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隐秘村"走来了一支藏族足球队,是奇迹,是时尚,也是一种精神。这个藏族村庄里居住着128户人家,人口不到700人,组织了一支俱乐部足球队,精彩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过去,尼汝人自称自己的家乡是"隐秘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尼汝人勤劳勇敢,总是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是大山铸就的精神:大山的儿子永远眷恋着大山,不忘大山的养  相似文献   

2.
李雍  穆林 《旅游》2007,(12):13-13
日本东京人多地少,寸土寸金。而四通八达的城市铁路网络,则为这个已经拥挤不堪的城市节省了不少空间,也构成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出行代步必不可缺的都市循环血脉。在日本留学和工作将近四年,乘城铁列车出行,则成为我的生活日常内容,因此对日本电车系统的快捷和便利深有感慨。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内的少数民族,其历史来源、发展变化以及现状,都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下面仅就其现状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便共勉。 一 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省内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等三十九个少数民族。人口约500多万。辽宁省的少数民族居住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集,而且大多数居住在辽西丘陵、辽东丘陵地区。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根据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先后成立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  相似文献   

4.
一、都市化和民俗 研究领域的变化 以前民俗学是从村落社会中探求对象.这是因为民俗学是以方法论为主来寻求近代以前的百姓生活,其目的是搞清楚日本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因此,有必要选择远离中央、近代影响较小的社会做为研究对象.另外,正如柳田国男在《远野物语》这本书中所叙述的"这是眼前的事情","本书是现在的事实"那样,做为轻视大多数日本人生活的以中央为中心的历史学的反对,和为了解与过去连续的现在,做为探求现在中的过去的所谓现在学的历史认识逐渐深入.但是今天的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民俗学的调查本身也不是以现实的村落生活为对象,而变为调查自古以来能够听到的范围内的过去的生活.民俗学再构成的村落,已不能说是《远野物语》中的那种存在了.  相似文献   

5.
北宋东京的饮食生活吴涛北宋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变化。东京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人口众多,工商业繁荣,这就使得东京的饮食生活更加丰富多采。研究北宋东京的饮食生活,对于我们了解北宋的社会面貌和...  相似文献   

6.
王爱民 《世界》2004,(7):60-61
2003年岁末,我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对日本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友好访问。期间。我们走访了东京、大阪、神户、广岛、金泽、石川等六市县的日本青年协会。拜会了日本众议院议员、理事长小里贞力、日本青年团协议会会长松蒲利明和广岛市教育长黑川浩明,参观了日本国会、众议院、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日本皇宫外景、能登半岛、民俗馆、造船厂、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国宝姬路城、兼六园和东京电力馆,感受了日本圣诞节的浓厚氛围和享誉世界的神户不夜城灯景,领略了日本国美丽的现代城市风光、乡村生活和人文地貌,100余名日本青年与我们进行了接触、交流和座谈,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在我们的访问中传递了新的友谊。半年过去了,许多情景反而更加清晰,如浮雕般凸现。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名古屋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在住中国人的出生地、社会阶层、数量变化和职业结构等方面的实地考察,解析了近年来日本中国新移民的人口迁移主要因素、人口变化趋势、要因以及职业分布特征。论文认为就业机会、居住环境、地域国际化政策是中国新移民迁入名古屋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中日关系的波动和恶化,是中国人口增加率呈现迟缓趋势的主要因素;在日本"构建多文化共生社会"的新政策背景下,华侨华人社会迎来了崭新时代。新华侨适应主流社会的方式和形态与老华侨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12,(12):100-103
最美生态景观奉化滕头它是一个了不起的村庄,是引领中国农村的先锋。别出匠心的村庄规划和园林营造,自然与人类的巧妙结合,演绎成现代都市的一首田园牧歌。它让居住其中的人尽享生活之美,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9.
人们大多认为,1942年空袭东京的美国空军飞行员杜立德是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其实早在1938年,以徐焕升为首的中国空军曾对日本进行了一次鲜为人知的“纸片轰炸”。  相似文献   

10.
东京审判事关对日本侵略的盖棺论定与战后日本的政治转型,因此从东京审判的辩方到日本右翼,攻击东京审判从未间断。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要在公开场合也开始公然否定东京审判。以后随着日本社会整体右转,东京审判在日本的一般观感中,已然被贴上了负面标签。日本右翼也号称东京审判的正义性、合法性已被推翻。另一方面,回溯东京审判以及长时间的争论历程,日本学术界,特别是法学界对东京审判的评价即使与中国学界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也并没有出现整体性的翻转。东京审判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没有也不可能动摇,更不可能被推翻。  相似文献   

