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庞广仪 《安徽史学》2007,(4):127-128
近代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拯救国家和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救国方略,从而使社会思想文化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  相似文献   

2.
沈祖炜 《世纪》2020,(1):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西方炮舰迫使中国门户开放,按李鸿章的说法,那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尽管已是独立自强的社会主义大国,可是仍然需要应对剧烈动荡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社会发展的挑战,所以变革始终是时代的主旋律。由于传统社会的衰败和崩塌,中国曾经被动地纳入了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知识转型"是近年来学界新兴的重要议题。欲探讨中国近代知识转型,除了分析近代西方科学式知识如何在中国建构之外,中国本身的转变绝对是不可忽略的议题。清代学术位居近代转折之关键,其学术特色与认知,代表前近代学者对传统学术及其发展之重要反思。本文就以晚清重要学者龚自珍为焦点,说明他如何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观点,上溯《汉书.艺文志》,分判"六经"与"六艺",一则为经学的千年传统厘出一个统序,建立起经学学术史观;进而梳理出六艺的知识系统,并直接与乾嘉以降所新兴的专门之学分相属系,勾勒出六艺之学的专业分化。这个观察,不仅说明传统经学在前近代中国所呈现的分化情形,也展现出清儒对传统学术所作的初步知识层构。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近代中国仁人志士赴汤蹈火,所为者,就是民族的复兴大业。回溯中国数千年来,其间虽也有兴有衰,但整体上看,与其他国家、民族相比,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强盛之邦、富庶之邦和文明之邦,被称为"天朝上国"。然而,近代以来,中国却遭遇数千年来未见之变局,外则屡被西方列强侵略,订屈辱城下之不平等之约,越来越陷入任人宰割和奴役之深渊;内则统治者懦弱腐朽,纷争内乱,人民处于战乱和贫困之中。故而近代的爱国者起而挽  相似文献   

5.
晚清政治思想超前发展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奇学 《安徽史学》2004,(1):80-85,74
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晚清政治思想的重要特点.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见严重,传统的政治文化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无能为力,于是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向西方(包括甲午后的日本)学习要求.相比较而言,政治思想的学习远比社会经济变革来得快.近代政治思想的超前发展带动了社会变革.但是,不是建立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的近代政治思想缺憾甚多,并给晚清社会的变革留下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新旧交替的过渡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出国留学、开眼看世界,希冀从两方寻求救亡兴国之道。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新旧交替的过渡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出国留学、开眼看世界,希冀从西方寻求救亡兴国之道。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从军是晚清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一独特历史现象,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士绅典军、学生投笔从戎,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这在近代以前的社会中是不多见的,以知识分子从军为透视点可以窥见晚清社会变迁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他以政治家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国的封建文化,深刻地体会到它太陈旧、太落后了。在当时列强竞争之世,中国处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形势下,必须引进当时还是先进的西学来改造它。康有为主张“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他在传播西学,改造中学,改革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当时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清末女学的出现以及兴起有其特殊的时代原因,几千年传统儒学背景下,"女子无才便是德"大行其道,导致到清朝末年,社会上女性大都很难真正独立,无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又恰好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来侵略越来越严重,民族独立自强越来越困难,此时更多人把目光放在女性上面,渴望通过释放女性力量,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虽然《大公报》此时刚创办,但是也十分关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形色人等俱分进化,社会角色此隐彼现,“用进废退”的社会需求律,成就了御侮平乱的“兵”,近代军人逐渐取代八股士人晋身为“过渡时代”的中坚。严复审视近代社会转型而译介以兵为首的“新四民”观,则对这种历史性变迁作了颇有见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方之光 《安徽史学》2012,(4):124-128
正革命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在指导思想、政治主张、经济诉求、革命手段上都与古代的帝王革命绝然不同,是中国历史向近代转型的一次社会巨变,其结果"就是把中国有史以来的政治制度根本推翻,另外造成了一个新组织。这个新组织简单的说,便是把数千年的专制变成了共和"①,"此为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②,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向前发展的进程。长期以来,海内外有些学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存在着严重分歧。文革时期,因为它是资产阶级革命予以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有的学者说:"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20世纪中国第一场暴力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当时中国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康、梁主张的‘君主立宪’之路;一  相似文献   

