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培星 《文史月刊》2009,(11):48-51
一、周恩来总理对电影导演成荫说:“台儿庄大捷可以拍成电影。” 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周总理对应邀出席宴会的著名电影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相似文献   

2.
许进 《纵横》2009,(2):7-8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祖父许德珩与周恩来总理一同作为天津市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在一次小组会上周总理问祖父:“楚生兄,你从法国回来后在哪里工作呀?”祖父回答说:“我在黄埔军校当政治教官,那时你已离开了,是熊雄负责。”周总理说:“噢,你还在黄埔(军校)工作过,那要记你一笔。”看到周总理清瘦的面容,祖父联想到当时很多关于周总理患癌症的传言,他沉重地说:“总理,你要保重身体呀。”周总理回答说:“我剩的时间不多了。”  相似文献   

3.
罗紫 《贵阳文史》2009,(5):76-77
1981年元月,我奉调省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工作,任编辑、副主任,1987年元月离休,前后工作只有七年,时间不长,做的工作不多。但我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有兴趣、有感情、印象深刻,体会较多。  相似文献   

4.
朱开印 《百年潮》2005,(11):13-19
1956年3月我从印度奉调回国,任国防部外事处长.从那时起到庐山会议,我和彭德怀将军有许多次接触.那时外事处属国防部办公厅管,但外事工作上一些重大事情彭总都亲自过问.周总理也交代过我:"你的任务就是给彭总在外事方面当参谋,凡事请示他."  相似文献   

5.
正曹美成先生生前是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是一位颇具影响的工商界爱国民主人士。我认识曹先生始于1980年初夏。那时,我从光明日报社调到武汉市政协,负责创办《武汉文史资料》及其编务工作,曹先生受聘为《武汉文史资料》特约编撰之一。他熟悉武汉近现代史,特别是工商经济史,是我从事文史资料工作的好帮手和老师。由于工作关系,我们交往密切,因而成为忘年交。曹先生生前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现回忆记述几则,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6.
主席、各位朋友: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前,距今差三年就整整50年了,周恩来总理仿效康熙大帝千叟宴的形式,举行了一次老人茶会。那一年周总理刚满60岁,已经可以称作老人了,为了表示敬老和团结,他便邀请了60岁以上的政协委员举行茶会。老舍先生和周总理同庚,属狗,也是戊戌年生的,有幸被邀请参加。宴会之后,老舍先生回到家中,非常兴奋。他说他今天去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会,是作为年满60的老人参加的。陈毅副总理比他们年轻,被总理指定为候补老人,只能列席参加。在那次茶会上周总理提出了要收集文史资料的想法。今年又是丙戌年(狗年),光阴离上上个…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敬爱的周总理亲自倡导和培育的一项具有统一战线、政协特点的重要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1959年4月29日,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茶话会上提出.要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由此创立了文史资料工作,为人民政协事业增添了新的内容。屈指算来.人民政协的文史工作已有50年的历史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成立于1959年,是最早设立的三大专委会之一。随后。各级地方政协也相继成立了文史资料工作机构。1982年,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章立凡 《百年潮》2006,(11):39-43
少年时代翻阅父亲书架上的<新名词词典>,读到"张申府"这个词条,关于他的历史只简述到被民盟开除盟籍为止.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刨根问底,于是向父亲询问.他回答说:"申府先生是周总理的入党介绍人,也是我在救国会的老同事.后来因为一篇文章犯了错误,如今在北京图书馆工作,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五抗战期间的八年,父亲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抗日御寇的形势把他的命运和母校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生活、工作与河大老师、同学的关心密不可分,是师生情缘一次次帮他渡过生活的难关,是同学的友谊为他排忧解难。回到开封后,父亲因这段时间在省田粮处有了固定工作,同时工作比较轻松,又没有具体的事务,所以就抽出时间热心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时河南省教育界根据形势需要,要筹备成立河南省教育会。河大为了在开封教育界争得一定席位,以便更好地联系河大毕业同学,为河大毕业的同学服务,经协商,原河大校友会和河大同学会合并,  相似文献   

10.
史晓风 《纵横》2008,(5):10-16
1976年1月周总理逝世后的某一天,我去东四八条看望叶圣陶先生。叶先生显得忧伤憔悴,浑浊的眼球又添了几缕血丝,桌上放着眼药水。我也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说:"叶先生啊!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跟您说起过,今天非说不可了,您听了可不要太难过。"叶先生说:"你尽管说。"我就"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说开了,还没听完,叶先生忍不住"哇"地一声像孩子般地号啕大哭起来,捶胸顿足地说:"是周总理救了我的命啊!"  相似文献   

