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忠烈祭祀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927年至1932年间,提出了初步的忠烈祭祀制度规划,祠祀烈士以辛亥、北伐烈士为主。1933年至1937年间,制度建设继续推进,规划扩大,提出"各县设立忠烈祠",祠祀烈士新增抗日、"剿共"等"烈士"类型,然制度的实践有限,未形成所设想的全国性建设热潮。1938年至1945年间,建立起一整套从营造、入祀、公祭、日常管理到调查统计的规制,"普设忠烈祠"的目标也在国统区内较大程度上实现,形成一种涵盖了国民政府所认可的辛亥以来所有烈士,但以抗日烈士为主的祠祀情形,国民政府国家忠烈祭祀制度得以真正建立并强化。由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国前期忠烈祭祀的混乱局面,并借鉴了清代忠烈祭祀的统一形式。由于祠祀烈士"层层累积"的特征,涵盖所有烈士的忠烈祠具有集成性质,虽最终以抗日烈士为主,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抗日烈士祠。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首都忠烈祠的筹划,不仅意在彰显国家褒忠之典,形塑社会民族意识,还极力凸显其"中外观瞻"的国际意义。然而在祠址的选取、勘测与接收过程中,首都忠烈祠却遭遇以关岳崇拜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地方利益群体的对抗与阻挠,加之受物价上涨和经费不足影响,筹建计划最终流产。不过,作为一种象征,首都忠烈祠的营造却在无形中创造出一种超越籍贯的"共有民族英雄"形象,使国民政府所建构的忠烈符号得以逐层级、多方位扩散,抗战记忆被强化。  相似文献   

3.
现今关于南岳忠烈祠的基本史实存在较多误差,本文通过考证指出:提出修建"南岳忠烈祠"的确切时间不是1938年,而是1940年3月;"建筑南岳忠烈祠筹备委员会"在1940年3月初至14日之间成立,该会的成立及"建筑南岳忠烈祠第一次筹备会议"的召开,应为南岳忠烈祠开始筹备的确切标志;工程于1940年9月10日动工,1943年7月7日落成;建筑总经费应为187万余元;60师公墓安葬将士总数应为2128具。  相似文献   

4.
忠烈祠是国民政府为祭祀在战争中为国家忠勇牺牲的官兵和民众的神圣场所.国民党江苏省地方各县市筹建忠烈祠的活动经历了抗战胜利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国民政府根据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环境,对忠烈祠功能进行了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诠释.忠烈祠功能的嬗变,使民众与政府之间在国家象征体系的构造上,产生了或互补、或冲突的关系.这对江苏地方忠烈祠的筹建产生了深层影响,从而导致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建祠结果.  相似文献   

5.
军民的忠烈信仰是宋代救亡图存的精神支柱,军人也是忠烈信仰与传播的重要群体之一。北宋时,三圣神信仰起源于泾原路平夏城,后成为陕西军队的保护神,广被奉祀。南宋初,因和尚原大战获胜,三圣神获赐"旌忠"庙额、加封至四字王。在张俊、杨存中等陕西籍将领的主导下,立庙临安。三圣神在江浙地区、川陕之间广为传播,成为临敌之际致祷庇佑之神。因国家劝忠所需,三圣神也在这一时期衍变为三位为国尽忠的忠烈之士。三圣神到三忠臣的衍变及该信仰的长盛不衰,是国家诉诸祠祀向军民劝忠的集中体现,其广泛传播则与重要将领的提倡、军民迁移、战争获胜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刘振修 《湖南文史》2014,(10):25-26
1978年5月20日,蒋经国接替三年前病逝的父亲蒋介石,出任国民党主席、台湾第六任“总统”,时年69岁。晚年的蒋经国患有多种老年病:前列腺炎、高血压、心血管硬化、糖尿病等。其中对他健康影响最大的是晚期糖尿病。这种“富贵病”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抵抗力的下降,有加重的趋势。1982年3月,蒋经国前往台湾圆山忠烈祠主持“春祭国殇”大典,下车后要步行100米到主持台,他竟然步履蹒跚,举步维艰,最后在别人的搀扶下才走上主持台,靠左右两名侍从人员的“保驾”,他才勉强主持完仪式。  相似文献   

7.
高丽忠烈王时期,元朝与高丽关系非常密切。忠烈王以世子、国王身份多次入元朝。忠烈王以世子身份入质元朝期间,其随行人员郑仁卿、金汝盂等,为促成高丽世子与元朝公主联姻而奔波,在高丽王室与元朝公主政治联姻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高丽元宗被废、高丽助征日本、忠宣王与公主感情不和等问题的处理意见方面,忠烈王随行人员的态度和建议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忠烈王与元朝的政治交涉过程中,其随行人员有提出合理建议而被嘉奖者,也有进谗言离间忠烈王父子关系而被处死或被流放者。可以说,忠烈王的随行人员在元丽政治、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是明朝末年规模最大、影响极为深刻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以西安为都,宣布即顺王位,建国大顺,改元永昌。从这年三月到八月,浚县为大顺政权的辖区。李自成派遣马世聪为浚县县令。现在该县有一块叫《忠烈祠碑记》的碑石。此碑原立于浚县忠烈祠内。忠烈祠位于王公祠舍之左,为  相似文献   

