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茜 《文史春秋》2005,(4):20-22
叶飞是开国上将中惟一的海外归来赤子。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战功赫赫,在解放后主政福建的工作中,对修建厦门海堤和鹰厦铁路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出任交通部长期间,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和远洋事业的发展,也卓有建树。移山填海:修筑厦门海堤上世纪50年代初,厦门刚解放,叶飞首任厦门军管会主任。厦门,既是国防前哨,又是解放台澎金马的前沿阵地。但厦门当时还是一个孤悬海上的小岛,所有军需民用都靠小船运输,而  相似文献   

2.
叶飞是开国上将中唯一的海外归来的赤子。他不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战功赫赫.而且在解放后主政福建的工作中。对修建厦门海堤和鹰厦铁道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出任交通部长期间,对我国远洋事业的发展和高速公路建设.也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3.
1958年秋,是著名的“火红的年代”。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作出了大办人民公社的决议,各地迅速贯彻,很快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它强调“一大二公”,一呼隆干活,吃的大锅饭,还说这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把它与“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当年年产1070万吨钢,以及各行各业的“放卫星”——如广西环江县就“出现”过亩产水稻13万斤的“奇迹”)并称为“三面红旗”,进行雷厉风行的舆论打造。对于这些不科学的提法和失实的浮夸,干部和群众多有不同意见。为了压制这些意见,有关部门还提出了“树红旗,拔…  相似文献   

4.
周阿旋 《纵横》2008,(8):48-51
周游是《北京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是《北京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兼副社长,是首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他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他长时期地参与了北京市新闻出版事业的奠基工作和"文化大革命"以前《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与北京出版社的领导工作,为北京市的新闻出版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潘潮玄 《世纪》2022,(5):20-24
<正>2016年凤凰卫视曾播出《我们一起走过——项南传》,片首插图,左边是项南与胡耀邦,右边竟是项南与我。惶恐过后静心思忖,不禁勾起一段几十年前随他一起经历的那些往事的回忆。项南是解放思想的旗手项南调福建省工作后,1981年初首次亮相省党代会,讲话的题目就是“论思想解放”。他以王维诗“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作引言,让福建老百姓有贴心感,也隐示他对乡情已心中有数。接着进入他讲话的主题,那就是突破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的桎梏,提出因地因时制宜的“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的具体治闽方略。  相似文献   

6.
郑振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史学家、藏书家,今年是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40周年的日子。在他短暂的60年生涯中,给我们留下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艺术、历史专论、专集。这些都是我国文化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他还把更多的精力,贡献给我国文物事业,创立了不朽...  相似文献   

7.
金其安 《江淮文史》2009,(2):133-141
1924年8月15日上海新闸路赓庆里昌明电影函授学校里,一位身材略胖,穿着西装,一脸精明的30岁青年人正在讲授《影戏概论》,滔滔不绝,台下听众不住地点头称是。讲课人是谁?他就是当时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的巨头之一周剑云先生。  相似文献   

8.
温志宏 《世界》2006,(9):30-33
周志高,江苏兴化人,1945年出生,笔名季高、辛默等,乃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志高先生对于中国当代书坛的影响,是由1977年于上海首创中国书艺类杂志《书法》开始。其时,中国文艺界复苏在即,书业待兴,《书法》于书艺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如启功先生所言:“有筚路蓝缕之功,历十余年而其绩弥盛。”由此而始,志高先生数次创  相似文献   

9.
<正>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九大队救护成绩卓著,受到通令嘉奖,被誉为“红会模范大队”。大队长就是林竟成。国难当头,肩负重任林竟成(1907—1987),福建福州人,著名的社会医学和卫生管理学家,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巴蜀史志》2006,(2):54-56
陈志潜教授致力于卫生工作多年,对世界卫生工作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些贡献至令仍在促进着中国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同样也在相当程度地改善着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健康和幸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原总摄影师,苏河清这个名字并不为人们所熟悉,但相信看过《1949年西柏坡会议》、《日内瓦会议》、《战斗的古巴》和《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纪录片的人,一定还会记得其中一些珍贵的历史镜头: 对取得全国胜利满怀信心的毛泽东、在国际舞台上神采飞扬的周恩来、个性强烈的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以及十里长街上痛别周总理的群众…… 如今,这些经典的场面尽管已渐渐封存于历史,却无法从观众,更无法从这些影片的主要创作者苏河清的记忆中抹去。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胜利,先后在十八个省内与反革命进行十八年之久的革命斗争,决定因素是在于:千百万的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劳动人民自觉地热烈地拥护革命并大批参加太平军来支援革命斗争.安徽省是太平天国在政治上、军事上最巩固的地区,也是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最尖锐的地区.因此,安徽人民跟太平军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所凝结的血肉关系,较之他省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纵横》2007,(9)
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很快,已建立起包括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单位档案室、档案馆、档案教育、档案科技研究、档案宣传与出版、档案学术理论研究及档案外事工作等8个方面的国家档案事业体系,遍布  相似文献   

14.
洪范五先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拓荒者,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在推动我国尤其是南京新图书馆运动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洪范五原名有丰,字范五,祖籍安徽省绩溪县,寄居休宁县万安镇,1893年10月25日生于休宁县古城岩下桑园村。他幼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测绘事业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从传说和古代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四千年以前,与其他科技事业一样,具有卓越的成就,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明末,由于西欧的传教士联翩而至,于是西方近代的测绘科技  相似文献   

16.
汪志国 《安徽史学》2010,(4):107-113
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传统社会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致使安徽水利事业步履艰难;频发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水、旱灾害,促使人们对水利问题的思考与关注,也迫使安徽人对淮河、长江及其它水利设施进行不同程度地治理.近代安徽水利建设与水旱灾害、科学技术、农业生产等关系密切,这些水利事业的兴办,对防止自然灾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崔继恩同志所作"清末安徽人民反教会斗争",全文二万余字,本刊拟陆续发表.这一期发表其引言及清末安徽人民反教会斗争发生之历史根源部分;以后陆续发表反教会斗争之发生和经过,及其意义和影响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杨立红  朱正业 《民国档案》2006,2(4):133-137
抗战爆发以来,大部分公路、铁路及新式运输工具毁于兵燹。为维持战时交通,古老的驿运一度复兴。在时局动荡、资金短缺的困难条件下,淮河流域安徽段的各驿运站多方努力,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力量,并采取种种措施,大力推动驿运工作的开展。驿运作为战时的应急措施,基本保障了军需民用物资的流通,为支援抗战、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新侵略所引起的中国人民的更大规模的强烈反抗,从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这一天起,便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五卅"这一流血惨剧的爆发,很快地就震撼了全国.反抗帝国主义运动的火光与爱国烈士的血光相辉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领导和影响之下,祖国的每个角落都发出了雷鸣般的怒吼,并且积极地响应了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帝国主义所发起的罢工、罢市、罢课的号召.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屠刀紧跟着爱国运动的脚迹肆威逞凶,因而愈益煽起了全国性的反帝的火焰.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安徽卫生防疫事业的萌生与困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于时代诉求的引领和地方需要的推动,皖省政府应势而为,初步建构了一个卫生防疫行政体系,开启了卫生防疫事业之端绪。然而,由于经费竭蹶、人才奇缺、政局动荡、民众卫生智识落后等瓶颈因素的窒碍,以及新生事物发端时期的幼稚属性,皖省卫生防疫事业又注定要呈现左右支绌的粗陋格局,进而陷入逡巡难前的困顿之境。皖省卫生防疫事业的萌生和困顿有其在地因素的影响,更有时代共性的投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