域是两大阶级争夺青年的主要阵地,关系到“反修防修”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千秋大计。毛泽东认为现存教育制度严重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工农群众,要求学生要参加阶级斗争才能防止修正主义。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关系着接班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孙康 《炎黄春秋》2010,(4):34-37
如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反右派斗争算起,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掐头去尾,阶级斗争扩大化在中国也延续了20年之久。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时间如此之长,涉及面如此之广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最权威的解释莫过于1981年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并未设专节论述此问题,但通过回答“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而间接地从三个方面做了解释:一是毛泽东判断失误和领导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