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强小安 《人文地理》2005,20(1):90-94
生态税收是政府通过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征收相应数量的税收,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或对保护环境的行为的税收支出,以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税收体系。中国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生态税制的缺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以及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迫切要求构建我国的生态税收体系。因此,制定完备的《生态税法》;改革旧税种,创立新税种完善税收体系;奖惩并重、税收征收与支出并举,就成为构建我国生态税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翁有为 《史学月刊》2007,4(11):62-68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共同纲领》代替问题请教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坚持中国应尽快制定宪法,中国遂转而积极制定宪法,并于1954年颁布。1954年宪法的制定工作是认真的。但由于形势的迅速转变等多种原因,宪法的实施却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3.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这是事关新中国建国立基的重大历史事件。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纪年四个重要决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4.
1877年的西南战争使明治政府真正实现了中央集权。从1877年西南战争结束至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此间明治政府建立并完善内阁制,开设国会,制定并颁布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与其相适应,财政上,在致力于建立、完善近代财政金融制度的同时,开始由积极财政政策向财政紧缩政策转变。本文重点探讨此间明治政府财政政策转变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辛亥革命至今,中国一直面临着"有宪法而无宪政"的困境。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历届政府制定了一部又一部宪法;除了1975年的"文革宪法"和1978年受"文革"影响的宪法之外,每一部宪法都罗列了许多公民权利,但在实践中却难以落到实处。如何实现从宪法到宪政的根本转变,已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  相似文献   

6.
在民国初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这两部约法之间,还有一部由国会正式制定但被袁世凯强行推翻的国家宪法草案,这就是《天坛宪法草案》。1913年4月,中华民国第一届两院制民选国会正式组成。随后它就要制定正式宪法以取代《临时约法》。宪法的制定程序是:先由国会参众两院各选出  相似文献   

7.
<正>宪法学界多年来一直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宪法。如果对宪法变迁过程作细致深入的考察,就会发现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只制定了一部宪法,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只是修宪,没有制宪,现  相似文献   

8.
张鸣 《炎黄春秋》2014,(10):28-33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对中国政治的演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过这次制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精英协商的政治体系从此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在迈向全能主义政治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制宪的过程与问题的提出1952年10月,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出访苏联前夕,在给斯大林的信中,提到了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法律一直是很多人研究的对象,其中,美国法律的基础——宪法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2013年5月,美国著名女传记作家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一书中文版面世,为正在努力重塑法治精神的中国读者再现了美国宪法制定的历史真相。对制宪会议,美国历史学家们持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当时大会"保守"得吓人,完全是利益集团为自己巩固利益;另一派认为大会代表是充满信念和热情的人,急于建立一个为人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共同纲领》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和作用。建国初期,曾卓有成效地推动和保证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开展。起草《共同纲领》是建立新中国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共同纲领》从开始在西柏坡起草到经中国人民政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一)围绕自由、权利的"直接保障主义"和"间接保障主义"在展开本论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作为专业术语的"直接保障主义""间接保障主义"(以下这两个专业术语的引号省略)。这两个专业术语,是中国宪法学界从包括战时(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在内的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使用的学术用语。因为本文的分析对象主要是1936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和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而这两个宪法与这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颁布实施的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在国家主席的设置与否、职权大小、任期长短等问题的规定上存在显著的差别。1954年宪法对于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是不争的事实。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取消了国家主席的建制,1982年宪法恢复并沿袭了1954年宪法的相关规定,同时对主席职权进行了部分更改,由此新中国实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中宪法的制定是核心环节.共和国历史上有过4部宪法,1954年宪法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在人民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及采纳意见的实际效果上创造了世界制宪史上的壮举,而且在继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式宪法的基本结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司美丽 《世界历史》2000,9(5):34-40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年)是美国建国初期的杰出政治家,联邦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他不仅为结束美国的财政混乱做出显成就,也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完善与发展做出不凡的贡献。本拟就汉密尔顿对美国宪法的贡献作一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析阐述了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的内涵与法律依据以及目前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的法律依据之缺陷,并对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的法律依据之完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修正《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名称和序言并专辟"领事保护"一章;拟定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文本模式并点面结合地拓宽其覆盖面;将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提升至宪法层面并制定统一规范的单行法;从"界定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增强条文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及建立问责制度"等方面弥补《意见稿》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陶波 《沧桑》2008,(4):82-83
弱势群体人权保护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应有之义,作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更应发挥积极的作用。要完善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规定,并在宪法原则性的规定下构建起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要建立宪法诉讼制度;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法律保障体系;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互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美国宪法》诞生二百周年。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是一部有生命力的文献,是一部历时二百年而不衰的法典。它创造了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民主政体。19世纪初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称这部宪法为“政治体制方面最伟大的进展”。19  相似文献   

18.
<正>要依法治国,首先要确定宪法权威,宪法权威的一个核心就是党和法的关系问题。需要解释党如何制定宪法,党又如何首先遵守宪法;要讨论党制定宪法干什么,党制定宪法,就要首先遵守宪法。凸显宪法权威,可以达成某种共识。习近平强调依法执政,主要是依宪执政。用当年彭真的说法,党率领人民制定了宪法,党应该首先遵守宪法。这实际上回答了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不要把党置于一个制定宪法而不守宪法的尴尬位置。确定了这个政治前提,有两个问题需要面  相似文献   

19.
1954年宪法,就是刘少奇在文革遭难时拿它主张权利的那部宪法,颁布至今正好60周年。对于1954年宪法,比较普遍的看法有两点:一、1954年宪法是一部好宪法;二、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0.
1949年,新中国成立。依常理而言,新中国成立后应该尽快制宪,这关系到赋予新政权合法性,以及确定各级政权组织机构的设置。但是为什么一直到六年之后,才开始着手制定宪法?其制定的具体过程怎样?今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60周年,本刊特编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