11.
何理良 《百年潮》2022,(6):45-55
<正>我母亲王艾英1925年同我父亲何思敬结婚,我于1926年7月在日本东京出生。1927年1月,父亲受聘回广州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在父亲回国后我即随母亲居住到外祖父王风飞家里。在我10个月的时候,母亲得知父亲在中山大学的生活已得安顿,即带着我乘船到广州同父亲会合,住在广州市东山区。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家庭人口,从1920~1935年期间,从1~10人的家庭,无论人口多少都处于增加的状态。例如1920年平均每户人口为4.89人,1935年则增加到5.20人。从1935年到1955年变化不大,平均每户人口维持在5人左右,但从1955年则开始了明显缩小的倾向,到1965年下降到4.05人,到1980年时,全国每户平均人口已下降至3.33人。战后,特别是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人口大量从农村迁入城市。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心理;同时在家庭结构、家庭规模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核心家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结构,生育观的转变使大多数夫妇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这是根据1991年11月12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勘与日本文化厅长官川村恒明在东京进行工作会谈时,日方的发言和书面材料整理编译而成的,从中可以了解当前日本文物保护的政策和状况的一斑。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驱动下,乡村人口转型呈现就近非农化不断增强等新特征。本文以岳阳市为例,首先揭示人口转型的总体格局,选定城关型、偏远山区型、传统农业型三个典型村庄,全面透视其外出、常住人口的转型特征,揭示自然本底、地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影响。发现:中部地区人口以流向省外为主,但回流增强,主要流向镇街;城关型村庄人口以就近(地)非农化为主;偏远山区村庄异地城镇化为主、就近非农化为辅;传统农业村庄人口外流、就近城镇化与非农化并存;村庄资源禀赋及利用程度、地域经济水平、生活服务配套等对人口外出程度和距离、择居(业)、年龄和家庭结构、村庄兴衰有不同影响,城镇化应因况施策。  相似文献   

15.
高原上的人对生长在田野山川的植物都有自己起的名字,这些名字是居住在一个村庄或沟道里的人,根据自己对不同植物的习性、形态特征的理解而起的,特别是河湟谷地,植物种类繁多,人口分布密集,乡村文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日本人看来,东京之外的地方都是"田舍",也就是"乡下""乡村",略微带一些轻视。业难怪,大多数的日本乡村,可以用"荒凉"来形容。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年东京国际集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实现战后补偿市民基金会”,于5月20、21日在东京主持举办了“‘战后60年’,与受害共同清算日本的过去国际会议”。与会为来自韩国、中国、中国台湾、菲律宾、荷兰、美国、朝鲜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人,其中包括战争受害、学、律师、议员等人。  相似文献   

18.
韦拔群进行革命活动的地区——东兰、凤山等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除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壮族和少数汉族以外,还有约占人口百分之四的瑶族同胞。壮族大多数居住在平原、田垌及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弄场;汉族居住在右江沿岸,也有部分居住在山谷和弄场,少数与壮族、瑶族杂居;瑶族居住在缺水和土地贫瘠的大石山区,他们受到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最深重。“东兰民族,分土、客、瑶三种。土人来历,相传系从狄青来,居征服者地位,多住田洞,均操壮话。  相似文献   

19.
二次战后日本经济的空前发展,不仅带来生产力的进步,使整个日本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而且也使日本国民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的变化又对日本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个人生活中心主义一般认为,个人生活中心主义是一种把个人和家庭的利害放在首位加以考虑的生活方式。在日本,随着战败、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追求生活富裕、便利和舒适度等开始在国民价值意识中占据重要位置,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生活中心主义得以蔓延。在此情况下,战前、战时的那种“灭私奉公”意识后退,而潜藏于其背后的个人利己主义的世界一举扩大,“灭公奉私”成为支配意识。战后,大多数日本人,比起重视社会的其他  相似文献   

20.
当"美丽乡村"的这个想法提出以后,对于村庄筹划和建设的话题就一直处于非常热门的讨论阶段。当然在对一些村庄守旧景象改建的时候,也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美丽乡村"的相关思想,还有对于村庄景象的改建设计规定,笔者认为在不破坏本土环境的情况下,防止大面积的拆建行为,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同时还能加强乡村的持续性发展。创建属于村庄本土风情的文化景观,并且探索和挖掘村庄的古老文化,实施科学合理的保护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