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声良 《丝绸之路》2013,(20):28-29
段文杰先生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一方面在于临摹了大量的敦煌壁画,另一方面是对敦煌艺术作了深入研究,发表了重要的学术论著。看段先生的壁画临品,可以体会到他对敦煌壁画的深入研究;读段先生的学术论文,又可以感受到他长期临摹敦煌壁画的深厚功底。段文杰先生在长期临摹壁画的基础上,从事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从美学和美术史的角度剖析了敦煌艺术的主要成就,给人们揭示出了相对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同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背景下,分析了敦煌石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巨大成就。段文杰先生对敦煌艺术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为我们今天的敦煌艺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朱凤玉 《敦煌学辑刊》2005,4(4):147-161
北海道大学石壕晴通教授醉心于汉训读与敦煌献的研究,成就非凡,素为学界敬重。由于他是日本敦煌学大师藤枝晃教授的乘龙快婿,对藤枝晃先生在敦煌学研究业绩的整理,孜孜砣砣,不遗余力。而我与外子也正致力于先师潘重规教授有关敦煌学研究成果的整理工作,情境相似,对石蟓先生尤为感佩。明年春,先生即将退官,学界特筹划编纂《纪念论集》,征稿于我,本人因执行《百年来敦煌学研究之述评与研究方法之考察研究》划,正拟针对日本学界对敦煌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进行考察,乃以此为题,撰写论,既可资先生退官之纪念,又可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唯以囿于识见,且僻处海隅,资料搜寻不易,墨漏讹误,自知不免,尚祈博雅方家,有以教之。  相似文献   

3.
史书动态     
正《佛在敦煌》内容简介《佛在敦煌》为段文杰先生关于敦煌佛教艺术的学术随笔集,典雅文存第七号作品。内容关于敦煌壁画和雕塑艺术的发展历史。在梳理艺术发展历史的同时,对佛教发展的历史也一并梳理。书中选配的32幅段文杰先生敦煌壁画的临本,向我们展示,敦煌学家段文杰先生也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4.
关友惠 《丝绸之路》2013,(20):20-20
段院长的一生应该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讲。第一个阶段是他1946年从国立艺专毕业后千里迢迢来到敦煌莫高窟参加工作,一直到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在这十一二年间,段先生的成就主要在临摹敦煌壁画方面,当时他是美术组的负责人,凡是常所长不在敦煌的时候,所里的事情都委托段先生负责,实际上那时候所里除了常先生以外,段先生就是第二把手。这个阶段是敦煌研究所壁画临摹的高峰期、黄金时期,也是段院长壁画临摹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5.
樊锦诗 《丝绸之路》2013,(20):11-12
2011年1月21日,是段文杰先生离开我们的日子。这一天,离1946年他初来敦煌,已经整整65个年头。在95载的生命历程中,在半个多世纪的敦煌生涯里,段老以他的聪明睿智、旺盛创造和执着追求,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仁一道,潜心敦煌壁画临摹、保护、弘扬和敦煌学研究,开创和发展了敦煌文物事业。特别是他自20世纪80年代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职务以后,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开创了敦煌事业的新局面,带领全院职工把敦煌文物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作为段老的学生、助手和继任者,对此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2013,(20):5-6
<正>段文杰先生1917年8月23日生于四川绵阳。194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从杭州迁往重庆的国立艺专五年制国画科,师从林风眠、吕凤子、潘天寿、陈之佛、李可染、黎雄才等先生学习中国画。由于学习勤奋努力,在绘画基本功和文史知识方面都打下了坚实基础。1944年,在重庆观看了张大千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展览,被敦煌艺术所吸引,同时也了解到地处边远荒漠的敦煌石窟艺术遗产需要有识之士去保护和研究,就下决心要担当一名  相似文献   

7.
初世宾 《丝绸之路》2013,(20):16-16
我借用中山大学姜伯勤教授的话意,段文杰先生在用他的生命,谱写调奏大敦煌交响曲乐章的最强音。敦煌研究院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好的开局和成就,段先生功不可没。在院发展史的关键时刻,他起到旗手和奠基人的作用。国际国内给予他的众多奖誉,他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8.
许琪 《丝绸之路》2013,(20):25-25
以段文杰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敦煌学大师们亲手培育、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敦煌乐舞艺术的复兴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静止的敦煌壁画到鲜活的舞台形象,从平面的研究到立体的敦煌乐舞艺术研究,倾注着前辈们的智慧和心血,他们起到了至关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敦煌舞蹈流派的第一部舞剧《丝路花雨》的问世,便是最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9.
李最雄 《丝绸之路》2013,(20):18-18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共同缅怀段文杰先生对敦煌保护研究事业的巨大贡献,再一次感受到段老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段老荜路蓝缕,艰苦创业,创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的历历往事。  相似文献   