9.
黑神信仰是贵州一个独特的神明信仰,在明清至民国期间兴盛达近六百年之久.其以唐代将领南霁云为神祇,并建庙宇忠烈宫祀奉之,其中影响卓著者首推贵阳忠烈宫.因贵阳忠烈宫在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黔省近代文教重地达德学校,故有必要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之进行探究,从而明晰当地黑神信仰的源流、嬗变及其实质.藉此可知,在明清时期,黑神信仰通过官方引导、民间自发两种途径传播与兴起,积极服务于当地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进入近代,达德学校作为忠烈宫的后继者,在对黑神信仰所彰显的传统美德予以传承的基础上,以科学民主教育对黑神信仰进行了超越.是故,贵阳忠烈宫无疑在过去数百年间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明末山西镇总兵周遇吉死于李自成攻取山西宁武关之役。传世文献记载周遇吉之死,主要有两种说法,即南明朝廷认可的"力战而死"说和山西宁武当地传诵的"缒城而亡"说。考核史料可知,后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事实。清代官方出于树立榜样、褒扬"忠烈"的目的,在《明史·周遇吉传》中选择了前一种说法,因为"力战而死"说可以将"忠烈"形象塑造得更为完美。《明史》颁布之后,"力战而死"说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缒城而亡"说进行了覆盖,将之排斥于宁武地方文献之外。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死难烈士,1939年曾通令全国筹建忠烈祠。江苏省地方各县依照省府训令进行了筹建。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建祠呈现出时代的特点。本文拟就1939 ̄1942年江苏各地方筹建忠烈祠的基本状况、特点及其成因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距福建漳州市区五公里处,孤立着一座山,名叫“圆山”。此山位于漳州城西隅,九龙江南岸,海拔501米。志书云:“圆山雄踞西隅,镇翼右臂,实郡之藩屏”。圆山挺拔峻秀,山形似覆釜,前后望之十二面,面面浑圆。其山风景如画,南宋永嘉四灵之一、时任龙溪(今漳州)县丞的诗人徐玑曾有赋诗:  相似文献   

13.
3年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记述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一些惨烈战役。文章详细描述了为纪念阵亡官兵而修建的忠烈祠和墓园,其中最著名的是云南腾冲、湖南衡山、河南商城这3处遗址。阅后我萌发一个心愿:一定要亲身到这3个忠烈祠拜谒抗日先烈。3年后终于完成夙愿,所到之处感佩不已。  相似文献   

14.
据地方史记载,汉朝“忠烈将军”纪信是天水的城隍。然而,“忠烈将军”的封号,诸正史均无记载。笔者认为,纪信被后人称为“忠烈将军”、“忠烈侯”是明初朱元璋敕封天下城隍时所追封的,而非刘邦所为。  相似文献   

15.
梧木 《贵阳文史》2006,(1):54-56
文明书院是贵阳最早设立的书院,存在于元、明两朝,历时约257年,在历史上对贵阳文化教育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文明书院的地址在今南明区市府路15号,即市人民政府迁往金阳新区前的所在地。文明书院始建于元朝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由教授何成禄创办。贵州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说:“文明书院,在治城内忠烈桥西,即元顺元路儒学故址,皇庆间教授何成禄建。今废。”忠烈桥即现的市府桥,因桥近忠烈宫(今达德学校旧址),明朝称为忠烈桥。顺元路儒学是贵阳最早的学校,始建于元朝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文明书院在顺元路儒…  相似文献   

16.
从《鲤鱼图》看中日民俗李萍在旅顺博物馆所藏日本绘画作品中,有一幅出自日本江户时代晚期著名画家圆山应举之手的《鲤鱼图》,此图为我们研究探讨中日两国在民间习俗方面的某些一致性提供了借鉴。圆山应举(1733—1795年),字仲选、仙斋等,号夏云、仙岑、洛阳...  相似文献   

17.
本刊追踪     
《环球人物》2013,(7):10
马英九大女儿低调完婚3月9日晚,马英九的大女儿马唯中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婚宴。婚宴现场相当低调,只请了8桌宾客,包括马唯中的母亲周美青、妹妹马元中及马唯中的同学。马英九则因要处理反核大游行事宜,连女儿的婚礼都没顾上出席。马唯中去年登上日本杂志,被评选为"全球最美的千金"之一,是"台湾地区男人心目中都想娶的梦中情人"。台媒称,马唯中的夫婿也是台湾人,是马唯中在哈佛念书时认识的,目前在香港工作。两人去年已在加州登记结婚,之后租住在香港。小两  相似文献   

18.
王丰 《文史博览》2009,(7):66-67
蒋介石时期的"国宴",与其说它具有"蒋介石风格",不如说它具有浓浓的"宋美龄风格",来得更贴切。据士林官邸服务人员表示,蒋介石到台湾之后,历来操办"国宴",都委之于台北圆山大饭店,而圆山饭店厨房在举行国宴前一两个礼拜,会以工笔中楷在精美的菜单用纸上,誊写一份菜  相似文献   

19.
烈士祠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各地将传统的昭忠祠等改建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的烈士祠,由此,烈士祠(或忠烈祠)成为辛亥革命记忆的空间.作为国家祭祀革命先烈的场所,忠烈祠或烈士祠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纪念空间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逐步被纳入国家祭祀体系,具有神圣的定位.民国时期的烈士祠虽然保留着传统祠堂的形式,但其纪念仪式、内部陈设既...  相似文献   

20.
合肥阚氏与“中国战神”蚩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霖 《江淮文史》2003,(4):167-174
台北“忠烈祠”/为烈士寻根/民族英烈阚维雍/阚家良函答:“根”在肥东阚集乡。1997年4月23日,在居台乡亲阚浩然(谱名延海)先生陪同下,我们去台北市北郊的“国民革命忠烈祠”。过基隆河不远,就能见到那一大片金碧辉煌的仿古建筑群。穿过硕大广场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