13.
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陕交界"穷地之险,极路之峻",北有分隔南北气候的高耸秦岭,南有"剑门天下壮"的雄伟大巴山。纵深九百里,隔绝川陕,数千年来只能以栈道与骡马山路通行,成为最有名的古战场。秦惠王五丁开关,汉高祖暗度陈仓,三国魏蜀征战。李白一曲《蜀道难》更是千古传唱:"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遭遇了千年未有的剧烈变革,天津地区的慈善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嬗变。社会变革及因此而起的慈善事业的变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学界对近代天津慈善事业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福泽谕吉是近代日本亚洲霸权思想的先驱者之一,他曾公然声称:"万卷万国公法不如数门大炮,几册和亲条约不如一筐弹药",主张用大炮弹药"创造未有之理"。福泽谕吉亚洲霸权论的思想基础,是近世日本的华夷世界秩序观和近代西方弱肉强食游戏规则的结合。福泽谕吉亚洲霸权论的形成,与近代日本向亚洲邻国扩张侵略政策的形成相辅相成。福泽谕吉及近代日本的亚洲霸权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东亚历史思维与史论传统中国史学传统源远流长,与欧洲史学双峰并峙,东西辉映,其中最能彰显东亚文化与东亚思维特质者,莫过于悠久之史论传统。从公元前841年起,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记录,绵延数千年而从未断裂。中国史家述"事"以求"理",沿波以讨源,诚如章学诚所说:"述事而理以照焉,言理而事以范焉"。~(2)中国历史叙述力求"理"、"事"圆融,在"价值"脉络中深思并提炼史实中潜藏之意义或史实所彰显之意义。饶宗颐先生曰:"史家之尚论史事,贵能据德以衡史,绝不可循史以迁德。"~(3)数千年  相似文献   

17.
正晚清70年是中国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冲击下开始进行文明的现代转型的时代,这个时代变化之大之剧,使当时人产生了身经"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震撼。与中国文化、学术的其他方面一样,中国史学也在这个时代发生了从传统向现代的重大转变,以梁启超"新史学"为标志,中国现代史学轰轰烈烈展开了它的历程。如今,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叙述这一巨变和历程?对此,前辈学者已经做出了多方面探索,可谓成果斐然。刘开军著《晚清史学批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则另辟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对清季社会经济改革作一纵横观。纵,与数千年封建经济比,揭示其历史进步性;横,与日本同期的经济改革比,探求其成效不大的根本原因。一十九世纪中叶,积贫积弱的清王朝已成式微之势。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和大炮向中国古老、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了挑战。面对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颟顸腐败的清朝统治者先是“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拒绝为顺应世界潮流而进行任何改革;继而又屈服于侵略者的暴  相似文献   

19.
拒绝遗忘     
正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90周年前,在广州城黄埔岛,黄埔军校应运而生。彼时,古老的中华又一次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之命运,中国之前途,成为当时无数志士仁人念兹在兹的时代主题。90年前,从1924年伊始,多少热血男儿投身于黄埔之门,多少青年才俊投笔从戎,胸揣理想,投身于大时代洪流,渴望为祖国的振兴贡献一己之力。"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畏死莫入斯门","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从东征到北伐,从淞沪会战到远征军远征——黄埔军校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黄埔精神荡涤了国人长久以来沉闷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清末,王朝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国家转型之路,在此过程中王朝国体转向"共和",王朝臣民则有了"五族"之分,相当一段时间,似乎清王朝政权将以裂解为其前途,而种族民族观念的传播似乎也加剧了这一趋势,王朝中国与"共和"中国对接进程中,"共和"政体包容了"五族",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革命派建立汉民族国家的历史偏差,为平等民族关系的建构开辟了历史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