10.
马德 《敦煌学辑刊》2002,(2):119-124
史苇湘先生(1924-2000年)遗《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即将出版,史先生从事敦煌研究50多年,在敦煌壁画临摹,敦煌石窟容调查整理,敦煌历史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创立了敦煌本土化论,石窟皆史论等名论断,最早运用艺术社会学方法手段研究敦煌艺术,同时在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敦煌学人方面也为后世树立了典型,本书即是史先生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1.
张元林 《丝绸之路》2013,(20):30-31
段文杰先生逝世后,段兼善先生遵从父亲遗愿,将他生前珍爱的各种图书和资料共2784册无偿捐赠给了敦煌研究院。这些图书资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学术遗产,也是他“情系敦煌”的又一真实写照。敦煌研究院领导对段先生捐赠图书的接受和人藏工作十分重视。从一开始的清点、接受到最后的分类、编目以至入藏、开放阅览,院领导全程关心、大力支持;具体承担任务的院信息资料中心的全体员工认真负责、通力合作,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史苇湘先生 (192 4 - 2 0 0 0年 )遗著《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即将出版。史先生从事敦煌研究 5 0多年 ,在敦煌壁画临摹、敦煌石窟内容调查整理、敦煌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创立了敦煌本土文化论、石窟皆史论等著名论断 ,最早运用艺术社会学方法手段研究敦煌艺术 ,同时在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敦煌学人方面也为后世树立了典型。本书即是史先生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3.
黄征、吴伟先生合著的《敦煌愿文集》用力甚勤,集数年之心血和功力,弥补了敦煌愿文研究的空白,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文在吸收黄、吴二位先生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愿文集》中的《儿郎伟》进行部分校补。  相似文献   

14.
杨晓华 《敦煌学辑刊》2011,3(3):158-163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俗文学研究的热潮中,傅芸子先生一方面创办《俗文学》刊物,联络组织一批专家撰写文章,一方面自己也撰写了数量甚多的俗文学论文。其中有关敦煌俗文学研究的论文从当时敦煌学的全面发展情况入手,整理敦煌俗文学目录,校勘敦煌俗文学作品,探讨敦煌俗文学的讲唱方式,并对敦煌俗文学进行分类和个案研究,是敦煌俗文学研究第一个高潮时期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刘进宝 《丝绸之路》2013,(20):26-27
段文杰对敦煌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敦煌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索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敦煌壁画临摹方面不仅个人成就卓著,而且开始了科学总结,为创建临摹学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掌门人,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日本的敦煌吐鲁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是日本名学池田温先生于2000年初,以《Recent Japanese Research on Tun-huang and Turfan》为题,专门介绍70年代以来日本学研究敦煌吐鲁番的成果。章发表在《ACTA ASIATICA》78号敦煌吐鲁番专号上。  相似文献   

17.
敦煌文学《儿郎伟》整理、校勘成果颇丰。运用押韵、训诂等方法对敦煌文书中《儿郎伟》类作品进行释读校勘,可以校正相关文书中的阙文及模糊不清之处。文章以黄征先生《敦煌愿文集》为底本,从原卷核对、字形辨认、词语训释、平仄押韵等方法出发,对所有《儿郎伟》的阙录识读、俗字辨认、卷号定名等方面进行校补,以期得到更为准确的《儿郎伟》诗歌供学界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8.
论敦煌文献展现的六朝隋唐注释学--以《毛诗音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训读的研究自古以来一直是日本学界重视的课题。北海道大学石壕晴通教授既师承训读学专家筑岛裕博士,又亲炙敦煌学大师藤枝晃教授,浸淫于日本汉训读之研究,又醉心于佛教经典与书训读之研究,并扩及敦煌汉书解读之研究,成绩斐然,卓然有成。余与石蟓先生结识,源于1990年在敦煌参加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先生陪同藤枝晃教授前往敦煌莅会,我则陪侍家师潘重规教授与会。之后,凡有关敦煌学术会议均有缘交流。先生风采夙所钦仰,钻研学术尤所敬佩。今先生将于2005年3月31日退官,学界特发起《石蟓晴通教授退官纪念论集》的编纂,征稿于我,不能无作。  相似文献   

19.
《敦煌学辑刊》2011,(1):135
由郑炳林先生、樊锦诗先生主编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学博士文库"、"敦煌学研究文库"又一批成果出版。此次出版的成果包括:敖特根博士的《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杨  相似文献   

20.
金文丛考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柬鼎《文物》一九六三年第三期刊有段绍嘉先生所写《介绍陕西省博物馆的几件青铜器》一文,所介绍之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而可提供历史参考资料者为柬鼎。鼎文拓本见该期《文物》图版捌:4;段先生之释文及考证见该期《文物》44页。对柬鼎铭文个人有点管见,现写为此文以就正于段先生及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