11.
陈威 《百年潮》2013,(10):62-63
在六卷本《胡华文集》出版之际,我想起胡华老师在临终之前,当时在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的滕文生、董宏和我几个老同学一起去看望他的情景。在他简朴的书房兼卧室里,他讲了一些鼓励我们的话。谈到病情时,他说,自己并没有多大不适的感觉,也不感到疼痛,但已确诊是肝癌,准备做手术。那时他牵挂不已的是50卷《中共党史人物传》余下6卷的未竟工作。他还深情地说,按照他的身体状况,原来  相似文献   

12.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打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时,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  相似文献   

13.
1975年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召开时,身患绝症的周恩来总理抱病出席会议并作政府工作报告。期间,他见到《共产党宣言》一书的最初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的陈望道先生,热切地握住他的手,询问道:“《共产党宣言》最早的译本找到没有?”陈望道不无遗憾地摇了摇头说:“没有。”此后不久,周总理不幸逝世,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9,(11)
今年12月29日,是聂荣臻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多年来我一直怀念聂老总,他的容貌、他的声音经常会在我的脑海中出现。1997年4月9日我就写了这篇文章,在抽屉里放了两年。现在是到了应该拿出来的时候了。我曾直接在聂荣臻领导下工作了十年,从1957到1966年。1956年2月,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先后由李富春、陈毅、聂荣臻任主任。李富春管的时间最短,陈毅管的时间有半年多。那时周总理直接管得不少。而聂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从事民族工作的经历,已在《我做民族工作的回顾》(载《河南文史资料》2002年第1辑)一文中叙述过了。这里着重回顾我做宗教工作的经历。我于1985年任中共新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新乡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兼任市宗教事务局正副局长,实际上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兼管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6.
蒋伯壎先生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钱币收藏家,同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邮票收藏家,他的收藏对当时的钱币界有着较大的影响。蒋伯壎,原名蒋寿,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贫寒家庭。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苏州教会学校读书,宣统元年(1909)考入苏州邮局任拣信生,后在徐州、南京、重庆、杭州等地邮局工作,1954年退休。殁于1965年7月,终年七十一岁。他收藏钱币的时间先后达四十余年。 1920年蒋伯壎先生在南京邮局任支局长时,开始收藏钱币和邮票。为了收藏钱币和邮票的方便,他改名为蒋伯壎,从此,蒋伯壎之名闻名于钱币界。1927年先生调四川重庆邮局任  相似文献   

17.
欧阳文 《百年潮》2002,(10):16-24
由武转文知难而进 1955年6月,那时我在中南军区公安部队任政治委员.一天,中共中南局书记、中南军区政治委员陶铸找我谈话.他说:"中央军委来了命令,要调你到北京主持筹办和出版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并担任报社的总编辑."对于这个任命,我感到非常突然,毫无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8.
各位理事:今天开政协文史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我感到很高兴。大家聘请我当顾问,我感到很光荣。现在到处都是顾问。大家知道钱钟书老先生,学问做得很好,但脾气有点古怪,他从来不接受顾问称号。顾此失彼,不闻不问,现在很多顾问大概就是这样。但我这次还是很高兴地答应了,我想我大概不会顾此失彼,不闻不问。因为我本来是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而且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近、现代史;另外我跟文史资料长期打交道,跟文史工作者很有感情。我1964年到1965年、1966年两次被借调到全国政协文史委工作,当时主任委员是范文澜先生。说句大家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9.
吴江 《炎黄春秋》2003,(11):56-57
习仲勋同志久病后已于去年5月24日谢世。秦川同志亦于今年1月29日突然猝亡。我也已经是耄耋之年,将不久于人世。但有一件与这两位故人有关的必须做的事我却一直没有完成,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因此觉得有必要写一篇短文说一下。我未曾见过习仲勋同志,只是在1982年因为一桩整人事件我同他有过书面接触,即书面向他并书记处报告事件经过和请求处理意见(他那时任常务书记)。几年后他病倒了,而且一病多年,久住在深圳。我离休后因老伴邱晴在香港工作,就有机会赴香港暂住几天,有时路经深圳。邱晴和习老一家人相识,所以过深圳时她不止一次到习家探望,我…  相似文献   

20.
一程思远:“我时常诧异的一点,就是她对于穿着梳妆都处理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富有生活上的‘自治精神’,那时,她不过八九岁而已。”程思远先生在回忆女儿林黛儿时的情景时,半是自得,半是感慨地说了这一席话。当然,他也知道,女儿林黛的“自治精神”,是她在成长道路上炼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